如何护理昏迷不醒的病人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
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
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如下二种情况。
一种是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病人昏迷;另一种是病人因脑血管病或颅脑外伤等已昏迷一定时期,病情稳定后需回家中恢复和休养。
做好这两种情况下昏迷病人的护理是家庭护理的重点。
家庭护理要点1·当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疑似昏迷的病人时,鉴别病人是否昏迷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棉芯轻触一下病人的角膜,正常人或清症病人都会出。
现眨眼动作,而昏迷,特另(是深昏迷病人毫无反应。
当确定病人昏迷时,应尽快送病人到医院抢救。
在护送病人去医院途中,要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1)要使病人平卧,头侧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顺。
(2)病人有活动性假牙,应立即取出,以防误入气管。
(3)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意识情况。
对躁动不安的病人,要加强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2·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做好如下护理非常重要。
(1)饮食护理。
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
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
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
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
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
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
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
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
现介绍:人翻身法(以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为例):第一步家属站于病人右侧,先使病人平卧,然后将病人双下肢屈起;第二步家属将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将病人抬起并移向右侧(家属侧),再将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病人头、颈、躯干同时转向左侧即左侧卧位;最后在病人背部、头部各放一枕头,以支持其翻身体位,并使病人舒适。
(4)预防烫伤。
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
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
(5)防止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
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
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
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
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坠床。
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
(8)预防结膜、角膜炎。
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9)一般护理。
每天早晚及饭后给病人用盐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阴一次,隔日洗脚一次等。
老年人昏迷的护理一、按照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需要或按医嘱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情况,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三、预防意外损伤。
躁动不安者,须安装床栏,必要时应用保护带,以防坠床。
用热水袋时严防烫伤,有痉挛抽搐时,应用牙垫以防舌咬伤。
如有活动假牙,以防误入气管。
经常修剪指甲,以防抓伤。
四、预防肺炎:定时翻身拍背,并刺激患者咳痰或予吸痰。
患者平卧时,应将头转向一侧,口中有分泌物或呕吐物时,应及时吸出。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五、预防口腔炎,每日早晨及饭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口唇干燥时,涂以润滑油。
六、预防角膜损伤,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应涂以抗生素软膏,加盖湿纱布,经常保持湿润及清洁。
七、预防褥疮,见褥疮护理常规。
八、预防泌尿道感染,见瘫痪护理常规。
九、长期昏迷者应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促进功能恢复。
十、给予高营养饮食。
不能进食时,按医嘱给予鼻饲。
三天未解大便者,可按医嘱给予缓泻剂或小量不保留灌肠。
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昏迷病人由于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口及鼻腔和气管的分泌物不能咽下或自行排出,引起呼吸不畅,出现低氧血症,脑组织缺氧,不利于脑功能的恢复,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来解除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有利于清除呼吸道泌物,保护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隔离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2℃,湿度保持在60%,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口处。
每日四次空气消毒,两次含氯消毒液地面消毒。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在病人气管内有痰或听到痰鸣音时,给予翻身、叩背,有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3.酌情雾化吸入,每1~2小时向气管套管内滴入生理盐水、a-糜蛋白酶及敏感抗生素等配制液,以稀释痰液及局部清洗。
4.为预防口腔细菌下移,每天两次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
5.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掌握正确的吸痰的方法。
(1)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手套。
