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2014年秋季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教师:骆静考试时间:2015年1月31日上午 试卷满分:150分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错误..的一组是( C ) A.孱.(c àn )头 勒.(l è)杀 休戚.(q ì)相关 贿赂.(l ù) B.列观.(gu ān) 虬.(qi ú)曲 歼.(qi ān)灭 沮.(j ǚ)丧 C.撇.(pi ě)下 嫉.(jì)妒 铁箍.(k ū) 肖.(xi āo)像D.月杪.(mi ǎo) 提.(tí)防 脑髓.(su ǐ) 荒谬.(miào)答案:C 【解析:A.勒.(l ēi)杀 休戚.(q ī)相关B.列观.(gu àn) 歼.(ji ān)灭C.撇.(pi ē)下 嫉.(j í)妒 铁箍.(g ū) 肖.(xi ào)像 D.提.(d í)防 荒谬.(mi ù) 】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B )A.决择 树阴 容光涣发 肝脑涂地B.和霭 倦缩 别出心裁 见风驶舵C.静谧 合拢 衔冤负曲 忧心忡忡D.犄角 纂夺 砰然心动 残羹冷炙答案: B 【解析:A.抉择 容光焕发 B. 和蔼 蜷缩 见风使舵C.衔冤负屈D. 篡夺 怦然心动】3.下列各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 )A.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着作等身,是意识流文学的始作俑者....,应当在现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B.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是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相濡以沫....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C.我举起沉重得像铁棍似的单管猎枪,冒冒失失地朝天上开了一枪,随着砰的一声振聋发...聩.的巨响,一道红光直冲云霄。
D.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答案:D 【解析:A.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B.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多用于夫妻之间。
此处应为:休戚相关,指彼此之间祸福互相关联。
C.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此处应为: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D.光风霁月:比喻人品,胸襟开阔。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学习写作可不可以从模仿开始?从一些人的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我们不能忽视。
B.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结合河南实际,突出河南特色为中心,发挥河南优势,锐意创新,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每项工作。
C.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代表人物,莎士比亚是敏锐的学习者,同时又是伟大的创新者。
D.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的说法毫无根据。
答案:C【解析:A. “这”指代的内容不明。
B.句式杂糅,可删去“为重心”,或将“突出”改为“以”。
D. “极寒天气”是“短暂阶段”搭配不当。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A.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被称作是元曲四大家。
B.“前四史”是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C.高尔基,前苏联着名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青年》,长篇小说《母亲》。
D.朱自清先生在《谈美》的末篇《慢慢走,欣赏啊!》里表达出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他用这种人生观规劝年轻人,好好珍惜生命,体味生活,让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有味道。
答案:B【解析:A.“王实甫”改为“马致远”C.《青年》改为《我的大学》D.“朱自清”改为“朱光潜”。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随着空气质量的下滑,城市中灰霾天气现象增多,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灰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雾霾天气”。
去年9月以来,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偏少,且强度偏弱,地面风速小,有利于水汽在大气低层集聚,易于形成雾霾。
另外,青藏高原南侧暖湿空气活动偏强,使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极其活跃,这股暖湿气流沿西南路径将丰沛的水汽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并且能达到北京附近,使这些地区湿度明显增强,容易导致雾霾天气。
专家指出,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目前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迅速下滑。
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已超过全年的30%,有的甚至达一半。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导致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灰霾的成因有三:——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
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细颗粒物对空气能见度的影响更大,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专家指出,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们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导致灰霾天气。
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都能降低能见度,不过,与粗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对2010年试点城市灰霾监测结果显示,发生灰霾天气时,PM10及浓度明显增加,而且细粒子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细粒子多,则能见度低;细粒子少,则能见度高),这表明灰霾天气状况与颗粒物浓度密切相关,颗粒物浓度增加是气象条件以外,灰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科学博士谭知还介绍,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人类活动既直接排放,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燃烧。
在空气中转化成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
其他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等。
大气中的细颗粒物,往往会附着硫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颗粒等大多由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因子,因而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选自《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4年第二期)6.下列关于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A.与粗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更能降低能见度,对空气能见度的影响更大,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原因。
B.灰霾天气状况,与颗粒物浓度密切相关。
细粒子与能见度呈明显相关关系。
发生灰霾天气时,浓度明显增加。
C.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工业发展和机动车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所以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化为,它们往往会附着工业污染因子,因而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答案:C【解析:A.“是……的原因”错误,应是“是……的主要原因”。
B.“呈明显相关关系”错误,应为“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D.此项表述有误,原文表述为“大气中的细颗粒物,往往会附着硫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颗粒等大多由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因子……”。
】7.下列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就会产生雾霾。
B.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就会下降。
C.灰霾的形成主要是人为因素和空气中悬浮微颗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D.人类活动直接排放。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生物质的燃烧,垃圾燃烧等。
答案:D【解析:A.“就会产生雾霾”有误,第3段为“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B.“城市的污染物……”有误,第3段为“目前很多城市的污染物……”;“空气质量就不会下降”有误,第3段为“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迅速下滑”。
C.表述错误,原文第5段为“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导致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引起灰霾天。
B.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低。
C.发生灰霾天气时,PM10及浓度明显增加,颗粒物浓度增加是与气象条件相关而灰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D.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们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
细颗粒物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
答案:C【“与气象条件相关”错误,应为“气象条件以外”。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
远祖官益阳,占籍焉。
曾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
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
先生诵其清芬,记睹淹博.。
性敏慧,下笔成文,时人美之。
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①,以为古岸奇特。
入益阳县学,甫冠,即食廪饩②。
席③先业,资甚丰,一旦叹曰:“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宗贵之场而已乎?”遂弃家资,薄举子业,辟地读书,殚心濂、洛④,作乐饥之文以自勉.。
乐饥者,非以饥为乐也,乐其所乐,虽饥而乐自在也。
其文云云,大抵皆言刻苦自修,淡名利,寡嗜欲,以蕲⑤及于乐天知命者之所为。
又好读仙佛家书,久之,自谓有得。
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乡人异之。
然志在用世,言事深中时弊,上邑令张际熙书数千言,穷治乱之原,具忠爱之志,蔡忠烈尤重之。
谓其理论至是,欲为下拜,高.其名。
盖生平知己,忠烈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