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 人教版 教案 导学案

初中化学 人教版 教案 导学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课时)本课题课标要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一、情境设置,诱发参与(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发展史。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化学发展史。

(二)相关知识回顾1、铺垫练习(1)家中有①炊具,②餐具,③食盐,④大米。

其中_________属于物态,_________属于物体。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两例:①固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②液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气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冶炼青铜;__________炼铁;__________湿法炼铜。

2、引新练习(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不是天然存在的是()A、冰B、食盐C、玻璃D、氧气(2)下列是各学科研究的对象,其中数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物理研究的是__________;化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生物研究的是__________。

A、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B、空间形成和数量关系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D、物体的运动规律(三)尝试题:完成下列各题说说自己的发现(共15分)1、教室中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直接制成的是()A、玻璃B、铝合金门窗C、木质桌椅D、陶瓷地板2、提出一分子论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道尔顿阿伏加德罗3、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化学,可以研究和开发新能源B、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C、利用化学,可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D、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5、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它们为世界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所作出的贡献的是()①火药②指南针③造纸④印刷术⑤炼铜、冶铁、炼钢⑥提出原子一分子论⑦发明元素周期律A、②④⑥⑦B、①③⑤C、①③④D、⑦①⑤⑦二、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不是孬种,我能行!)(一)自学新知知识点1:什么是化学教师点拨学生活动1、自学指导:参阅课本P2第一段末学习化学研究的对象。

2、讲解:化学研究中的中心内容:(1)物质的组成;(2)物质的结构;(3)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颜色变化、气泡产生);(4)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可燃性等);(5)物质的用途;(6)物质的生产和合成新物质;(7)物质的制取;(8)环境污染与保护;(9)开发新能源与新物质。

1、用纸球作:竖直上抛和自由落体运动。

2、思考:纸球上下运动是_________研究的(填:数学、物理、生物)3、化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填:物体、物质);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科学。

4、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表:实验现象变化前的物质变化后的物质氢氧化钠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氧化镁(MgO)(3)白磷和纸混合厚放________和________ 五氧化二磷(P2O5)知识点2 化学发展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学指导:1、古代化学火的发明、冶金、_________、_________(从(二)自学评价请对照学习目标,归纳出自己已学懂的知识、提出未学懂的知识及学习发现,给“尝试题”评定分数,并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单”。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单三、合作学习(不懂就问,不耻下问)(一)小组内合作交流,对下列问题取得共识,并推出在全班交流的代表。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研究的内容是:①物质的_________;②物质的_________;③物质的_________;④物质的_________;⑤物质的_________;⑥环境污染与保护;⑦开发新能源和新物质。

2、我国古代对化学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酿酒和染料等。

(1)四大发明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属于古代化学。

A、指南针B、印刷术C、造纸D、火药(2)_________冶炼青铜器,_________炼铁,_________湿法炼铜。

A、商代B、印刷术C、春秋战国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3、近代化学中英国科学家_______和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创立了________论和________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的基础;俄国科学家_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为现代化学。

5、确定“尝试题”答案。

(二)交流与讨论。

1、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2、小组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相互评价、相互质疑。

四、当堂训练(另发活页作业)五、课后反思,畅谈学习收获(知识、方法、感受、问题)第二课时一、情境设置、诱导参与(一)学习目标:了解下列知识1、绿色化学的理念;2、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3、环境保护的措施。

(二)相关知识回顾1、铺垫练习(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氢_________ 氦_________ 锂Li 铍Be 硼 B(2)写出造成校园或家园周边污染的污染源。

①工业方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农业方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类生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新训练(1)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我国许多城市已采取垃圾分类回收措施。

设置的垃圾箱中,蓝色箱装可回收垃圾,黄色箱装不可回收垃圾。

以下哪些物质能扔进蓝色垃圾箱()①废报纸②口香糖③菜叶④易拉罐⑤果皮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④(2)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

下属于白色食品的是()A、食醋B、面粉C、海带D、菜油(3)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题之一是“绿色奥运”,注重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加强污水处理B、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C、植树造林,增大绿色面积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3、尝试题:完成下列各题,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共15分)。

(1)绿色能源是人类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风能B、太阳能C、氢能源D、煤(2)由废弃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市民公开征求建议,以下建议中,不可行的是()A、禁止使用塑料制品B、不滥用塑料制品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D、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3)“绿色化学”是指()A、颜色为绿色的无害化工产品B、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于环保的产品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无害产品D、只能使用,不能再的化学产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材料是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固体悬浮物散佚在空气中形成的污染C、垃圾分类存放回收D、用作导线的铜丝是用纳米铜制成的(5)每年的6月5日被世界环境组织定为“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垃圾分类存放回收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泡沫餐具C、全民动员,植树绿化D、工厂三废(废渣、废水、废气)随便向江河和大气中排放二、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不是孬种,我能行!)(一)自学新知知识点3 绿色化学(二)自学评价请对照学习目标,归纳出自己已学懂的知识、提出未学懂的知识及学习发现,给“尝试题”评定分数,并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单”。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单三、合作学习(不懂就问,不耻下问)(一)小组内合作交流,对下列问题取得共识,并推出在全班交流的代表。

1、绿色能源(又称)是指天然气、地热能、电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污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三废”是指工业中生产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上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生活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指_______任意排放;_______的使用;_______和_______焚烧;各种废弃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丢弃。

4、环境保护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交流与讨论。

1、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2、小组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相互评价、相互质疑。

四、当堂训练(另发活页作业)五、课后反思,畅谈学习收获(知识、方法、感受、问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本课题课标要求:1、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3、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对改善我们的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4、会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会判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一>学习目标<二>相关知识回顾1、铺垫训练(1)水有三种变化:①水受热成水蒸气;②水蒸气降温成水;③水冷却成冰。

水的状态变化过程是①_______态→_______态(填“固”、“气”“液”下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