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表学术论文的技巧和方法

发表学术论文的技巧和方法

(一)了解学术期刊的定位和风格,关注拟投刊物发稿历史
文、理、工等等各个学科的刊物都有着很严格的论文选择定位和独特的风格;就算是同一个
领域的不同的学术期刊,如果研究的方向不同,那么内容定位、论文的风格等等都是存在差
异的。

作者应该对学术期刊多一些了解,有时间的可以专门研究一下期刊,这样可以对发表
论文有好处,在选择论文的时候还要看有没有其它的什么要求或者限制。

每一个学术刊物都有独特的专业领域与学术视角,以及特色化的办刊方针和宗旨,其学术受
众群也较为固定。

投稿者在投稿前应对拟投刊物的办刊宗旨、读者群有所了解,对刊物的发行出版周期、具体
栏目分类及其刊登的论文类别要求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投稿者要对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
适合于发表在哪类期刊及其哪些栏目,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自我认识。

投递论文时可以撰写一
份对投稿期刊认识、自身论文价值的简单文字说明,并注明拟投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
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从而增加投稿成功的概率。

投稿者应对拟投刊物的发稿历史和动态保持较为密切的关注,因此平时需要增加对拟投刊物
己发论文的阅读量,认真阅读近年来拟投刊物刊登过的学术价值较为显着的论文,特别是那
些与白身论文研究领域和课题相关的已刊论文,因为这些论文都体现了这一课题研究领域最
新的学术倾向和研究成果。

投稿者掌握和了解这些研究动向,并对照自身所研究的学术问题,考察是否有前人已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解读、探讨,并呈现出怎样的研究现状,还存在着哪些
不足,从而利于投稿者从更加新颖的角度修改自身的学术论文,也才能提升投稿成功的概率。

(二)对自身学术水平有充分认识,井把握好投稿时机
学术期刊种类繁多,同类期刊的办刊水平、在学界的学术地位和刊物级别差异较大。

投稿者
应对自己的学术水平与所探讨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尽量选择与自身撰写论文的学术
水平相当的刊物,这样才能增加编辑录用论文的可能性。

学术成果较为浅薄、研究视野较为
局限的学术论文,并不适合投向级别较高、较为权威的学术刊物;而学术成果鲜明、视角独
特新颖并具备学术前沿研究意识的论文,则应该尝试向级别较高、较为权威的学术刊物投稿。

投稿者应当明确自身论文质量与学术刊物级别的相关匹配度,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投稿刊物
的选择,才能增加学术论文被录用的概率。

一篇学术论文撰写修改完毕后,要尽快选择学术期刊投递出去。

因为一些学术问题特别是焦
点性、热点性问题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旦错过最佳的发表时机,期刊录用的概率就会
下降;一些较为新颖、前沿的学术问题被其他科研工作者先行进行了讨论、解读和公开发表,后来投递的探讨相同内容的学术论文其学术价值与受关注度便有可能受到影响。

因此,体现
了-定前沿问题意识与新颖研究视角的学术论文,更应该注意论文投稿的时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自己所撰写的论文有被编辑成功录用的机会。

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的编辑来稿、专家审稿和期刊录用的编审过程周期较长,有些期刊的编
审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

投稿者在遵守不得一稿多投的原则下,要规划好拟投刊物的投稿
次序,要尽量安排审稿周期较短和级别较高的刊物在前,审稿周期较长和级别较低的刊物在后。

这就要求投稿者应对各个拟投学术刊物的学术水平、学术倾向和审稿周期有一个较为清
晰的认识,提高论文被相关刊物录用的机会。

投稿者可以来用投稿记录的方式,对自己的论
文投稿轨迹做一个清晰、明确的记录,清楚论文被哪些刊物拒绝录用,从而及时将论文投向
其他刊物,尽可能地通过科学方式提高论文投稿的效率。

(三)学术论文不得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
投递学术论文时要严格遵守有关学术规范,不得一稿多投,也不得将自己已经发表的学术论
文重复发表。

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学术研究者小于节约审稿周期,达到迅速发
表论文的目的,将自己的同一篇论文同时或几乎同时向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学术刊物投递,并
都获得了发表;第二种情况是学术研究者出于增加科研成果数量的目的,将自己发表过的一
篇论文的题目和内容进行部分文字修改,但论文的实质研究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再将这篇部
分修改后的论文投递给其他学术刊物并得到了发表。

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是一种违背学术诚
信的学术不端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浪费了不同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专家审阅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学术工作成本;另一方面也侵占了学术资源,挤占了其他学术研究者正常发表成
果的空间和机会。

(四)与期刊编辑保持良好沟通,对论文进行再修改
学术刊物在采稿的过程中,基于刊物拟录用一篇论文,但该论文仍需进行修改的情况下,编
辑人员可能会与投稿者进行邮件或电话沟通,指导投稿者对论文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投稿
者在与期刊编辑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听取刊物编辑的合理建议,尊重对方丰
富的丁作经验与专业的学术眼光,在编辑的建议下针对自身论文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再修改、
再提升,使之更符合学术刊物的录用标准。

在论文被某一刊物拒绝录用时,不应对刊物编辑
怀有消极的个人情绪,相反,应该积极了解期刊不予录用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或修改,
或另投其他刊物。

(五)以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行科学投稿
学术研究本身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不断进步的科研训练和学术探索过程。

投稿者由
于学术资历与学术水平方面差异较大,最初投稿时难免会遇到论文被拒绝录用的时候,面对
这种情况,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反复修改和继续投稿,在确信自身学术论文相关价值的基
础上,坚持继续尝试的信念,对投稿成功要充满期望和热情,采取科学的投稿方式,提升投
稿成功的概率。

在投稿时,投稿者可以对拟投刊物级别进行由低到高的排序,在初次投稿或早期投稿时可以
选择级别较低、权威性较弱的学术期刊进行尝试。

随着学术功底增强,成功投稿次数的增加,学术视野拓宽后,可以选取合适的论文向级别更高的期刊投稿。

经过经验积累,能够更好地
应对高级别期刊对论文质量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提高论文被权威性期刊录用的机会。

由此,
也可以看出,科研工作者早期的论文被较低绷lj的期刊录用,到以后的论文被较高绷U期刊
录用的边程,也是投稿者自身学术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的过程。

对于投稿于级别较高、较为权威的学术刊物,投稿者可以来取“以多取胜”的方式,尽可能多
地将自己的相关学术论文定向投递给某一权威性期刊,为刊物提供多篇可供选择的论文。


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某篇论文因其学术价值与前沿视野较为突出而被刊物所关注,也
有可能期刊编辑体会到投稿人坚定的学术精神与逐渐提升的学术水平,从而增加论文被录用
的机会。

投稿者还应该有“趁热打铁”的意识,一旦论文创作并修改完毕后,应及时地选择合适期刊将
论文投递出去。

较为新颖的学术成果往往具有学术研究上的时效性,一项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一旦被搁置而不
予发表,则很有可能被时刻推进的学界研究所赶上,失去发表的最好时机。

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我们可以通过导师或者专家的推荐,增加我们论文的录用率。

可能刚开
始投稿的时候学历和学术经验会成为你的绊脚石,所以你的论文就很难被高级学术刊物录用。

导师和专家都是在某一个领域有着比较高的学位的,我们要听一听她们对你论文的知道和建议,然后针对她们的意见再去修改我们的论文。

这可以提高我们论文被录用的概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