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试卷A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阳经与阳经在(1)部相接,阴经与阴经在(2)部相接。
2、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3)经;凡属六腑的经脉都称为(4)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是结合(5)、(6)、脏腑三方面而命名的。
4、奇经八脉中的督脉能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为(7)、任脉能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为(8)、冲脉称为“(9)”海,又称(10)。
5、《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11)头项寻列缺,(12)。
6、十四经穴的特点是(13)、(14)及(15)。
7、人体的(16)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17)的施术部位。
8、腧穴的主治作用分为(18)、(19)、(20)。
9、八脉交会穴是指(21)与(22)相通的八个腧穴。
10、手少阴肺经共(23)个穴;足厥阴肝经共(24)个穴。
11、《黄帝内经·灵枢》篇说:“凡用针者,(25),(26),宛陈则除之”12、入下齿中,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的经脉是(27)。
13、灸法是一种温热刺激,对(28)效果好。
14、(29)是治疗小儿疳疾的有效穴。
15、十二经脉的络穴在临床上具有治疗(30)有关病症的作用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1分)1、位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的穴位是()A、中渚B、鱼际C、大陵D、列缺E、太渊2、足三阳经行走方向的规律是()A、从手走头B、从头走足C、从胸走手D、从足走腹E、从足走头3、入上齿中,回出环绕口唇的经脉是()A、手阳明大肠经B、足阳明胃经C、督脉D、足厥阴肝经E、足太阳膀胱经4、在胸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单位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E、足太阳膀胱经5、关元穴位于()A、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B、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4寸C、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0寸D、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E、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6、在八会穴中,血会穴是()A、血海B、中脘C、内关D、膈俞E、绝骨7、循行在前臂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阴心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阳小肠经8、在侧头部,额角发际上0.5寸的穴是()A、神庭B、上星C、头维D、天柱E、风府9、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A、眉梢外1寸处B、目外眦外1寸处C、眉梢与目外眦之间D、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后0.5寸E、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10、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的穴位是()A、京门B、期门C、日月D、章门E、大包11、在华佗夹脊穴中,治疗下肢疾患的是()A、胸12~腰1B、胸10~腰4C、腰1~腰5D、胸12~腰5E、胸10~腰512、手太阴肺经起于()A、胸中B、肺中C、上焦D、中焦E、心中13、下列哪一条经脉的腧穴数目最多()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手阳明大肠经E、督脉14下列奇穴中,主治痔疾的是()A、提托B、中泉C、二白D、里内庭E、肘尖15、古代最早的针具为()A、砭石B、骨针C、竹针D、青铜针E、银针16、长针的进针宜采用哪种进针法()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展进针法E、单手进针法17、平刺时,针身与皮肤的夹角度数为()A、90B、60C、45D、30E、1518、三阴交穴在特定穴中属于()A、八会穴B、经穴C、八脉交会穴D、下合穴E、交会穴19、针灸治疗中风闭证时,除取十二井穴、人中、太冲外,还应取()A、天突B、曲池C、太溪D、丰隆E、外关20、胎位不正时应艾灸()A、隐白B、至阴C、大敦D、三阴交E、太白21、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穴位是()A、四满B、四渎C、四缝D、四神聪E、四关三、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1、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是()A、不直接隶属于脏腑B、无阴阳表里配合关系C、有一定的循环路线D、有专属的腧穴分布E、“别道奇行”2、根据骨度分寸法,两起止点之间折作9寸的是()A、耳后两乳突之间B、两额角发际之间C、胸剑联合至脐中D、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E、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3、与手少阴肺经相联系的脏腑是()A、大肠B、小肠C、胃D、三焦E、膀胱4、毫针的检查,主要是检查()A、针尾B、针尖C、针根D、针身E、针柄5、以下配穴中,属于俞募配穴法的是()A、胃腧配内关B、心腧配巨阙C、肝腧配期门D、膀胱配石门E、小肠配关元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针灸学:2、四海:3、腧穴:五、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经络系统包括哪些内容?2、针刺天突穴时应注意什么?主治何种疾病。
3、常用进针方法有哪几种?如何应用?4、灸法的禁忌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5、针灸治疗原则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针灸学》试卷A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头面部,(2)胸腹部。
(3)阴经;(4)阳经,(5)手足,(6)阴阳。
(7)阳经之海,(8)阴脉之海,(9)十二经脉之海,(10)血海。
(11)面口合谷收,(12)肚腹三里留。
(13)定位,(14)定性,(15)归经。
(16)腧穴,(17)针灸治疗。
(18)近治作用,(19)远治作用,(20)特殊作用。
(21)奇经八脉,(22)十二经脉。
(23)11,(24)14。
(25)盛则泻之,(26)虚则补之。
(27)手阳明大肠经。
