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调律师分律技术心得体会
应用四五度、三六度分律法,调律、检验同时进行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方法,因为曾经不止一次的尝试过分别单独用一种方法来分律,结果是很难做到相对理想。
在基准音组范围内,四、五度或者三、六度的拍频变化很大,从一秒零点几拍到一秒八九拍,而且每个音程都不一样,单靠某一音程而精确掌握是非常困难的。
至少我做不到。
合理利用两种分律法的特点,结合我们可以掌控的部分技术,应用于分律过程中,再加上其他方法就可以把误差降到很低。
以雅马哈131高度的琴为例:确定好标准音37A,来调42D和33F,我们可以随便先调哪一个。
比如先调42D,我们通常把这个纯四度音程调成一秒一拍。
通过之前的拍频训练我们已经基本可以掌握一秒的概念,所以调这个音也会变得简单。
然后再以37A做基准调33F,这个大三度是三度中拍频最慢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大三度,一秒的速度我们已经掌握,那么在这个额定的单位时间里均匀的数七拍,这个也不难做到吧?其实真的不难。
如果觉得不是很有把握,此时33F和42D也构成了一个大六度,这个大六度的拍频比33F—33A这个大三度的拍频快一拍,每秒八拍。
此时要求大三度、大六度、纯四度近乎接近标准。
如果大三度的拍频还可以,大六度的拍频明显快很多,这就说明42D调高啦,如果觉得42D的没有疑义而大六度拍频明显快,那么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