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杀人雾 时到1952年的12月,伦敦仍用煤发电,距市中心 不远有许多工厂,居民家庭取暖,蒸汽机车拖着 列车穿梭于伦敦和各大城市之间,对卡车和小汽 车的尾气也不加控制。这些污染源产生大量的碳、 硫化物以及其他的化学烟雾漂浮在空中。12月5日 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烟雾 中的三氧化铁促使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 凝结在烟尘中或凝源上形成酸雾。12月7日市中心 能见度降到5米以下,因而被称为“黑暗的星期 日”,汽车无法行驶,泰晤士河上的船也无法航 行。
③生物污染问题:人粪尿是农业生产重要的 来源。生活污水和被污染的河水等均含有致 病的各种病原菌和寄生虫等。用这种未经处 理的肥源施于土壤,会使土壤发生严重的生 物污染,会使疾病蔓延。此外在自然条件下, 也有时会造成土壤污染,例如:在含有重金 属或放射性元素的矿床附近地区的土壤,由 于这些矿床的风化分解作用,也可使附近的 土壤遭受污染。
B、太原—可吸入颗粒— 扬尘及燃煤取暖 C、珠海—可吸入颗粒— 沙尘暴 D、重庆—SO2—燃煤
B D
3、冬季兰州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有
A B
A、地处黄河谷地,污染物不易扩散 B、工业废气及居民取暖的烟尘数量较大 C、偏北风从西伯利亚带来大量工业废气 D、长时期受低气压系统控制,污染物难以扩散
4、减轻西北及华北冬季大气污染的可行性措施有 A、变分户燃煤取暖为集中供热 B、该季节停止各类建筑施工 C、将石油化工企业迁至南方 D、大力植树种草,减少裸地面积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由于该城4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 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地 形不利于空气流通,在1943年5—10 月大多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 亡400人。
(一)光化学烟雾
1、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
成因 发生季节
①地形闭塞②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氮 氧化物、碳氢化合物)③光照强
2 .酸雨的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 长繁殖;使土壤酸化,养分淋失,肥力下降,
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光合作用受阻,影响
森林生长,林木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 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3 .大气污染的防治: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污 染物排放量是关键。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 的主要来源,因此防治大气污染的关键是控制污 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具体措施有: 推广省能灶、更新设备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改进燃烧技术,开发洁净煤技术、清洁 燃烧技术;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利用可再生 能源;集中供暖供热;控制机动车污染;使用除 烟消尘技术、冷凝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控制工 业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另外,植树造林、科 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防 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材料四:无锡地区(右图)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 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 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 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按环境问 题的表现形式 分类,太湖蓝 藻大暴发事件 属于
滇池蓝藻暴发
2007年6月24日,连日来,因天气闷热,加之富营 养化严重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 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造成严重污染 。
水污染的类型、表现与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 含有氮、磷等 营养元素的污 含义 染物大量排入 水体引起的水 质恶化现象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近海石油的开采、 各类重金属(汞、镉、 加工和运输过程 铅、铬)等进入水体 中,大量石油流 经生物链逐渐积累, 失到海洋中,造 造成人畜伤亡 成范围极广的污 染现象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生态破坏
污染物的最主要的来源: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
海洋污染
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 治理重点:
石油污染的危害:鱼类、海鸟的死亡
赤潮
概念、原因、危害
赤潮
(1)什么叫赤潮
局部海域浮游生物、原生动物、细菌猛增、 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变坏的现象。
(2)原因
内因:人为大量排放碳、磷、钾排入 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外因:温度高,密封型的海湾
淮 河 水 污 染 防 治
淮河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当地人民说淮河水质变化 的情况是:“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 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案例: 淮河的水污染
改革开放后淮河流域各地在发展工业和乡镇 企业时,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沿河地区办起了大 批小造纸、小化工、小制革、小酿造、电镀等污 染严重的工厂。这些工厂每天将污水注入淮河, 日积月累,使淮河干支流严重污染,危害人们的 生活和生产。
思考:珠江口非常容易出现赤潮,为什么?
例1 下图是欧洲某年降水 pH 值等值线图,
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各国中,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 国家是(把选定国家的代码填在空格中 )________、________。 A.西班牙 B.瑞典 C.德国 D.冰岛 E.意大利 (2) 产 生 该 环 境 问 题 的 直 接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华 富营养化 赤潮
2.产生
重金属、农药、过量的N、P等植物的必需元素的排放。
生物富集作用
某湖泊中的生物富集作用 水俣病
富营养化
水华 赤潮
水 俣湾事件
由于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 排入海湾,转化成甲基汞,被鱼、 贝类摄入自1953年发现至1991年3 月。有2248人患病,其中死亡1004 人。
思考:淮河水污染严重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近20年来,黄河排污 量增加了一倍,十几条重要支流成为“排污沟”, 干流近40%的河段丧失水体功能。
(一)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废水
(二)水污染的治理
①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 关停并转,并对其它水污染企业行达标排放; ②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草剂 的依赖。 ③ 推广使用无污染日用产品,如无磷洗衣; ④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
烟雾进入莎士比亚剧场,舞台无法看清,因此 正在上演的歌剧《茶花女》演到第一幕结束就 被迫中止。双层汽车开着雾灯在白天缓慢行驶, 伦敦的警察举着火把让自己看清别人,也让别 人看清自己。12月 10日大雾散去,4000人死亡, 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 8000人死亡,其中 大部分是老人,感染支气管炎和有关肺部疾病 的患者达数千人。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 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思考:1.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大气污染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水污染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 因。
自然原因:太湖初夏季节水温高; 水位低、水体流动性差。 人为原因:工业污染、农业污水与 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湖水氮、磷含 量高,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噪声污染的危害
1.噪声污染的来源 工厂机器的噪音 建筑工地的噪音等 2.噪声污染的危害 a.损伤听力 b. 干扰睡眠 c.诱发多种疾病 噪声性耳聋 易疲劳 失眠 胃肠溃疡 内分泌紊乱 交通工具的噪音
②农业污染源:农业生产本身产生的污染,包括 化学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数量 和品种的不断增加,在喷撒农药时,有一部分直 接落于土壤表面,另一部分则通过作物落叶、降 雨最后再归入土壤,经常使用农药是土壤中农药 残留的主要来源。农畜排出的废物长期以来被看 成是土壤肥料的重要来源,对农业增产起了重要 作用。但这些废物,有时除能传播疾病引起公共 卫生问题外,还会产生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
例: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 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 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 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 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 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 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 1000人左右。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 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 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 有限。
第一节
环境污染问题
主要 表现
具体方面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举例
“三废”排入大气 “三废”排入江河湖海 “三废”排入土壤 来自生产生活的垃圾 来自交通、工厂 来自放射性物质 各类污染物排漏入海洋
环境 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
A
D
环境污染――2、水污染
某种物质的介入 而导致化学、 (1) 含义:水体因 _______________
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 人体健康 或者破坏 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_________ 生态环境 ,造成_________ 水质恶化 的现象。 _________
(2)主要原因:人为原因。
工业废水 、农 (3)水污染物主要有三大来源:_________ 业污水、生活污水。
水污染的危害
1.主要表现 生物富集作用
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 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 聚的过程。 体中的水N、P等植物必须矿质元素含 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并引起 水质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
d.影响心理健康
心情烦躁 引发事故
噪声污染的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