(28)寒证,(29)四缝,(30)表里两经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1分)1、B2、B3、B4、C5、C6、D7、C8、C9、E 10、C 11、D 12、D 13、A14、C 15、A 16、B 17、D 18、E 19、D 20、B 21、D三、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1、ABDE2、ABDE3、ACD4、ABCDE5、BCE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针灸学:是以中医学政府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病治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四海:即头为髓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即血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
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
3、腧穴:腧穴中“腧”与“输”义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五、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经络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
2、针刺天突穴时应注意什么?主治何种疾病。
答:天突位于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注意:不可深刺,不可向左或向右斜刺,否则伤及肺成气胸;刺破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血痰及皮下气肿;伤及血管则成血胸、大失血。
危及生命。
利咽,宣肺平喘。
胸肺病:咳嗽气喘、呃逆,噎膈;颈部病:暴喑,咽喉肿痛;梅核气。
3、常用进针方法有哪几种?如何应用?4、灸法的禁忌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5、针灸治疗原则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针灸学》试卷B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将相表里经脉的(1)和(2)相互配合应用的方法叫原络配穴法。
2、(3)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它内属于(4)外络于(5)。
3、属于脏的经为(6)经;属于腑的经为(7)经。
4、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法有(8)、(9)及(10)。
5、十四经穴,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的病症,而且还能其所属经脉所过部位的(11)、组织、(12)的病症。
6、背俞穴分布在(13),皆在(14)经的第一侧线上。
7、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在(15)部位相交接;手太阳膀胱经与手少阴心经在(16)部位相交接。
8、行针的基本手法有(17)、(18)两种方法。
9、(19)穴称为“治痰之穴”;(20)穴常用于纠正胎位。
10、在特定穴中,治疗胃痉挛所致的急性上腹部疼痛应当首取(21)穴,属于特定穴中(22)穴。
11、(23)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募穴;(24)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下合穴。
12、临床常用的隔物灸有(25)、(26)、(27)、(28)。
13、郄穴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29)病症,其中阴经的郄穴又可治疗(30)证。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1分)1、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A、4寸B、8寸C、5寸D、6寸E、9寸2、手三阳经行走方向的规律是()A、从手走头B、从手走胸C、从胸走手D、从头走手E、从手走足3、具有离、入、出、合循行分布特点的是()A、十二别络B、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E、十二经脉4、在胸部,沿前正中线旁开2寸单位循行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E、足太阳膀胱经5、太渊穴属特定穴中的()A、井穴B、荥穴C、原穴D、络穴E、经穴6、经络能反映病候,如五脏有疾,主要反应于()A、十二原穴B、十二井穴C、十二合穴D、十二募穴E、十二经穴7、循行在前臂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阴肺经D、手太阳小肠经E、手少阳三焦经8、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键桡侧缘的穴位是()A、少海B、曲泽C、尺泽D、曲池E、小海9、入下齿中的经脉是()A、手阳明大肠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手太阳小肠经E、手少阳三焦经10、上隔,属肺的经脉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太阴肺经C、手少阴心经D、手厥阴心包经E、手太阳小肠经11、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穴位是()A、风门B、心俞C、肺俞D、厥阴俞E、大杼12、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合的腧穴称为()A、交会穴B、下合穴C、八会穴D、八脉交会穴E、络穴13、除哪个穴外,余穴均与脐相平()A、带脉B、腹结C、天枢D、大横E、神阙14奇穴腰痛穴的主治是()A、慢性腰痛B、急性腰痛C、肾虚腰痛D、急性腰扭伤E、腰背痛15、行针的目的不包括()A、激发经气B、催气速行C、防止晕针D、补虚泻实E、缓解滞针16、下列腧穴可以直刺、深刺的是()A、缺盆B、神阙C、期门D、条口E、中府17、温针灸适用于治疗()A、风寒头痛B、风热头痛C、血淤头痛D、血虚头痛E、肝阳上亢头痛18、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是()A、涌泉B、隐白C、俞府D、至阴E、历兑19、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穴位是()A、四满B、四渎C、四缝D、四神聪E、四关20、治疗疳疾的经验效穴是()A、神阙B、中极C、足三里D、关元E、四缝21、三阴交穴在特定穴中属于()A、八会穴B、经穴C、八脉交会穴D、下合穴E、交会穴三、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1、在针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有()A、晕针B、弯针C、折针D、滞针E、针刺损伤2、冲脉又称为()A、气海B、髓海C、小海D、血海E、十二经之海3、手三阴经是指()A、三焦经B、脾经C、肺经D、心经E、心包经4、取穴时必须张口的腧穴时()A、耳门B、下关C、颧髎D、上关E、听宫5、灸法包括()A、艾柱灸B、艾条灸C、温针灸D、灯火灸E、温灸器灸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奇经八脉2、行针3、原穴五、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特定穴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及本经腧穴可共同主治哪些病证?3、怎样预防滞针、弯针?4、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5、试述针灸处方配穴方法,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