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32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3

5、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 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和 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 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是什么? 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通过描写来 说理,在议论文中可以借鉴使用。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
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 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 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 不与民同乐也。
人,多数人
则王矣 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3
暴见于王 不若与人
他日,见于王 被动句 不若与众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4
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王欲暴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见羽旄之美
2013-8-22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8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 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现在的音 乐跟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 齐王说:“这道理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独自娱乐的快乐,和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呢?” 齐王说:“不如跟众人一起娱乐。” 孟子说:“跟少数人娱乐的快乐,跟多数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 更快乐呢?” 9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013-8-22 齐王说:“不如跟多数人一起娱乐。”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5
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两幅画面:
悲景图: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乐景图:举欣欣然而相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6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导案”。 2、预习第二则:读译,画出疑难点。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30
自主学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 ‚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环视着 鸿雁麋鹿,说:“有才有德的人也以此为乐吗? ‛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 也。 孟子回答说:“只有有才有德的人能够以此为乐, 无才无德的人即便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 。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2
4.体会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
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独乐乐,与 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 乐?”和齐宣王两次回答 “不若与人。”和 “不若与众。” (作用: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 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 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 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 乐的观点。)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7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
引入话题 →转换话题 →直切正题 →得出结论
投其所好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请君入瓮
形象生动 水到渠成
由谈乐(yuè )而言乐(lè ) 正反对照引出与众乐乐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假如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了王这里鸣钟击鼓的声音,听到了王这里吹 箫奏笛的声音,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 要不怎么能热热闹闹地演奏音乐呢?’假如王在这里狩猎,百姓听到王这 里车马的声音,见到王这里军旗仪仗的美丽,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 ‘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要不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就 是因为王跟百姓同乐。如果王跟百姓同乐,那么就能成就王业了。”
má o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7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 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 耳。‛
齐国大臣庄暴来见孟子说:“我庄暴被王召见,王告诉我说他喜欢音 乐,我庄暴没有话回答(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接着问:“喜欢音乐怎 么样呢?” 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 过了些时候,孟子进见齐王说:“王曾经把自己喜欢音乐告诉庄暴, 有这件事吗?” 齐王变了脸色,说:“寡人不能喜欢古代圣帝明王的音乐,只不过喜 欢世俗的音乐罢了。”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4


2013-8-22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5
自主学习
生字认读
shùjī
王语暴以好乐 yù 庶几 有诸
zhū
独乐乐 Yuèlè 臣请为王言乐 Wè lè i 疾首蹙頞 cù è
ng 则王矣 wà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6
孰乐 lè 管籥之音 yuè 羽旄
2013-8-22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0
儒家学者把乐分为两类:
一类是先王之乐(也就是古代圣贤之君的音乐),
一类是世俗之乐。
孔子等儒家学者认为,先王之乐有助于克己复礼、 修身养性或协和社群关系。俗乐的种类异常繁多,其共 同本质则是有悖于儒家追求的政教伦理目的──儒家学 者认为这种音乐能使听者放荡无节,甚至流于淫滥。所 以他们对俗乐的批评不绝于耳,或者一言以蔽之曰 “淫”,或谓之“乱世之音”等等。但是,上层统治者 却往往喜欢俗乐。在孟子和齐宣王这番对话大约一百年 之前,魏文侯就说自己听古乐昏昏欲睡,听俗乐却不知 疲倦。 21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013-8-22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2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 红薯。”这是老百姓对官员的最低 要求。为官者,必须有一种对权力 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和责任 感。 温家宝总理说过,“只有把人 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台上。”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3
学习目标:

1、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 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清选文的行文思路,学习古今对比的说 理方法。 3.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 及其现代意义。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0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 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 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 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 乐,则王矣!
24
鼓乐、田猎 疾首蹙颚 —— 悲惨图景 鼓乐、田猎 欣欣然有喜色——太平景象
反面
对比
正面 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带来的不同 的政治效果。作为君王自然希望百姓们能够欣欣然有喜色,能 够关心自己爱戴自己,那么王应与民同乐。齐王在不知不觉中 理解了孟子的主张,也家一起欣赏才好,那么自然就是与民同 乐!两幅画面的对比更加没法驳斥,难道你喜欢百姓们看见你 就头痛?
孟子说:“请让我给王谈谈娱乐的道理:假使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 到了王这里鸣钟击鼓的声音,听到了王这里吹箫奏笛的声音,都头痛皱眉 头并且互相告诉说:‘我们王喜欢奏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 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妻子东逃西散。’假如王在这里狩猎,百姓 听到王这里车马的声音,见到王这里军旗仪仗的美丽,都头痛皱眉头并且 互相告诉说:‘我们王喜欢打猎,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 父子不能见面,兄弟妻子东逃西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王不跟 百姓同乐(所谓同乐,即王以百姓之乐为乐,百姓以王之乐为乐)。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1
可得闻与
与,通“欤”。
今王田猎于此
田,通“畋”,打猎。
今之乐由古之乐 “由”通“犹”,如同。
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通“只”,只是。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2
今王鼓乐于此 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 独乐乐,与人乐乐 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形容词作名词,少数
2013-8-22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6
一词多义
于:
(表示被动)
1、暴见于王 2、今王鼓乐于此 (介词,在 ) 以: 1、王语暴以好乐 (介词,把) 2、暴未有以对也 (介词,用) (介词,凭借) 3、何以能田猎 庶几: 1、则齐国其庶几乎 (副词,差不多) 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副词,也许,大概 ) ( 其: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代词,他们的) (语气副词,也许) 2、则齐国其庶几乎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今之乐犹古 之乐也。”在整个论辩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 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治领域。然后 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 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 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两者雅俗的区分明显,无论 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 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 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 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 自己想说的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