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摘要: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拟从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必然趋势、理论支撑、教学原则、实践研究、注意要点等方面作一初步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整合时代在前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减负”要求我们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预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而且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同时也把教学媒体从原来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真正落实了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作一初步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必然趋势1.从教学结构来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整合是创设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理想契入点。
当前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网络信息化英语教学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2.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
在整合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3.从学生的认知学习理论来看,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
为了有效地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
而计算机网络创设的环境,正适合这种认知过程的需要。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言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注: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
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它以超文本超链接的学生的疑问,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和网络则是学生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索时的认知工具,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最终达到小学英语课程所要求的各项目标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现代教育最重要的内涵应该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强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去学、去用,为学生提供获得多种信息资源的手段,既丰富了知识、又开拓了眼界,同时,鼓励学生自学,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提倡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有效性原则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为我们提高教学的有效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它既强调达到教学效果,又强调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这一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学目标设计恰当,教学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要启发学生充满信心、大胆动手,切忌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应经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以启迪;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备和条件,想方设法提高机房的利用率,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尽量给学生创造好的上机环境。
同时要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规定学习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基本动力。
教育部门制定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把小学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规定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中,课堂教学内容与活动要贯彻兴趣性原则,英语教师要不断调查和了解学生不断变化的真实兴趣,从而来设计和调整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最佳切入点,真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因材施教原则利用信息技术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应从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考虑,教师应在了解其实际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之更好地完成任务。
英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及信息技术上的“真实困难”,从其实际能力出发。
同时各个学生的水平又不相同,英语教师还应多与各学科的老师,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真正支持于课堂学习。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实践研究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兴趣第一。
正如英语中说的:You can lead the horse to the river,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
同时,现代英语教学提倡在生活中真实运用英语,而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改过去那种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大胆开口说英语。
比如,在网络环境下教学牛津英语(以下均为同教材)3A Animals 这一单元时,通过运用网络给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动物世界,每个动物都有图片、单词、声音三个类型,无规则的设置在电脑上,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卡通形象的角色进入这个动物世界遨游,认识dog,sheep,lamb,horse,pig,cat,cow 等动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点击动物的三种类型来打招呼,在图文并茂、声形俱备的多媒体电脑的帮助下进行学习,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景,学生完全被画面情境吸引,而直观美丽的动画、纯正的英语发音把他们带入了宽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新的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真实运用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任务型教学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如5A 第二单元School 主要要求学生掌握Chinese, Maths, English, Science, Computer studies等有关学校课程方面的词汇以及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 mornig?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句型,另外还要求掌握一首关于课程的歌曲。
从教学内容上看,这课要掌握的语言知识量和难度偏大,所涉及的语言交际内容在客观上受到学生年龄的限制,以至于难以设计“真实任务”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语言。
如果在以往,我们可能会选择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呈现新单词,再通过句型加以巩固操练,最后让孩子相互介绍彼此在学校里所学的课程。
这样一来,孩子虽然掌握了向别人介绍自己课程的表达法,但在同班同学之间相互介绍同样的课程却缺乏交际活动的真实性,因为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交际情景的,这必将影响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大胆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以发送Email的形式向外国小朋友Tom介绍学校的课程和自己喜欢的课程的任务,使英语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除了通过教师版中的课件教授Chinese, Maths, English, Science, Computer studies五个课程名称外,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中实际开设的课程如:PE, Music, Art等课程也放入学习资源“学一学”、“认一认”、“玩一玩”里,学生通过操作电脑自主地学习、巩固了相关的英语知识,为自己完成发邮件的任务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这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的任务真实、有效,学生们通过操作电脑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有效地深化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但能展示图像,将学生带进生动丰富的知识世界,而且可以将抽象的道理通过微机辅助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从而大大减轻学生的认知难度。
例如,在上6A Holidays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各种节日的网站,了解自己最喜欢的节日的情况,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
同时,我还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的热情,在平时就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一些有名的网站,教会他如何上网,如何搜索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有目的获取健康、有用的信息。
从课堂中走出去,在网络的世界翱翔畅游,了解全球文化、憧憬未来、与时代同步。
奇妙的网络世界,深深吸引着每个学生。
他们在主动探索未知空间的同时,不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训练出了良好的信息素质,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五、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注意要点1、要注意学生的生理特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体现了人机交互。
在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中,恰当的使用图形、图像和声音,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由于小学生对新事物普遍存在着好奇心,他们的兴趣往往跟着好奇走,自控能力不是很好,如果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追求多种媒体的引入,追求表现上的新颖、动感等效果,无论什么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一股脑儿的展现出来,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而分散注意力,造成学习时偏离主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