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过程2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过程2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杨东胜作者简介:姓名:杨东胜性别:男职业:曾在河南、湖南、深圳、北京等地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来自河南,现居深圳。

通信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新闻路华富大厦2502 (518034)电子邮件:*****************本文是笔者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第1部分破译了太极图起源;第2部分破译了先天八卦图、六十四卦图发明的推演。

第3部分以后,是关于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

暂时不打算披露。

待时机成熟,将公布于有德之大人君子。

待我通过这里的机缘,通过易友辗转推荐,遇到世界顶尖级学者或者机构,他给以推荐发表前2部分后,方可公诸于世第3部分。

前2部分已是6000年一遇,也是我十年心血之结晶,说实话我都羡慕各位兄台一朝见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还望各位兄台鼎力推荐,或辗转推荐与世界顶尖级专家或机构,予以发表。

广张三千六百钓,直钩渭水待文王。

宁可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摘要: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破译了易经六大基石性发明的推演过程:阴阳爻、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八卦符号、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

本文推演出3条公理和48条推论,揭示了易经起源真相。

证明了易经起源与卜筮毫无关系,易经是从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样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主关键词:易经;太极图;八卦图;八卦符号;公理化推演法;第二关键词:阴阳爻;先天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起源;自然哲学;数学;极坐标;历法;文字;1、羲皇从天文和阴阳爻直接演出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究竟如何得来?这又是个几千年没人能说清楚的问题。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是: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然后从八卦符号出发,根据河图、洛书排出了八卦图。

即使此说成立,那么如何从八卦符号排出先天八卦图呢?也没有一个经得起天文学和数学检验的令人信服的说法。

即使宋代大贤邵子(邵雍)的解释,也显得苍白无力。

邵子说:按照太极衍化图得到先天八卦数(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用先天八卦数在太极图外围按照“天左旋、地右旋”(即1234左旋、5678右旋)排列,得到先天八卦图。

这无疑也反映了一种事实,但是若用于解释先天八卦的排列起源,就只是事后附会的勉强解释了。

因为这个解释不能按照必然的逻辑,得到为什么要“天左旋、地右旋”。

笔者研究发现:羲皇从昼夜现象发明太极图以后,又根据寒暑四时阴阳气变化的规律,用阴阳爻作工具直接画出了人类第一张八卦图,号称“先天八卦图”。

笔者发现:羲皇画八卦图之过程,是“四时八节分阴阳,三变演出八卦图”。

第一步,羲皇用两分法分析全年气候,画出图7:1、上半年,冬至以后天气逐渐变热,为阳,这半年就用一个阳爻表示。

2、下半年,夏至以后天气逐渐变冷,为阴,这半年就用一个阴爻表示。

第二步,羲皇用四分法,按照四时剖析全年的气候,画出图8:上半年为阳,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 1、春分前天气还凉,这3个月为一个阴爻。

为阳中之阴(少阴);2、春分以后天气转热,这3个月为一个阳爻。

为阳中之阳(太阳);下半年为阴,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3、秋分以前天气很热,这3个月为一个阳爻。

为阴中之阳(少阳);4、秋分以后天气转凉,这3个月为一个阴爻。

为阴中之阴(太阴)。

第三步,羲皇用八分法,引入八节分析全年的气候,画出图9:春分前为阴,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 1、立春前天冷,这45天为一个阴爻。

为阴中之阴(太阴);2、立春后转暖,这45天为一个阳爻。

为阴中之阳(少阳);春分后为阳,在此爻上面再增加一爻继续分析:图8 冬至夏至 秋分 春分 冬至夏至 图73、立夏前没有立夏后热,这45天为一个阴爻。

为阳中之阴(少阴);4、立夏后转热,这45天为一个阳爻。

为阳中之阳(太阳)。

秋分前为阳,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5、立秋前天热,这45天为一个阳爻。

为阳中之阳(太阳);6、立秋后转凉,这45天为一个阴爻。

为阳中之阴(少阴);秋分后为阴,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7、立冬前不甚冷,这45天为一个阳爻。

