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文化理念设计

企业文化理念设计

企业文化理念设计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EMBA 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对企业文化理念有所介绍。

相关企业文化理念内容,欢迎查看!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理念的集中反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精神应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应有自己的特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企业理念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作用,对经营业绩、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提炼和概括出具有个性特征的企业精神,是我国许多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往往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成了所有企业通用的、共用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在企业特有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概括出来的。

企业文化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个性化,企业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别,管理手段和经营思想也不可能是统一的模式,道德价值观的水准和程度也不尽相同,员工素质也有高有低,每个阶段的经营目标也不一样,这些都是企业自身客观存在的差异。

这些差异,同样也是提炼和概括企业精神时必须考虑的个性化的特征因素。

不同企业的特点和个性,也不可能都是一样的。

所以,从此意义上说,企业精神的个性化特征又来源于对企业个性化特点的提炼和概括。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一员,企业理念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而且还通过它所塑造出来的员工,对社会产生间接影响。

企业理念也要有企业的个性化特征。

但是,我们所讲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条件的,必须体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这种个性和共性的统一,首先必须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的一般特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反映时代的发展趋势,顺应社会健康进步的潮流,并且遵纪守法,按章纳税,按照社会需求组织生产等;同时又要体现行业特点,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从事什么产品的生产或经营的,或者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再一个就是要有本企业的个性,这种个性应该表现为同一行业中甲企业与乙企业之间名称上的不同以外的区别;除此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个企业理念能对该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对社会的文明进步起促进作用。

企业理念的个性化特征的形成也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其个性的形成必须是建立在对共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并在共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

企业理念的优劣,不仅在于其是否具有个性化特征,更在于其是否便于实行。

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同也很重要。

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在社会上有一个好的口碑,其决定性因素就在于其理念是否符合公众对它的期待,以及企业是否真心实意去落实企业理念的形成过程呈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特点,一个好的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的形成有的往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必须经历一个不断接受实践检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

企业精神是对员工中存在的现代生产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以及企业理想、目标、思想面貌的提炼和概括,这种个性化特征一经确立,无论从其反映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看,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成不变的,不断变化着的形势又不可能允许一个企业以一个固定的标准为目标。

竞争的激化、时空的变迁、技术的飞跃、观念的更新、企业的重组,都会迫使企业作出与之相应的反应,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

这便是它的动态性。

因此,它的稳定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它的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从根本上说这种发展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个性化特征的变化方面。

也正是由于这种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促使企业精神不断趋于完善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 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

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

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企业目标的指引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

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 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

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 道德规范的约束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

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遣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

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

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 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

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

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

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

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

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

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文化力不止在企业起作用,它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

文化力辐射的渠道很多,主要包括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

社会学家、《工会博览》杂志副主编艾君认为,计划经济、自由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现象是不同的。

可以这样理解,自由经济下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以政治为纲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往往带有意识主导物质的发展痕迹;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实际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前提下,同时又会受到来自上层建筑这种意识的制约的企业文化现象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文化,研究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文化管理阶段。

文化应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便于制度的实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文化要起飞,更要落地。

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应用型文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展开,支持战略的实现和文化建设。

战略导向型的文化理念体系构建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入驻企业后,对企业进行文化调研、访谈、座谈、综合诊断分析的基础上,秉承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将原有企业作风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影响,有对应的文化因子。

文化理念体系构建是在对三个阶段的调查、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布局及系统分析,前瞻性的提出文化理念体系。

1、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本的内涵体现在人文精神上,促进人与组织共同成长;人本的内涵表现在人性思考上,尊重员工,满足员工需求,人性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处于突出的地位;人本思想采取的是关心员工生活、交流情感,关注人的各种需要,尊重人的主体意识;采取的是人本管理,就其职能而言就是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发挥人的内在潜力,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最佳状态。

人本注重人的价值,注重内协外争效应,注重人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并举,因而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未来和方向。

2、责任员工的责任来自对企业的忠诚,意味着我们必须恪尽勤勉,献身事业,积极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承诺。

责任同时需要必要的牺牲和奉献,意味着舍弃个人或局部的利益来成就团队的利益。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经济贡献力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使企业发展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

3、和谐和谐是指加强沟通与协作,追求员工、企业、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和谐意味着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整体与个体和谐的良好氛围;和谐院所的发展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充分认识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我们应当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重视协调发展过程中各方利益关系,协调产业布局与发展速度,实现整体的持续发展。

4、进取进取是集团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进取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

进取是一种动力,以一种永不服输、不甘人后的赶超精神,是一种敢于破解难题,克服困难的勇气理念是一个人和企业的灵魂第一,企 业的理念一定是全员的理念。

不要只是高层 或老板的个人 理念,要防止老板或班子几个人一捏估,就 下发全员推广 操作的做法。

适宜的做法是:一是要寻求企 业现存的、最 具广泛性的正面理念;二是要加进去企业主 管所希望的价 值观;三是把初次提炼出来的理念条款尽可 能广泛地征求 员工的意见,走民主的道路,让全员参与; 四是要征求一 下专家的意见,凝练升华。

这样得来的理念 就有群众基础,即使不是全员的理念,经过上述过程也全 员化了。

第二,要 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推广。

要让每一名员工 都知道,都尽 可能的理解领会,让理念深入每一名员工的 心。

具体形式 活动可以多种多样,如果能借助媒体更好。

第三,印制成册,讨论学习。

把理念以及由此理念派 理念系列,结合企业的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使之标 后印制成册,成为企业员工随时随地可以浏览学习讨 标准。

第四,让 理念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围绕企业 具体的操作流 程、管理制度、行为识别的建立,做好融会 贯通工作。

要加强培 训,不断提高全员素养,把培训工作作为日 常性工作。

不 但新员工要培训,老员工也要经常轮训,尤 其领导班子更 要经常地学习、训练和研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