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思想内容教学提纲
4、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 例构成。
“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 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 的 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 专 门事项的记载;
“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 诸 侯和重要人物的传记;
图书档案;《功令》《列封》《令甲》
B、取资金石、文物、图像及建筑;琅琊、之罘石刻
C、游历访问,实地调查; D、接触当事人或他人的口述;刘邦、李广、郭解 E、采集歌谣诗赋,俚语俗谚;谚曰、语曰 F、搜求被秦始皇焚灭了的古诸侯史记。《秦记》
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 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 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 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 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 内容丰富。
B、究天人之际。寻找天道与人道之间的汇合点,这 原先本是巫所担负的神圣使命,与上古巫文化精神 息息相通。
C、通古今之变。时势之变,兴亡之变,成败之变, 穷达之变。
D、成一家之言。继承孔子文化,像诸子那样自立字 自说,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3、《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
《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 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 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 材料来源。 A、“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即阅读皇家所藏
第三节、《史记》的思想内容
一、《史记》简介
1、《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 称《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 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总共一百三十卷, 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 一部著作。
2、创作宗旨
A、继《春秋》创一代大典。司马迁从六经异传和诸 子百家著作中吸取了许多学术观点,特别是孔子的 《春秋》,这是《史记》创作的理论基石。
B、对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及其内部斗 争、互相倾轧的丑恶行径也进行了揭露。 《吕太后本纪》吕雉
C、对贪暴官吏残害无辜的罪行也进行暴 露和谴责。《酷吏列传》王文舒
2、热情歌颂了反抗暴秦的英雄人物。《陈 涉世家》陈胜、吴广,《项羽本纪》项 羽。
3、传述了一些中下层人物,颂扬了他们 的可贵品质和指挥才能。《刺客列传》 五位刺客,《游侠列传》“布衣之侠”。
《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 自此以后,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
绝,汇成一条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 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
而司马迁虽然是朝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史官,《史记》 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
二、《史记》的思想内容
1、暴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
A、对历代帝王,特别是汉代帝王,本着 “实录”的原则,善恶并书,从而暴露 了他们的丑恶面目,如《高祖本纪》。 正如班固所评价的:“其文直,其事核, 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对“今上”武 帝也作了大胆的暴露和批判,如《大宛 列传》。
5、《史记》纪事,其时间上起黄帝,下迄 司马迁写作本书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空间包 括整个汉王朝版图及其四周作者能够了解的 所有地域。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总结,也是司马迁意识 中通贯古往今来的人类史、世界史。 在这个 无比宏大的结构中,包涵着从根本上、整体 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