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添加氮源;水体中投入5PPM用100目搓料袋搓洗好的虾片;步骤二、添加有益菌;投入氮源12小时后,在水体中投入5PPM的冻干EM菌;步骤三、添加碳源;投入10PPM的赤砂糖;步骤四、完成生物絮团培育;经过48小时暴气增氧的培育,形成生物絮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培育成本较低,周期短,只需20天左右即可;可用于为南美白对虾提供绿色食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添加氮源;
水体中投入5PPM用100目搓料袋搓洗好的虾片;
步骤二、添加有益菌;
投入氮源12小时后,在水体中投入5PPM的冻干EM菌;
步骤三、添加碳源;
投入10PPM的赤砂糖;
步骤四、完成生物絮团培育;
经过48小时暴气增氧的培育,形成生物絮团。
技术说明书
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生物絮团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微生物的同化、硝化、反硝化等作用,生物絮团对养殖过程残饵粪便及等对养殖生物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高效转化吸收,实现养殖水质净化,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有的生物絮团培养大多采用定期添加碳源的方式,通过控制C/N大于15,使得异养微生物在生物絮团中占优势,对养殖水中有害物质的处理以同化作用为主。
这种方式对碳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且培训周期长。
【技术内容】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其可以解决背景技术涉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添加氮源;
水体中投入5PPM用100目搓料袋搓洗好的虾片;
步骤二、添加有益菌;
投入氮源12小时后,在水体中投入5PPM的冻干EM菌;
步骤三、添加碳源;
投入10PPM的赤砂糖;
步骤四、完成生物絮团培育;
经过48小时暴气增氧的培育,形成生物絮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培育成本较低,周期短,只需20天左右即可;可用于为南美白对虾提供绿色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提供一种养殖南美白对虾用的生物絮团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添加氮源;
水体中投入5PPM用100目搓料袋搓洗好的虾片;
步骤二、添加有益菌;
投入氮源12小时后,在水体中投入5PPM的冻干EM菌;
步骤三、添加碳源;
投入10PPM的赤砂糖;
步骤四、完成生物絮团培育;
经过48小时暴气增氧的培育,形成生物絮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培育成本较低,周期短,只需20天左右即可;可用于为南美白对虾提供绿色食品。
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案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