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长江流域 教案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长江流域 教案

认识区域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情景创设】
首先,中华鲟说了,我出生在金沙江,听说这里
并不是长江的源头,那长江的源头在哪里呢?它最终
汇入了哪里呢?
【学生积极回答】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教师解释易错点】
为什么长江注入的不是黄海,我们可以看出来,
这有一幅卫星影像图,图中的红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
界线,可以明显看出,长江最终注入东海。

【情景创设】
中华鲟说:我的家很大,意思也是,长江很长,我们
可以看一下长江的地位(展示表格如下)
阅读课本
P42图7.19,
找出金沙江、
长江的发源地
及其注入的海
洋。

学生阅读表
格,完成长江
地位的学习。

目标引
领,高效学习,
进行读图析图
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

【教师总结】
可以看的出来,长江是中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
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可以称的上是江河中的老大,
是中国第一大河。

【情景创设】
中华鲟说,我出生在长江的上游,在我一岁生日的时
候,我已经来到了下游,那长江的上中下游是如何区
分的呢?
【学生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并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出长江干
流,及其上中下游的分界线。

并寻找一位同学在黑板
学生自主画培养学生解析表格的能力,落实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析图
上贴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教师总结并评价学生活动】
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
线是湖口。

【情景创设】
接下来我们跟随中华鲟进行上游之旅。

下面是中华鲟
在旅行过程中的见闻,请同学们读图,完成填空。

【学生讨论完成】
我从青海省玉树出发,这里海拔很高,属于
____________(地形区),温度比较低,因为这里位
于_____________(温度带);在奔跑的过程中,跨
越了一、二阶梯分界线_______山脉,来到了
____________(地形区),气温渐渐升高,这里开始
属于_________(温度带),我也以很快的速度跨过
半湿润区,来到了________(干湿区),旅途中还经
过了虎跳峡,真的是惊险刺激。

我继续一路狂奔,来到______盆地,好不容易喘
口气,又不得不奔驰在长江三峡里,在_______(城
市)结束了上游的旅行。

【教师总结并评价】
图,建立区域
认知,动手画
图的过程中找
到长江流域重
要的分界点。

学生根据长江
流域图,完成
填空,以中华
鲟第一口吻,
完成上游学
习。

能力,加强区
域认知
情景创设下,
激发学生流域
学习的积极
性。

【情景创设】
在我的上游之旅中,经过了很多岔路口,听我的小伙
伴们说,那些是长江支流汇入的地方,那上游有哪些
支流呢?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长江上游支流,并请一位同学在
黑板上贴出支流。

【教师总结并引申】
在重庆至宜昌河段放大,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熟悉的白帝城,从而想起一首古
诗:
【学生回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教师总结】
学生自主讨论
并派代表上台
贴出支流,培
养学生地图认
知能力。

小组讨论,交
换意见,加强
对于长江上游
特征的学习认
知。

这也证明,长江上游落差很大。

【情景创设】
接下来,我们跟随中华鲟来到中游。

看看它中游的见闻。

并进行讨论、填空。

我的中游之行开始于_______(城市),河流流速明显减慢,是因为我来到了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这里气候适宜,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

但是我越走越郁闷,这里河道__________,把我撞的伤痕累累,导致泥沙淤积,水流_______。

当然,让我开心的是,我遇到了来自支流的小伙伴们,这些支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沿途还幸运的遇到了两个湖泊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湖还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呢,该湖从_______(城市)汇入长江,我的中游之行也止步于此。

【教师总结并提问】
为什么中游已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了,中华鲟还郁闷呢?(展示图片如下)引入古诗,从
古诗中学习地
理,让学生理
解生活中的地
理。

并在古诗
中理解长江上
将地理运用在
生活中的方方
面面,渗透在
【学生回答】
因为这里蜿蜒曲折。

【学生活动】
在纸上画出中游支流,小组讨论并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贴出支流。

【情景创设】
接下来,我们跟随中华鲟来到下游。

看看它下游的见闻。

并进行讨论、填空。

我从湖口出发,继续游走在富饶的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由于这里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以及_______(干湿区),降水量______,长江变的越来越宽,水流________,江阔水深,在江苏省我还有幸见到了________运河,最终我来到了目的地_____海,见到了我的哥哥姐姐,长江之旅结束啦!游水文特征。

学生根据长江
流域图,完成
填空,以中华
鲟第一口吻,
完成中游学
习。

展示图片,让
古诗中,提升
学习兴趣。

情景创设下,
激发学生流域
学习的积极
性。

【教师总结并评价】
在下游要注意,长江穿过了一条人工运河,是京杭运河,请在图上标出。

【情景创设】
在中华鲟的长江之旅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它说:
我的爸爸妈妈在送我到达东海后,会在7、8月份重学生对中游的
水文特征进行
直观的认知。

学生自主讨论
并派代表上台
贴出支流,培
养学生地图认
知能力。

学生根据长江
直观感受中游
的蜿蜒曲折,
加强对于中游
水文特征的认
知和感受。

小组讨论,交
换意见,加强
对于长江中游
游支流的学习
认知。

新返回长江上游产卵,但是最近几年,他们遇到了如下图的场景。

【教师提问】
在长江上游我们看到了很多水电站,它往往分布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方,请看:
(叠加水电站分布图和中国地势阶梯分界线)
【教师提问】
水电站的分布可以说明,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
水能资源丰富
【举例】
我们这里主要掌握两个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我们以三峡为例,大家谈一谈三峡大坝的用途?
【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总结:流域图,完成
填空,以中华
鲟第一口吻,
完成中游学
习。

提出中华鲟遇
到的困惑,并
引发学生思
考,设身处地
思考问题,并
进行讨论。

情景创设下,
激发学生流域
学习的积极
性。

开始具有人地
协调观的认
知,通过展示
人类与自然环
防洪:其巨大的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使下游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发电: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从其发电量可以看出,长江上游可以为全国提供大量的水能,被称为“水能宝库”。

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万吨轮可从上海通达重庆。

而且通过水库的放水,还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

三峡建成后,万吨级轮船可以直接从上海到达重庆,并且宜宾一下四季通航,长江将沿海和内陆联系在一叠加水电站分
布图和中国地
势阶梯分界
线,培养学生
用图能力。

境的交集,来
进行人地协调
观的核心素养
培养。

起,上海又将沿海和全球联系在一起,交通极为发达,被称为“黄金水道”。

【创设情境】
中华鲟最近很苦恼,它说:水利工程确实为你们人类带来了好处,但是我们却无法再做“逆流而上的勇士”,也意味着无法再正常产卵,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小组合作讨论】
对于水坝造成的中华鲟无法正常产卵问题,你能否想一些办法?
【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
1.全江禁捕中华鲟,将其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名录。

2.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3.开展保护中华鲟的宣传教育活动。

小组讨论,完
成水电站功能
的学习。

叠图分析,渗
透空间思维。

以三峡为例,
小组合作完成
水电站的学
习,进行综合
思维的培养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读图理解黄金
水道称号的缘
由。

通过航运
图和铁路线的
分析,理解长
江各河段的开
发利用。

由图析因果,
培养综合思维
的学科核心素
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