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连续梁钢绞线张拉(新)

9、连续梁钢绞线张拉(新)


QC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现状分析 活动目标 原因分析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右线跨石武客专特大桥起讫里程为LDYK14+606.85~DYK18+218.4 6,中心里程为DYK16+412.66。其中两处为异形连续梁(26.93+3 0+26.93)m异型连续梁(29m+30m+30m+29m)现浇道岔梁。
四、现状分析
连续梁钢绞线张拉问题调查表
序号 1 2 项 目 钢绞线伸长值超过规范允许范 围 张拉后工作夹片错台大于2mm 检查频点 88 44 不合格点 18 9 频率(%) 43.9% 22%
表3
累计频率(%) 43.9% 65.9%
3
4 5 6
钢绞线刮伤
工作锚与锚垫板不密切 波纹管堵塞 锚板下混凝土裂纹 合计
目标 (Why) 确保设备
1
油泵持 荷不稳 张拉力 不均匀 波纹管
检查设备工 工作良好、 作状态 持荷时间 满足要求 与操作人员 勾通 满足要求
四、现状分析
四、现状分析
2013年4月25日,在QC小组组长李云华的带领下,去南四环道 岔预应力连续梁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调查,蔡瑞波、牛聪目 睹了整个预应力张拉过程,收集现场施工记录。2013年4月27 日,小组成员就收集的施工记录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总工 检查点数200处,不合格数量41处,验收合格率仅为88.33%, 具体影响连续梁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问题汇总分析如 下:
3
4 5 6 7 8
蔡瑞波
牛聪 宋召 王合峰 刘伟荣 刘学

男 男 男 男 男
28
24 25 30 33 27
工程部长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组员
技术指导
作业实施 作业实施 检查效果 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
制表人:蔡瑞波
制表日期:2013年1月16日
二、小组概况
QC小组成员基本情况
序号 1 2 姓名 李云华 汪伟华 性别 男 男 年龄 37 30 文化程度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职务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表2
技术职称 工程师 工程师 小组职务分工 组 长 副组长 全面指导 全面策划
夹片安装时有错 现场检 在工作夹片和工具夹片安装好后派专人进行检查,看是否安装的夹片存在错台或是工作人员粗心 台 查 没有安装到位。 箱内施工,光线 现场调 不足,读尺误差 查 大 箱内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且已给工人配备了照明设备。

牛聪
17

牛聪
制表人:蔡瑞波
制表日期:2013年5月4日
七、要因确认过程
六、原因分析
六、原因分析
2013年5月4日,我小组成员召开会议,充分开阔思路畅所欲言,对影响连 续梁预应力张拉时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 等五方面因素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讨论,查找所有因素形成分析图如 下:

波纹管未 检测 钢绞线储存 放不合理


工人技术熟 练程度不够 执行交底 不彻底
七、要因确认过程
要因确认表
序号 末端因素 作业人员对规 范及工艺标准 不够熟悉 执行交底不力 作业人员安装 后检查不仔细 千斤顶、油泵 持荷不稳
工具锚制作不 合格
表4
要因确认 是否要 因 负责人
确认方法
1
调查分析
①现场质量,技术人员都能做到持证上岗,并认真学习《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2.3-200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②作业人员进场时,质量,技术部门组织作业工人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交底,并对他们 进行培训。 ③作业队有一定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经验。 ①工程部根据现场情况编制了预应力张拉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 ②作业人员能严格按照张拉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锚具安装完成后由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发现夹片安装不到位或是夹片有错台及时通知作业人 员进行了重新安装。 ①当油泵使用中出现问题,及时停止张拉,修复完成后再继续使用。②每次拆装油管,提前 进行油路循环,排除管内空气。 工具锚制作完成后,由实验室人员对其进行了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①波纹管进场后,必须对波纹管的外观检查,确认无损伤,锈斑等质量问题。②波纹管进场 后送检进行各项检查,对波纹管定位认真进行检查。 ①钢绞线进场后,储存在指定位置,并做到下垫上盖防止钢绞线生锈。②进场的锚具、夹片 储存在仓库内。 ③运至现场的钢绞线随运随用,及时覆盖,剩余的及时退库保存。 锚具、夹片机场后验收合格后才允许使用,且卸车时有技术人员在场要求轻拿轻放。 ①夹片、锚具进场后都及时送检进行检查。 中也随机的进行了抽检。 ②施工过程当
制表人:蔡瑞波
制表日期:2013年1月16日
二、QC小组成员
2、小组活动情况
活动时间 2013.3.15 活 动 内 容 选定课题,安排活动计划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 数 8 8 2013.3.20 连续梁张拉质量控制方案研讨 工程部 优 活动效 果 优
13.4.25
2013.4.27 2013.5.4 2013.5.25 2013.5.27~11.20 2013.11.25
预应力张拉问题调查表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伸长量出现异常 张拉后工作夹片错台大于 2mm 钢绞线刮伤 工作锚与锚垫板不密切 波纹管堵塞 锚板下混凝土裂纹 出现频数 18 9 7 5 1 1 累计频数 18 27 34 39 40 41 出现频率 43.9% 22% 17.1% 12.2% 2.4% 2.4% 累计频率 43.9% 65.9% 83% 95.2% 97.6% 100%

