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巡检管理制度
巡检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及时发现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使工艺、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生产系统的稳定,保证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巡检人员
巡检人员包括当班操作工、工艺技术员、车间工艺负责人、安全员。
三、巡检周期
操作工每小时巡检一次,工艺技术人员和安全员每天两次,车间负责人每天一次。
四、巡检路线
根据目前工艺操作、人员安排等生产现状,巡检路线主要为公用工程工艺设备巡检路线。
巡检路线为:锅炉房→热水罐区→泵房(空压机、制氮机、真空泵)→凉水塔。
五、巡检内容
1、工艺状况—液位、流量、温度、压力等是否正常。
2、安全装置—安全阀是否正常。
3、润滑情况—转动设备是否缺油,油质是否变化,油视镜是否清晰,油位高低情况。
4、密封情况—转动设备和静止设备及管路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说明具体的泄漏部位(包括现场液位计、软连接、法兰、垫片等)。
5、紧固情况—螺栓是否松动,设备各连接部位是否稳固,基础是否有开裂和下沉情况。
6、设备的温度—设备本体或转动设备轴承部位的温度(由各车间根据设备实际情况或相关标准确定)及变化情况,是否超温。
7、设备的声音—设备转动的声音是否正常。
8、腐蚀情况—设备是否被腐蚀,腐蚀部位和腐蚀程度如何。
9、电气、仪表—电气接线柱密封良好,指示正确;仪表阀门动作正常、准确,气源管无泄漏等。
10、主要设备巡检,按设备部巡检规定执行。
五、巡检方法
1、巡检人员按照巡检规定定时按巡检路线进行巡检,车间定时检查并予以考核。
2、巡检人员根据巡检内容要做到全面周到,不漏掉一项内容,工艺技术人员和安全员到岗位时,应首先了解工艺运行情况。
3、建立专门巡检记录台帐,巡检发现的问题,无论是否处理,都要做详细的记录。
需要车间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车间领导。
需要停车处理的,车间要及时报生产部、工程部。
4、交接班时,交班人员与接班人员共同巡检,确认后做好交接班记录并在巡检表上签字。
篇二:公司巡检管理制度
巡检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人员行为,强化流程管理,做好业务衔接工作,营造良好办公环境,发现问题,经公司研究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巡检制度。
一、巡检组织机构巡检组组长:巡检组副组长:巡检组成员:二、巡检原则
1、检查人员要坚持秉公处理的原则。
2、以督导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3、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回避原则。
三、巡检方法
1、据工作需要采取全面检查与单项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2、每月由总裁、公司高层组成检查小组,对公司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联合检查。
3、由行政部不定时对公司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可调配各部门人员进行协助。
四、巡检内容
五、巡检注意问题
1、各巡检人员查找公司工作及流程存在的问题,认真填写《巡检记录表》,并对责任部门提出处理办法,责任部门要对提出的问题写出整改办法。
2、巡检人员遇有突发性问题,重大问题可直接向总裁汇报。
3、各被检查部门应配合检查,不得故意隐瞒敷衍检查。
4、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
篇三:生产车间日常巡检制度
公司日常巡检制度
一、目的:为了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巡检制度。
二、二、范围:适应于本公司。
3、职责:
3.1公司特设巡检人员,配发巡检袖章,巡检人员代表总经理职权,对公司各部门日常行为检查,不定时对办公室和车间现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3.2每月各部门必须参与巡检任务,由管理部安排巡检时间并监督巡检人员巡检情况。
3.2巡检人员在现场检查时如发现异常情况,须及时与负责人反馈,并向当天值班人员反馈,按公司处罚条例进行处理,并责令限期改正。
3.3每次检查、巡视均应做好文字记录,并有检查人员签字,注明检查时间、部门、参加人员、查出的问题、整改意见、被检查部门或部位负责人签字认可、落实情况等内容。
晚班车间巡检时间至少40分到1小时,由巡检人员安排巡检时间,巡检完记录次日交管理部汇总。
3.4巡检人员按制定的《巡检记录表》进行检查,检查前先了解前一天的巡检情况,并对前一天巡检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得以解决进行确认。
3.5检查记录作为公司重要管理文件,巡检完记录交管理部,由管理部汇总,每月整理、归档,保存期限1年。
3.6巡检过程中,发现同一类问题三次以上仍未解决的,在当月工作总结中提出,并送交管理部处罚。
4、巡检内容:
4.1 公司相关制度执行情况
4.1.1、(1)不按规定穿着工作服或佩戴厂牌者。
(2)不在规定时间内吸烟或在办公场所、作业场所等禁烟区吸烟者。
(3)上班时间在车间聊天、嘻戏打闹,私自离岗,窜岗等、三人以上聚众聊天者
(4)上班时间办理私事,如接打私人电话者,玩手机,听音乐者。
(5)同事间互相谩骂、说脏话、粗话者。
(6)未按公司指定位置,随意摆放车辆或堆放杂物者。
(7对同事恶意攻击或诬害、伪证,制造事端者。
(8)工作时间打瞌睡、吃零食、看与工作无关书籍、报刊者。
(9)工作时间内,若因事需离开工作岗位没佩戴流动证者。
(10)严禁烟头随意乱扔,烟头自觉放入铁简内。
11、现办及其它存在相关问题
4.4 卫生情况
4.4.1、人员是否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否留胡须、留指甲、穿拖鞋等);
4.4.2、垃圾是否及时清理。
4.4.3、地面是否定时清洁,是否存在灰尘、油污;
4.4.4、清洁用具是否保持干净;
4.5安全生产及设备设施情况
4.5.1、设备的使用是否严格按流程进行操作;
4.5.2、关键设备是否按点检制度进行三级维护保养并有详细记录;
4.5.3、设备在使用前是否对设备状况进行确认;
4.5.4、操作人员是否因操作失误而造成设备的损坏
4.5.5、设备是否有清洁记录;
4.5.6、设备四周是否保持整洁、无障碍、无油污杂物;4.5.7、管路、配线是否杂乱;
4.5.8、设备的使用是否明确责任制及责任人;
4.5.9、是否加装必要的警示系统;
4.5.10、运输通道及消防安全通道是否保持畅通;
4.6 成本控制情况
4.6.1、操作人员是否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物料或产品损失;
4.6.2、是否存在能源浪费现象(水龙头是否及时关闭、人员离开房间后电源是否及时关闭、用气点是否及时关闭);
4.7. 其它异常情况的检查和记录。
5、本制度自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
6、附《巡检记录表》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7)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 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办公桌面: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
公桌左上角上。
3)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
4)电脑: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是离开公司前电脑要关机。
5)报刊: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要定时清理过期报刊。
6)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摆放要整齐,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蜘蛛网等,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
7)新进设备的包装和报废设备以及不用的杂物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予以清除。
3. 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2)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3)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
4)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即可离开。
5)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丢弃废纸、烟头、倾倒剩茶。
4.总经理办公室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三、检查及考核每天由领导检查公共区域的环境,如有发现不符合以上要求,罚10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