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作用
思考:上述的含义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 道理?
(二)为什么
1、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重要性(补充) ①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②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三、怎么样
①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 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 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太原地铁规划线路
人们做事之前一般都会 有一定的目的、计划
世 上 最 奇 特 的 建 筑
•(阅读探究)P38
•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 蜜蜂高明在什么地方? •这说明了什么?
人们可以根据过去遗留 下来的事物追溯过去
人们可以用科学的手段 预测未来的各种情况
普通的 鸟巢
国家体育场 “鸟巢”
创世界“七最” ,中国人的骄傲! ◆学名:国家体育场 ◆绰号:鸟巢 ◆赛时功能: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 田径比赛 (目的性) ◆赛后功能:将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 文化、娱乐活动 (目的性)
C
3、【典型例题】“石头纸”、“环保袋”、 “公交出行”、“网络会面”„„2010年两会 期间,低碳一直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他 们认为,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低碳 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职责,更需要广大民众积 极参与,要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已经表示,目前正在起草 低碳经济指导意见,将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界 定,规划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低碳经济 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建立低碳经济 统计评价指标。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 大国,发展低碳经济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将是我国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要 国家要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要制 定低碳经济指导意见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在正确 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只有坚持低碳理念,才能促进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 质量
归纳: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 要求: 物质决 一切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定意识 从实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际出 发, 实事 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 求是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 发展的产物 能动作用
物质 意识 辩证 关系
能动地改造世界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是什么: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008年9月人类基因组图谱宣 布完成。中国科学家承担了这 个工程1%的工作量。
日本克隆冷冻16年老鼠成 功,灭绝物种复活有望。
【自主探究二】人们在探索宇宙、生命、历史奥秘、
医学研究等方面的重大进展,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你怎 样看待人类的认识能力?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不仅能反 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意识的哪些特性?
国家体育场总设计师李兴刚
“不是开始先看到一个鸟巢, 然后决定做一个鸟巢的。”
它的构思恰恰是由内到外的一个过程,内部是借 鉴古罗马竞技场的理念设计,东西高,南北低,便于 比赛与观赛;外部一开始是为符合通风、透气、 采 光的需要,找到一种编织式的结构,后来一步步按照 它的功能逻辑、结构逻辑、美学逻辑完成设计。
复习巩固 意 识 的 本 质
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 的蜜蜂高明?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2.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3.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6.怎样把发挥主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 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2、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 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 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 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例题巩固 ]
1、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 富有哲理。据此回答,这两个成语都 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2、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 可认识之物。(未知≠不可知)
● 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
识是有限的;
● 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不断前进的
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
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故事《秀才与棺材》
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 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探身而过。其中一个大 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结果没有 考好名落孙山;另一个则暗自高兴,因为他觉 得: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 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 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前 一个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后 一个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小结: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 与意 识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 辩证 关系 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 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要求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 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 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方法论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不
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1)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2)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 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列宁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神话故事, 它描写的是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在偷吃了 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仙 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成为月球 上的第一个居民,过着天上人间生活的故 事。事实上,嫦娥奔月的神话寄托着炎黄 子孙几千年的奔月梦想。现在,嫦娥奔月 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 极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使人 催人奋进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材料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试验。他在一 个班选了学习最差的10名学生,用仪器给学生检查后对他们 和班主任说,经实验证明这几个学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 他们都会是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了 两个月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10名学生都 获得了长足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思考: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什么?谈谈身边的“罗森塔尔 效应”。
C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 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考虑选择 我们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 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材料 中中国人民的举动主要体现了意识活 动的 B
A、目的性
B、自觉选择性
C、主动创造性 D、计划性
[ 例题巩固 ]
1 、“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 哲理是
A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 C、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D 、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 性
2、漫画《一窝蜂》告诉我们 ①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 界,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 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意识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是人能 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奇思妙想 拯救地球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 同关心的话题,层出不穷的极端气候现象也让 人们感到灾难即将临近。人类怎样拯救地球?
奇思妙想
拯救地球
给阿尔卑斯山冰川盖上隔热毯
在北极造冰
在沿海地区建湿地人工岛
用基因改良树木
【探究】
材料一: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 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脍炙人 口的作品。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 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我们 写作文也往往需要打腹稿,才能写出理想的文 章……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能 动作用。 思考:材料中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等的创造灵 感从哪里来的?意识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 怎样发挥作用的?
★规模最大(建筑面积25.8 万平米,座席
数:91000个)
主 动 创 造 性
★设计最新奇
★钢结构用钢最多(4.2万吨)
★钢材强度最高(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 抗震性能强) ★双项跨度最大 ★设施最先进体育场馆工程。 ★空间弯扭箱型截面构件及多向微扭空间 节点的加工制作安装最难
(自觉选择性)
生命科学的进步
神话
现实
思考:人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