蔡瑞波
2 3 4 5 6
调查分析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 查验报告 查验报告
否 否 是 否 否
牛聪 牛聪 宋召 蒋新禹 蒋新禹
波纹管未检验 储存方法不合 理
锚具、夹片存 放不合理导致 变形 夹片安装前未 进行检查
7
现场检查

牛聪
8
现场检查

牛聪
9
现场检查

宋召
制表人:蔡瑞波
制表日期:2013年5月4日
34
24 5 5 200
7
5 1 1 41
17.1%
12.2% 2.4% 2.4%
83%
95.2% 97.6% 100%
制表人:蔡瑞波
制表日期:2013年4月27日
四、现状分析
现场施工记录,以为借鉴。2013年4月27日,小组成员结合本标段箱梁施工实 际情况,总结以往连续梁类似工程经验和资料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控方案, 就现场施工记录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对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统计。如下:

牛聪
12

蔡瑞波
13

宋召
14
工具锚与千斤顶 现场检 在千斤顶安装时指派专人对安装好后的千斤顶进行检查,主要检查了工作锚和锚垫板是否同心, 不同心 查 千斤顶是否和工具锚同心。 工具锚安装不到 现场检 位 查

蔡瑞波
15
工具锚安装好后对工具锚上的工具夹片进行检查,检查工具锚是否安装到位。

牛聪
16
七、要因确认过程
要因确认表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方 法 现场检 查 要因确认
表4
是否要 负责人 因 是 蔡瑞波
10
张拉力不均匀
张拉人员为熟练人员,基本能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两端尽量保持同步张拉。
11
根据设计文件对梁体的钢绞线伸长量重新进行复核,与设计伸长量进行比对,再根据现场实测的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工程部 误差 孔道磨阻系数进行伸长量的及时调整。 波纹管安装位置 现场调 ①箱梁遇到钢筋与波纹管钢筋相互干扰,以波纹管位置为主,移动钢筋位置。②波纹管的平顺性 不准确 查 现场进行测量和检查 测量时,测量工 调查分 ①现场测量伸长值采用钢板尺,有检定合格证书、测量工具合格。 ②有专门人员的读数人员, 具及测量读数误 析 读数准确。 差大
现场施工工艺调查
确定质量控制目标 张拉异常原因分析 张拉后质量检查及现场总结 查找不足并根据实情制订相应措 施。 成果总结,并确定下一步质量控 制计划
施工现场
工程部 工程部 施工现场 工程部 会议室
8
8 8 8 8 8

优 优 优 优 优
三、选题理由
三、选题理由
理由1: 郑机城际铁路是河南省重点工程,项目部对连续梁施工要 求质量标准高,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同时,连续梁也将 是施工企业工艺水平的展示。 理由2: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工序,关系到桥梁 工程的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 理由3:两处预应力现浇连续梁、跨度大,结构复杂;且技术人员 在连续梁施工方面的经验不足。 因此,选择课题为:连续梁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
伸长量出 现异常 张拉后工 作夹片错 台大于2mm
钢绞线刮 伤
30 20 10
工作锚与 锚垫板不 密切 波纹管堵 塞 锚板下混 凝土裂纹
五、活动目标
五、活动目标
1、目标确定: 经QC小组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将钢绞线伸长值超限和夹片错台彻 底解决,连续梁钢绞线预应力张拉质量合格率则可提高到95%以上, 即可满足设计要求。即:88.33%+(1-88.33%) ×65.9%×100%=96.02≥95%。因此,我们将小组活动目标确定为: 连续梁钢绞线预应力张拉质量验收合格率提高到95%。 2、目标可行性分析: (1)、组织保证:连续梁施工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 体系。在施工中,制定各道工序的自检、互检和专检的“三检制” ,对每个部位、工序的检查形成记录。 (2)、人员保证: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施工具有一批施工管理经验丰 富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且QC小组组员素质较高,总体协作能力 强,并有极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3)管理保证: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明确施工、技术及质量等人员 职责,加强QC小组的领导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