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人教统编09第6章医学心理-6心理治疗课件
2019-2020年人教统编09第6章医学心理-6心理治疗课件
2.针对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6.保密性原则 8.回避性原则
返回
(三)心理治疗的分类
1.按理解分类
(1)广义的心理治疗 (2)狭义的心理治疗
2.按治疗对象分类
(1)个别心理治疗 (2)集体心理治疗
3.按沟通方式分类
(1)言语治疗
(2)非言语治疗
(三)心理治疗的分类
4.按意识觉醒程度分类
(1)觉醒治疗
(一)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发展和 充分发挥自我潜能、逐渐完善自我的倾向, 是具有潜能和成长着的个体。如果各方面发 展良好,人就可以通过意识引导其行为,直 到完全实现其最大潜能,成为独立个体。若 这种倾向削弱或受阻时自我将被扭曲,患者 就会出现否认真实情感的倾向和相应的行为 问题。自我意识不良和他人施加的价值条件 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而这些问题是可以 通过治疗来消除的。
(二)主要的治疗方法
常见非理性观念的特征: ①要求绝对化 :它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 对某一事物抱有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②过分概括化 :它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③糟糕至极它是指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 非常可怕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二)主要的治疗方法
常见非理性观念:
①一个人要有价值就必须很有能力; ②这个人绝对很坏必须受到严厉的责备和惩罚; ③逃避困难和推卸责任比正视它们更容易; ④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必须和自己期待的一样; ⑤人的不幸绝对是外界造成的;
生物反馈疗法
良好行为 不良行为
(三)适应证
1.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等。 2.成瘾如药瘾、毒瘾、酒依赖等。 3.人格障碍的不良性行为。 4.儿童或成人的各种不良行为。 5.心身疾病。 6.各种性功能障碍和性行为异常。
返回
四、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罗 杰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在20世纪40年代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 方法。
人的异常行为多是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尤其是 在心理创伤体验中,通过学习并经条件反射固定 下来的,既然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 学习获得,那么也可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 治疗的目的。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3.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
(二)主要的治疗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 厌恶疗法 冲击疗法
(二)疗法的特点
1.以患者为中心:动员患者内在的自我实 现潜力,使患者有能力治疗他们自己。
2.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心理治 疗主要是调整自我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
3.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治疗者以尊重坦 诚的态度与平等协作的医患关系,反对操纵 和支配患者,避免代替患者做决定。
(三)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正常人群的普通心理咨询, 咨询对象无心理或精神障碍。有较明显的 心理或行为问题者,主张用专业的心理治 疗和咨询。
二、精神分析疗法 五、认知疗法
三、行为疗法
六、森田疗法
四、人本主义疗法 七、支持性心理疗法
学习结束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治疗也称精神治疗,是指在良好的 医患关系基础上,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 方法,干预患者的心理活动,以缓解和消除 其心理和行为障碍的过程。
返回
(二)心理治疗的原则
1.信任性原则 3.计划性原则 5.灵活性原则 7.中立性原则
返回
五、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 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
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 贝克(A.T.Beck)
(一)理论基础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 为的理论假设,通过一定技术改变患者的不 良认知。认知疗法高度重视研究患者的不良 认知和思维方式,并且把自我挫败行为看成 是患者不良认知的结果。所谓不良认知是指 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它 们往往导致精神障碍和非适应行为,治疗的 目的就是矫正这些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使患 者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得到相应的改变。
(一)理论基础
精神分析疗法强调无意识中的早年心理冲突 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精神障碍或转化为心身疾病。 因此,通过耐心的长期的“自由联想”等内省方 法,帮助患者将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冲突, 尤其是早年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挖掘出来, 将其引入意识中,转变为个体可以意识的内容进 行再认识,使患者重新认识自己,并改变原有的 行为模式,达到治疗的目的。
心理学基础
第6章 医学心理学
——心理治疗
学习目标
1. 说出心理治疗的概念 2. 理解心理治疗的原则、分类和适用范围 3. 能够应用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疗法 4. 能够理解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
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
本节内容
一、概述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 (二)心理治疗的原则 (三)心理治疗的分类 (四)心理治疗的范围
(二)主要的治疗方法
自由联想 释梦 催眠
解释
意识层
潜意识层
阻抗 移情
(三)适应证
精神分析疗法主要用于: 心因性神经症 强迫症、恐怖症等心理障碍 心身疾病的某些症状
返回
三、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也称为行为矫正疗法、学习疗法 是行为主义学派将来自实验心理学的资
料和有关的学习理论在临床的应用。
(一)理论基础
(二)主要的治疗方法
1.理性情绪疗法 其理论核心是ABC理论: A 代表刺激性事件 B 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C 代表继事件后出现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人们往往错误地把情绪不良的原因归咎于A,
而忽略了起直接作用的B。当个体按照不合理的、 非理性的观念去行动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控制 和矫正了非理性的观念就会使不良的情绪消失。
(二)主要的治疗方法
⑥一个人过去的历史对现在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 ⑦自己是无能的,必须找一个比自己强的靠山才能
生活; ⑧其他人的不安和动荡也必然引起自己的不安; ⑨与自己接触的人都必须喜欢自己,赞成自己; ⑩生活中有大量的事对自己不利。
(2)半觉醒治疗
(3)催眠治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按学派理论分类
(1)精神分析疗法 (2)行为主义疗法
(3)人本主义疗法 (4)认知疗法
返回
(四)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
1.综合性医院有关的患者 2.精神科及相关的患者 3.各类行为问题 4.社会适应不良
返回
二、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又称心理分析疗法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19世 纪末和20世纪初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