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语言障碍的神经影像及神经电生理

第三章 语言障碍的神经影像及神经电生理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的优点
不需插管、方便省时、无放射损伤及无创性
MRA的缺点
空间分辨率差,不及CTA 和DSA;信号变化复杂,易
产生伪影;对细小血管显示差。临床在诊断动脉瘤、
血管畸形时主要用于筛查,确诊和干预时仍需DSA
正常MRA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 是一种新的生物磁学核
自旋成像技术,于70年代中期发明,80年代技 术得到完善,成为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工具。 能够提供传统的X线和CT不能提供的信息,是诊 断颅内和脊髓病变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磁共振成像
MRI的基本原理
MRI主要是利用人体内的氢质子在主磁场和射频场 中被激发产生的共振信号,经计算机放大、图像 处理与重建后得到的磁共振影像。人体接受MRI检 查时,被置于磁场中接受一系列脉冲后,打乱了 组织内质子运动,脉冲停止后质子的能级和相位 恢复到激发前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核磁弛豫。弛 豫分为纵向弛豫(简称T1)和横向弛豫(简称T2)
Broca失语
Broca失语也称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皮质运
动性失语等 以口语表达障碍最为突出,自发语言呈非流利性, 语量少,找词困难,讲话费力,语言呈电报文样, 严重的时候表现为无言状态 在影像学检查时常发现优势半球额叶Broca区病变
Broca失语患者影像学表现
Wernicke失语
又称感觉性失语、感受性失语
胼胝体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包括嘴、膝、干、
压四部分,由联合左、右半球新皮质的纤 维构成 有认为胼胝体前1/3的纤维连接运动性语 言中枢,后1/3的一部分纤维联系着一侧 感觉性语言区,另一部分纤维联系着一侧 感觉性语言区及对侧的运动性语言区
基底神经节
基底神经节主要由位于皮质下的壳核、尾状核、苍白球 等神经核团组成,是一个高级整合机构 损害可导致语言功能障碍,称之为基底节失语 在皮质—纹状体—苍白球—背侧丘脑—皮质的环路中, 基底神经节与额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尾状核、壳核发 出纤维到苍白球,后者又发出纤维到背侧丘脑的腹前核 与腹外侧核,最后经内囊达Brodmann 4区、6区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利用X线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成
像的新诊断技术,直接显示脑组织,为真正的脑
成像技术。正式问世于1969年,由英国计算机工 程师Hounsfield发明,于1972年开始应用于临床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语言区的影像解剖学 影像学检查技术 语言障碍的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语言障碍神经电生理知识拓展
语言障碍
概念
语言障碍是指通过口语、书面等形式来表达个 人思想、感情、意见的能力出现缺陷,表现为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各功能环节单独受 损或两个以上环节共同受损,当与这些有关的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血管造影(CTA)
指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后,经计算机对图 像进行处理,可以三维显示颅内血管系统, 可以取代部分DSA检查 与DSA相比,CTA不需要动脉插管,操作简 便快捷,但不能显示小血管分支的病变
正常CTA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灌注成像
可以在注射对比剂后显示局部脑血容量 (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平均通过 时间(MTT)等 能够反映组织的血管化程度,并能动态反 映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主要应用于急 性脑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
Wernicke区
指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位于Brodmann 22区、
40区 该区病变产生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表 现为患者的语声调和语调均正常,与人交谈时 不能理解别人说的话,答话语无伦次或答非所
问,听者难于理解
Wernicke区
图3-3 颞上回Wernicke区MRI显示
弓状纤维
利用磁共振成像观察活体组织中水分子 的微观扩散运动的一种成像方法 可用于区分新旧脑梗死病灶,可以敏感 地显示各种原因导致的细胞毒性水肿, DWI不需要注射造影剂
急性脑梗死DWI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以脱氧血红蛋白的敏感效应为基础,对皮层功 能进行定位成像 成像基于脑功能活动中的生理学行为,大脑皮 层某一区域兴奋时,局部小动脉扩张,血流量 增加,但耗氧量仅仅轻度增加,故局部氧合血
口语理解障碍为其突出特点。自发语言呈流利
性,语言空洞,难以理解,答非所问。命名、
朗读及文字理解存在不同程度障碍 病灶常位于Wernicke区和听觉联络区。在影像 学检查时常发现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Wernicke区)病变
Wernicke失语患者影像学表现
传导性失语
复述不成比例的受损为此型失语的特点
脑组织受损时,就会出现相应的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