为阴中之阳(少阳);8、立冬后冷,为这45天为一个阴爻。

阴中之阴(太阴)。

至此,笔者惊讶地发现:图9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幅先天八卦图。

当然,即使得到此时的图9,没有眼力的学者,还看不出是一幅先天八卦图。

因为这时先天八卦图是一体的。

而且,下面两爻都还连在一起的,没有分成八份,只有上爻已经分成八份了。

根据笔者接下来的推理:这时还没有八卦的概念,上古的先天八卦图,可能就是如此,图上只有爻,而没有分出八卦。

我们姑且把图9称作“先天混元八卦图”。

为了与后世的先天八卦图的画法习惯相适应,我们把“先天混元八卦图”分成八份,就得到图10。

当然,图10要从内向外看,最内圈的爻是初爻。

把黑白两色的阴阳爻,换成我们熟悉的连、断线表示,已经标在内圈空白处了。

图10上那些连断线条表示的八卦符号,就组成我们熟悉的“伏羲先天八卦图”。

出乎笔者的意料,先天八卦图是从天文一步到位自然天成的,并非来自八卦符号的排列组合。

这表明:羲皇是直接从天象和阴阳爻发明了先天八卦图,根本没有也用到八卦符号。

先天八卦图真正是“横空出世”了,实乃来自天象。

图9 先天混元八卦图 冬至 夏至 秋分 春分 立冬 立夏 立春 立秋 图10 先天八卦图在整理这篇论文的时候,笔者又意外地发现:从陈抟老祖传下的羲皇太极图,也可以直接推演得到先天八卦图。

也就是说,先天八卦图和八卦符号,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推演出来,而完全一致。

这是一种殊途同归的“万法归一”的现象,体现出易经具有“无限可推演”的特性、经得起不同方法的重复检验和推演,而结果一样。

笔者把这叫做易经的“同一律”。

第二种推演先天八卦图的方法,笔者会在论述易经的同一律时讲到,这里先不详细论述。

推论1. 先天八卦图是从天文递变规律画出的。

推论2. 先天八卦图不是从八卦符号排列得出。

先天八卦图的两种符合自然哲学和数理逻辑的解释,都和河图洛书没有关系。

所以,千古以来,所谓“天降河洛,圣人则之,继而演出八卦”之神话传说,不必遽信矣。

推论3. 先天八卦图不是根据河图洛书画出。

从笔者推演先天八卦图的过程中,必须采用黑白阴阳爻,才能直观地推演出来先天八卦图。

而从现在流传的这些连断符号的阴阳爻所表示的先天八卦图,谁又能看出先天八卦图所代表的自然规律呢?正是这些连断符号的阴阳爻,阻碍了几千年以来的学者,无法破译天八卦图的起源。

因此,上文曾经推论说:最初的阴阳爻符号,是用黑白图形表示的。

推论4. 最初的先天八卦图,用黑白图形的阴阳爻表示。

先天八卦图产生的时候,还没有连断符号的阴阳爻。

推论5. 抽象的连断符号的阴阳爻,掩盖了先天八卦图所代表的自然规律。

由于先天八卦图是从天文寒暑四时的阴阳气递变规律推演出来的,即使从太极图推导出来,反映了昼夜变化的规律,仍然是天文的范畴。

所以,先天八卦图代表了天文阴阳气的分布规律。

推论6. 先天八卦图代表了天文阴阳气的分布规律。

考羲皇画八卦图之过程,“四时八节分阴阳,三变演出八卦图”。

虽然八卦图从寒暑四时八节画出,四时、八节的概念,应该还停留在感性上,应该还没有明确的“二至、二分、四立”八节的概念。

只是用四分法、八分法,得到的全年气候的八个节点。

此时真正的历法应该还没有出现,但人类已经认识到全年气候的八个重要节点。

当然,后世根据八卦图,不难创造“四时”(春夏秋冬)、“八节”(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严格定义,后来又推演到二十四节气等等,因而创造了中国历法。