(2)吸痰管应选用质地柔软的硅胶管,一根管只能用一次。
(3)每次吸痰前应先用生理盐水试吸,应用电动吸引器负压不应超过133kpa.(4)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左右旋转吸痰管将痰液吸出,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以免损伤气管壁粘膜,吸痰管插入深度以刺激轻咳为宜,因为咳嗽反射有利于深部痰液的咳出。
(5)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分泌物,如无特殊二次吸痰,时间相隔半小时以上为宜,过频或过长时间吸痰均会影响通气功能,造成缺氧或窒息。
6.预防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天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术后一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
术区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用碘伏消毒切口,换药时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周围有无感染。
7.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引起窒息,停止呼吸。
8.出血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9.皮下气肿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常见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当发生皮下气肿时,应注意观察进展情况,对症处理。
10.感染为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与病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等有关。
昏迷的分类昏迷是一种常见病,多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导致人们的意识障碍等,而且昏迷的种类很多。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昏迷的分类,好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昏迷。
昏迷的分类昏迷患者觉醒状态丧失,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觉醒-睡眠周期消失,处于持续的“深睡”之中,不能觉醒。
患者的知觉、注意、思维、情感、定向、判断、记忆等许多心理活动全部丧失。
对自身和外界环境毫不理解,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
对简单的命令不能执行。
给予强烈的疼痛刺激,除有时可出现痛苦表情或呻吟外,完全无意识性反应。
根据觉醒状态、意识内容及躯体运动丧失的病程演变和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与广度的不同,临床上通常将昏迷分为4个阶段。
1.浅昏迷临床表现睁眼反应消失或偶呈半闭合状态,语言丧失,自发性运动罕见,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及内在的需要,完全无知觉和反应。
但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患者有痛苦表情、呻吟或肢体的防御反射和呼吸加快。
脑干的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眼脑反射亦可存在。
呼吸、脉搏、血压一般无明显改变。
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2.中度昏迷病人的睁眼、语言和自发性运动均已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
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可见到周期性呼吸、中枢神经元性过度换气等中枢性呼吸障碍。
脉搏、血压也有改变。
伴或不伴四肢强直性伸展和角弓反张(去皮质强直)。
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3.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及去皮质强直。
眼球固定,瞳孔显著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跖反射全部消失。
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大小便失禁,偶可潴留。
4.脑死亡表现为无反应性深度昏迷,自主呼吸停止,瞳孔扩大固定,脑干反射消失,并伴有体温、血压下降。
脑电沉默,脑血管造影不显影等。
此时即使心跳仍在维持,但全脑功能永不恢复,一定时间内心跳也终将停止。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昏迷的分类,人们一旦出现昏迷,要及时的对症治疗,不然会延误治疗时机。
引发昏迷的原因是什么昏迷是指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没有知觉,没有任何意识,可分为疾病性昏迷和意外性昏迷,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引发昏迷的原因!引发昏迷的原因分以下几点:1.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昏迷。
最常见的有各种脑膜炎、脑炎、中毒性痢疾,以及败血症、肺炎、脑脓肿等。
2.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昏迷。
如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晚期,脑水肿引起的脑疝等。
3.药物或化艺品中毒引起的昏迷。
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以及乙醇(酒精)、巴比妥类、氦丙嗪、异烟肼肪、颠茄类药物中毒等。
4,意外伤害引起的昏迷。
如溺水、触电、中暑等。
5.肝昏迷。
常有肝病历史。
6.尿毒症昏迷。
多有肾炎病史,昏迷呈进行性加重。
昏迷前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浮肿、贫血及肾脏功能减退等征象。
7.低血糖昏迷。
血糖低于50毫克%以下就可出现昏迷,昏迷前常常有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
小编提示:从上述可知,引起昏迷的疾病较多,原因也比较复杂,要找到明确的病因应到医院去检查。
应该如何护理昏迷患者?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昏迷过程、昏迷程度、体温、脉搏、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等。
观察有无偏瘫、颈强直及瞳孔变化等。
2、体位及肢体护理病人绝对卧床、平卧位、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
翻身采用低幅度、操作轻柔、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以免肢体肌关节挛缩,以利功能恢复。
3、呼吸道护理病人肩下垫高,使颈部伸展,防止舌根后坠,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应准备好吸痰器、吸氧用具等。
4、皮肤护理昏迷病人不能自己转动体位,最易发生褥疮,应定时翻身、按摩,每两个小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