常见类型
失语症
由于大脑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语言功能丧失或受损 失语症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 感染等,脑血管病是其最常见的病因
可表现为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
语及混合性失语等
语言障碍
常见类型
构音障碍
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结构异常,神经、 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发音障碍以及虽不存在任何 结构、神经、肌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主要表现可能为完全不能说话、发声异常、构音 异常、音调和音量异常和吐字不清 常见有运动性构音障碍、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 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脑梗死患者CT的影像学表现
脑梗死24小时之内CT上可为阴性,但可有动 脉高密度征、脑岛带消失、豆状核区灰白质 分界模糊及脑沟消失等 第1周内梗死区可见明显的低密度区,多为 三角形或扇形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脑梗死患者CT的影像学表现
在脑梗死后期(2个月后),为边界清楚的 低密度软化病灶 第2、3周部分病例由于梗死区脑水肿消退 和吞噬细胞浸润,周围侧支循环的恢复, 使低密度区恰好演变为等密度区,CT呈现 “模糊效应”
利用各种组织对X线的不同吸收系数,通过电 子计算机处理得到图像 螺旋CT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其扫描更加快 速,1秒钟内即可完成一个层面的扫描,分辨 率也更高,扫描层厚可以薄至1mm,可以更清 楚地显示微小病变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CT属无创伤检查方法,密度分辨率高,显示 钙化敏感,且空间分辨率较高,扫描速度快, 检查方便 颅脑CT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颅脑外伤、颅 脑肿瘤、颅内感染、脑白质病、颅脑先天发 育畸形、脑积水等疾病的诊断
大脑半球内短的联络纤维
是一束将Wernicke区和Broca区相连的白色 纤维,将信息从Wernicke区传向Broca区 该部位损伤易产生传导性失语,主要临床特 点口语为流利型,听理解相对保留,复述不 成比例
弓状纤维
外侧裂周区
目前公认的语言区大多数位于左侧半球外侧裂周围 主要包括Broca区、弓状纤维和Wernicke区
语言检测
头颅MRI扫描图像特点
数字化模拟灰度图像 具有多个成像参数 有多种成像序列 可直接获取的多方位断层图像
具有高的组织分辨力
易受流动效应影响 可进行fMRI检查
概述
大脑半球语言区主要位于大脑半 球的额叶、颞叶和顶叶,依其位置和 在处理语言功能中作用的不同分为前 语言区、后语言区与上语言区
红蛋白含量增加,在T1和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
增高。信号强度的变化反映了该区灌注的变化, 利用该原理可进行皮层功能定位
fMRI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是利用发射γ 光子核素成像的放射性同位素断 层显像技术 主要是了解脑血流和脑代谢 该检查对急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痴 呆分型及脑生理功能的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
为流利性,找词困难是突出的表现;错语是另
外的特点,常常以语音错语为主。口语理解有
轻度障碍,命名及朗读中出现明显的语音错语, 伴有不同程度的书写障碍 在影像学检查时常发现缘上回或者深部白质内 的弓状纤维病变
传导性失语患者影像学表现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非流畅性失语,自发语言较少,复述功能保留
很好,命名、阅读和书写能力有缺陷 口语理解和文字理解方面能力相对好 在影像学检查时常发现优势半球Broca区的前、 上部病变
障碍或完全丧失 在影像学检查时常发现优势半球分水岭区病变, 病灶较大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患者影像学表现
背侧丘脑
依据临床观察、手术和电刺激结果,目前认为背侧
丘脑腹外侧核、腹前核、丘脑枕与语言有关 腹外侧核与腹前核与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及Broca 区有丰富的双向联系。丘脑枕和颞叶及大脑后部皮 质间有密切联系 丘脑性失语多表现为音量小、语调低、表情淡漠、 不主动讲话、找词困难,听理解及阅读理解轻度障 碍,复述可正常,命名轻度障碍
• 脑梗死早期诊断,有助于可逆性脑缺血和不可逆组织损 伤的鉴别 • 各种痴呆的鉴别,特别对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AD) 的鉴别更有意义 • 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有助于与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 癫痫病灶的定位,癫痫发作期表现为癫痫灶的代谢增加, 而在癫痫发作间歇期表现为代谢降低 • 用于脑肿瘤的分级、预后判断、肿瘤组织与放射性坏死 组织的鉴别
磁共振成像
MRI的优势
与CT 比较,MRI能提供多方位和多层面的解剖学信息, 图像清晰度高,没有电离辐射,对人体无放射性损害
无颅骨的伪影
不需要造影剂即可清楚地显示出冠状、矢状和横轴三 位像
可清晰地观察到脑干及后颅窝病变的形态、位置、大 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对脑灰质与脑白质可以产生明显的对比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