推论7. 历法与易经同源,也可能是从易经发展而来。

2、羲皇从先天八卦图发明出八卦符号八卦符号究竟由何而来?学术界的传统的观点是: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然后从八卦符号排出八卦图。

前已证明,羲皇已经直接从天象和阴阳爻发明了先天八卦图,根本没用八卦符号。

而接下来笔者会证明:“羲皇太极衍化图”也只是八卦符号发明以后,羲皇推求先天八卦数用的。

而且,如果八卦符号是这样产生的话,它不能必然地推导出先天八卦图。

羲皇是按照演化先天八卦图时的一贯思路,也从“八分法”把先天八卦图拆成八份,形成最初的八卦卦符。

后人不明就里,往往因果倒置,说“八卦是近取于身远取于物发明的,然后排成八卦图”云云。

后世大贤邵子“天左旋、地右旋”的解释,也不能按照必然的逻辑,得到为什么要“天左旋、地右旋”。

推论8. 羲皇从先天八卦图发明出八卦符号。

推论9. 先有先天八卦图,后有八卦符号。

注意:此时的阴阳爻还是黑白两色的。

因此,最初的八卦符号如下(图11):后来,文字刻画方便的需要,人们把阳、阴爻换成连、断线表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八卦符号(图12):推论10. 最初的八卦符号,也是用黑白图形的阴阳爻表示的。

注意:此时八卦排列顺序,还不是常见的羲皇太极衍化图上的排列次序,而是直接展开的先天八卦图上八卦的顺序。

在这个八卦序列里,震卦是和坤卦相邻的,而不是象先天八卦数次序所排列的,震卦和巽卦相邻。

羲皇从先天八卦图发现八卦符号以后,开始进一步研究八卦符号的内在规律: 羲皇用平面上用阴阳二分法展开了一个“太极衍化图”(图13),重新得到了八卦符号。

羲皇按照太极衍化图上的八卦顺序,定义了先天八卦数: 乾兑 离 震 坤艮 坎巽图12 后来的八卦符号乾 兑 离 震 坤 艮坎巽 图11 最初的八卦符号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图13 羲皇太极衍化图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推论11. 羲皇按照太极衍化图上的八卦顺序,定义了先天八卦数。

需要指出的是:羲皇用太极衍化图,已经不是为了发明八卦符号,更不是为了推出先天八卦图。

如果八卦符号是从太极衍化图产生,那么它将不能必然地推出先天八卦图。

这不符合公理化推演法的数理逻辑。

羲皇用太极衍化图仅仅得到了先天八卦数。

先天八卦数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先天八卦图上八卦的排列次序。

因为在这个图上无论如何不会使人想到,数为1的乾卦,会在先天八卦图上和数为5的巽卦相邻。

事实上,在论洛书推演原理时笔者会论述:另外有一组先天八卦数字,才是与河图、洛书以及人伦、自然直接联系的、更有意义的先天八卦数字。

而这组数字似乎被羲皇秘而不宣。

推论12. 八卦符号不是从太极衍化图产生的。

推论13. 羲皇太极衍化图只是推求先天八卦数用的。

推论14. 先天八卦数并不代表先天八卦图上八卦排列次序。

考羲皇画八卦图之推演过程,是“四时八节分阴阳,三变演出八卦图”。

再看羲皇太极衍化图的作图过程,也是阴中又分出阴阳,阳中也分出阴阳。

这佐证了公理2:事物的阴阳两方面的属性是无限可分的。

这可以被称作易经的阴阳“分化律”。

3、羲皇继续深入推演天文,发明了先天六十四卦图学术界比较传统的认识,是周文王把八卦相重,发明了六十四卦符号,进而发明了六十四卦图。

据司马迁《史记》载:“西伯(文王)盖即位五十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