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铁的两极教案

磁铁的两极教案

湛江市2016年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比赛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版本:教科版)
单位:南三区中心小学任教老师:何真祥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版本:教科版)
任教老师:南三中心小学何真祥
【教材说明】《磁铁的两极》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课。

对于磁铁,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前概念,对磁铁的探究也比较感兴趣。

《磁铁的两极》让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磁铁上有两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执教过程中,对教材作了一些改动,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以“玩”为线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得出问题,对问题作出自己的假设等。

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对实验数据的收集,以解决探究过程中疑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做出假设性的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支架、大条磁铁、未标识条形磁铁、回形针、实验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支架、全套磁铁、钢珠、铁条、回形针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条形磁铁)
2、这是一根条形磁铁,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测。

谁能用一个实验证明它是磁铁?(请生演示)表扬
3、实验证明,这是一条真正的磁铁。

这位同学很厉害,懂得利用磁铁的磁力来证明。

老师也很厉害,下面老师要做一个小魔术,把这根磁铁的磁力消除掉。

想不想看?
(魔术:铁球接触磁铁中间部分,吸不住。


4、这是怎么回事呢?
2、学生交流。

(磁铁各处的磁力不一样)
(教学意图:证明磁铁是复习前面内容,并在其中贯彻“科学论断要用事实证明”这一科学态度。

利用魔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即假设。

小朋友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前概念,但还不是很完善。

面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

)
二、探究“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质疑:那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是怎样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选用条形磁铁。

(板书:课题磁铁)
2、请学生说说磁铁上的磁力是怎么样的,并填写“我的猜测”。

3、这只是大家的猜测。

科学知识能用这样的猜测就行了吗?还需要什么?(实验来证明)
4、你们能想一个办法来证明你的想法吗?
5、学生讨论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6、老师介绍自己的方法。

(讲清实验注意的事项)
7、现在你们动手试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

不要忘记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上。

8、学生动手实验。

9、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
10、中间回形针个数为零?是不是没有磁力呢?
(让一个勇敢的同学上台用铁粉证明)
(此处为了科学的严谨性。


11、小结。

科学上,把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磁铁有两个磁极。

(板书强弱定义)
(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让学生充分认清了磁铁两端的磁力确实比中间强得多,认识“磁极”也成为很自然的事。


三、磁铁两极的研究。

1、我们已经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吸另一个磁铁的磁极,会怎么样?想不想试试?
2、教师演示: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慢慢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操作,交流感受。

3、有的吸在一起我们叫相互吸引,有的会推开我们叫相互排斥。

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种呢?再做一做看看。

4、请一学生上台说明有几种这样的情况,引出表达不清的问题。

我们能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吗?(不能)那怎么办呢?
5、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为了准确而又简单的的表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做标记,比如说字母。


6、我们先给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后,再将它们相互接近吧。

当然别忘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我们也可以借助符号,如用“→←”来表示相互吸引,用“←→”来表示相互排斥。

7、学生实验,并记录。

(教学意图:学生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已经有所了解。

教材没有直接让学生认识南北极,再让学生找南北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而是在这一课中对两个未标明磁
极的磁铁,找出相斥或相吸的情况,引起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呢?)
8、汇报交流。

(板书:定理)
9、小结、延伸。

当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只出现了这两种情况。

那哪两极相互吸引,哪两极相互排斥。

我们下节课再说。

(教学意图:把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极需找出答案在哪里,教师没有让学生空着大脑离开教室,要他们继续去思考,保持科学探索精神的连贯性,为下一课的学习增加趣味性。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反馈练习
老师考考大家,看大家学得认不认真。

(教学意图:精简的练习,回顾知识,巩固提高。

贯彻高效课堂的理念。

最后一道挑战题让学生体会到研究的方法为:假设-实验-结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下4-○3)
我们的学校: 实验的时间:2016年11月 日
我们的班级: 合作小伙伴:
实验一:条形磁铁哪里的磁力大?哪里的磁力小?
猜测:
A B C D E 回形针个数 ( )( ) ( )( )( )
我们的结论:
实验二:两条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我的猜测:
实验结果:用 表示相互排斥 ,用 表示相互吸引。

1、 2、
3、
4、
我们的结论:
( ) 步骤: 1、 在磁铁两端标明
A.B.C.D 。

2、 将两条磁铁相互靠近,观察结果,用 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用 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实验步骤: 在磁铁上取5个点,在每个点上吸上回
形针,观察这点吸引回
形针的个数,并做好记录。

( ) ( ) ( )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条形磁铁中间部分的磁力(),两端的磁力()。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

3.磁铁的磁极有()个。

4.条形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时,相互间会()或()。

二.判断。

1.条形磁铁上各部分的磁力是一样大的。

()
2.没有标识的两块磁铁相互接近的实验中,各组的同学的结
果不同,是因为各组给磁极标的字母是随机的。

()
三.挑战题。

有两块一模一样的条形物体,表面没有任何标记。

其中一块是磁铁,一块是铁块。

现在把它搞混,你不用任何辅助器材,能判断出那块是磁铁吗?
课后反思
1、挂回形针的实验部分学生的操作出现错误,因为学
生不理解正确方法的科学意义。

对三年级的学生还是预设不足。

2、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师缺乏引导。

3、实验的小组多,教师未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未
能让每位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4、这节课选用的磁铁中间磁力太弱,三个点的回形针
个数为零,不能体现磁铁磁力的变化规律。

但还是尊重学生的实验结果,从而简化了知识点。

5、一节完美的科学课的因素太多,教师在学生预设,
硬件的配备等方面要准备充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