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玩有效地学-
共享中的目标推进
全选 保存
生成内容 接近课程 发展目标
顺应中的个体施教
内容引发个别幼儿兴趣
“以人发展为本” 引领着我“关注、观察、倾听更多的孩子”
“关注寻常时刻” 提醒着我牢记“游戏是幼儿生成的主战场”
“生成与预设融合” 督促着我建构“游戏”与“学习”的互通
桥“在梁主动建构中发展” 鼓励着我探索“从游戏中来,到游戏中去”
班级
甲班 乙班 丙班 丁班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混班运动游戏及生活活动
分组活动
科艺廊/图书廊 做中学/分组活动 电脑室/分组活动
做中学/分组活动 电脑室/分组活动 科艺廊/图书廊 游戏及生活活动
电脑室/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 做中学/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 科艺廊/图书廊 电脑室/分组活动
科艺廊/图书廊 做中学/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
幼儿关注
有用的植物 我自己
创设环境 提供材料
教师预设
图书馆 主题产生
科技馆
机器人世界
幼儿关注
创设环境 提供材料
教师预设
玩具宫
我们的城市我 要上小学
创设良好的游戏(学习)环境
好的游戏环境应当是材料丰富的、 能够激发幼儿探索、思考、想象和创 造的环境。
在一个丰富的环境中会产生游 戏……研究……再游戏……产生游戏 和研究混合的感觉。
快乐地玩,有效地学
还儿童游戏!
游戏是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 游戏性体验:兴趣性体验、自主感体验、
胜任感体验
幼儿园游戏与课程关系扫视
教室形态
主要目的 教师角色
材料和活动
模 游戏是教学之外的 课业 式 活动,是两个课业 一 之间的润滑剂
权威、监控,由 材料有限,且平
规则制约
淡,不能激发探
究欲望
一个好的环境——
能适合不同个体需要 能不断引发认知冲突 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度 能便于学生直接体验 能隐去权威至上尴尬
以观察为基础的游戏介入
• 避免“看了没看懂,听了没听懂” • 避免专注于教师专门设计的某个小组活动忽
略其他幼儿的活动
水平一:了解主题及主题中的人数 水平二:了解主要分布及主要游戏情节 水平三:大部分幼儿的主要行为和个别幼儿的游戏实录 水平四:每一个幼儿的行为与需要
必要介入
不安全情景下的介入 求助时的介入 没有玩伴时的介入 争执时的介入 即将放弃时的介入
因人而宜的介入
让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今天孩子需要学什么? 我在其中能教什么?
今天孩子应该怎样学习? 我在其中该怎样教?
内容引发多数幼儿兴趣
挑战中的睿智引领
生成内容 远离课程 发展目标
链接 替换
合作中的兴趣诱发
做儿童游戏的玩伴!
学会认同 学会共享 学会回应
幼
教
儿
师
通
通
过
过
游
游
戏
戏
来
来
学
教
怎样通过游戏来“教”?
确保时间与空间满足需要 找寻儿童喜欢的主题内容 创设良好的游戏学习环境 以观察为基础的游戏介入
பைடு நூலகம் 某大班作息:
时间保障
8:15—9:30
9:30—10:10
10:10—11:15 11:15—12:15 12:15—15:45 15:45—16:30
谢谢大家!
模 游戏是改装的教学 课业 式 活动 二
注重形式而不是 多数较空洞、空
实质
乏
模 游戏是发展社会性 社会性与 不干预、以关怀 材料很多,但难
式 及情绪的活动
情绪发展 与照顾为主,偶 易程度上低于幼
三
尔有温和的权威 儿的操作能力
模 游戏是与儿童全面 社会性、 参与关怀与照顾, 材料很多,具有
式 发展相整合的活动 情绪、道 民主作风,认真 挑战性
四
德及智能 地看幼儿游戏水
发展
平,师幼共同游
戏
做儿童游戏的玩伴!
学会认同
——认同幼儿的兴趣需要 ——认同幼儿的原有水平
做儿童游戏的玩伴!
学会认同
学会共享
——共享游戏的过程 ——共享幼儿的情感
给幼儿游戏中的自由
角色选择的自由 情节选择的自由 主题选择的自由 玩具选择的自由 同伴选择的自由 交流选择的自由
集体活动
生活活动(午餐、混龄迷你小社会活动、盥洗)
生活活动(午睡、盥洗、午点)及户外游戏活动
集体活动及离园
1小时运动游戏 / 天
1小时游戏 / 天 0.5小时迷你小社会、快乐15分钟……
项目推进
——混班运动游戏 ——游戏活动 ——科艺廊项目 ——迷你小社会 ——快乐15分钟
主题产生
我会游泳了 我去旅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