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意识及其培养
(二)正确认识自我 韩乔窗口理论 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 学家约翰(Jone)和哈里(Hary)提出了 关于人自我认知的窗口理论,称为乔韩窗 口理论。 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自知 他 知 他 不 知 A 公开的我 C 秘密的我
Hale Waihona Puke 自不知 B 盲目的我 D 未知的我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 阶段模式,即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 理自我发展时期。
1、对自我的确认(生理自我):8个月—3岁
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个体对自己身 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但这个 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 想法来解释外界的现象,认为外部世界是为他而存 在,以他为中心,所有这一时期又称为“自我中心 期”。
3、对自我的了解(心理自我):青春期以后
是自我意识的成熟阶段此时,由于青年生理方 面的迅速成熟、人际关系的不断扩大以及认识能力 的日益发展,使得青年将大部分注意力转投到自己 的内部世界中去,转投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 在上来。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研究自我,努力探索 自我的内心世界,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了较为清 晰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 想、行为等的意识。
【自卑的主要表现】
• • • • • • • 自我评价低 超概括化和泛化 过分敏感、多疑 消极地看待问题,遇事习惯往坏处想 意志消沉 自我掩饰 不愿意改变,难以接受新事物
自卑调适方法
1. 对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 2.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欣赏自己 所长,接纳自己所短 (找优点、重温成功的经历、 找他人评价、找例外)。 3.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区分长 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区分潜能和现在表现 4.找到成功的突破口。(从容易成功的事情做起,积 累成功的经验,体验成功的感受,恢复自信心) 5.制定行动计划,保证行动成功。
课堂活动:“天生我才”
每位同学按下表写出未完成语句。4人一组每 人在小组中读出自己所写内容。当有同学在分享 时,请认真聆听,思考哪些与我所写相同,哪些不 同,为什么?
1、我最欣赏自己的外表是---------2、我最欣赏自己对朋友的态度是----3、我最欣赏自己对学习的态度是----4、我最欣赏自己的一次成功是------5、我最欣赏自己的性格是----------6、我最欣赏自己对家人的态度是----7、我最欣赏自己做事的态度是-------
老师
父亲 (家庭生活) 母亲
求学经历 (成长的助力)
社会经历 (同僚、同学)
破坏自我形象的重要经历
老师
父亲 (家庭生活) 母亲
社会经历 求学经历 (同伴、同学) (成长的阻力、破坏力)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变化的特点及类型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良心理因素及调适
调适方法 1.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
2.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3.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 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3、自我中心 凡事从自我出发,只关心自己,一是当 前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盛气凌人,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他们不易赢得他人好感和信任,人际关 系不和谐,易遭挫折。
3个月:能辨认自身以外的世界 5个月:略知别人的存在 8个月:了解自我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会作出反应,
但人我不分,物我不分(自我意识的萌芽) 3岁: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产生自尊感、羞耻感
2、对自我的评价(社会自我):4岁—青春期
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受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 也有人称之为客观化时期。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 意识一改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表现出强 烈的社会认同意识。具有较强的“他律性”的特 点。 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并对自身的行为作出评价, 如“我会唱歌”、“我会……”,关注他人评价, 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调适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人不能十全十美,一个 人应该接纳自己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自以为是也不 妄自菲薄。 (2)有正确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按照自己的实际 评定自己的价值。 (3)制定合理的目标,把目标锁定在能力所及 的范围之内。 (4)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欣赏自己 的独特性。(故事:无需完美)
2、过度自我认同 (1)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 价有过之而无不及。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 他人的短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 好”、“我行,你不行”。 (2)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 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易骄傲,常对自己提出 过高要求,承担 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 导致失败。
主我是积极地知 觉和思考的自我
宾我 Me
宾我是被注意、思 考或知觉的客体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外部世界相互 关系状况的认识和体验。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 高、体重、体型、健康状况等)、心理状况(性格、 气质、能力、兴趣、意志品质等)及人际关系状况的
三、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二)正确认识自我 (三)积极悦纳自我 (四)有效控制自我 (五)不断超越自我
(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1、一个自我肯定、自我统合的人; 2、一个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协调一致的 人; 3、一个独立的,同时又与外界保持协调的人; 4、一个主动发展自我、且自我具有灵活性的人; 5、一个不仅自己能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社会文明和 进步的人。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调适方法 1、过度自卑 2、过度自我认同 3、自我中心 4、苛求完美
1、过度自卑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 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这类人自 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 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 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 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 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 一等,丧失信心。
德尔菲神庙(太阳神阿波罗昭 晓其神谕的地方):世界闻名 的著名古迹,位于希腊的福 基斯(Phocis),1987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将之作为文化 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德尔 菲神庙前石碑上镌刻着的 “认识你自己”几个大字仍 然是一个“谜”,迄今,它 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 仍是横亘在当代人类面前的 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 一个严峻课题。
15岁左右:外在的关注 —— 内在的关注 如“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热 衷于内心世界的探索,这时倾向于去找自己 的偶像或榜样。
(三)自我意识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
1.导向作用: 目标是人才发展的导航机制。有了目标,才有发 展方向,才会调动自身潜能,激发强大动力。
2.自控作用: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自我 控制意识的人,将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缺乏毅力的人、一事 无成的人。
• 我们失去了什么时反而会觉得更加珍惜,会更加努力 去追求,生活才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拥有一切的 人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他从不知道 渴望、希冀的感觉,从不知道梦想滋润心田的感觉。 • 生活不可能完美无缺,也正因为有了残缺,我们才有 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我们的努力 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自我。生活不是一 场必须拿满分的考试,生活更像是一个A赛季,最好 的队也可能输掉其中的几场比赛,而最差的队也有自 己闪亮的时刻。我们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 比赛。当我们能继续在比赛中前进并珍惜每场比赛, 我们就赢得了自己的完整。
“青年初期最重要的心理过程是自我意识和稳 固的‘自我’形象的形成。”“青年初期 最有价值的心理成果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内 部世界,对于青年来说,这种发现与哥白 尼当时的革命同等重要”(俄心理学家科 恩)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三)自我意识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意识(动物与人共有) 意识 自我意识(只有人类具有) 主我 I
无需完美
• 一个圆环被切掉了一块,圆环想使自己重新完整 起来,于是就到处去寻找丢失的那块儿。可是由 于它不完整,因此滚得很慢,它欣赏路边的花儿, 它与虫子聊天,它享受阳光,它发现了许多不同 的小块儿,可没有一块适合它。于是它继续寻找 着。 • 终于有一天,圆环找到了一块非常适合的小块儿, 它高兴极了,将那小块装上,然后就滚了起来, 它终于成为完美的圆环了。他能够滚得很快,以 至无暇注意花儿,也不能和虫儿聊天。当它发现 飞快的滚动使它得不偿失,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从 前那样,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块儿又放回到路边, 缓慢地向前滚去。
调适方法
1.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 抑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 合起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2. 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多设 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 他人感受、关心他人。
4、苛求完美 (1)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 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 况。 (2)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总 对自己不满意,严重地影响自己的情绪和 自信。
3.内省和归因作用:个体成长中所进行的监督和自我教育。
(四)怎样才能获得健康的自我形象
支柱一:归属感。知道自己被爱,感到被接 受,因而有安全感。 支柱二:价值感。知道自己有价值,对别人来 说是重要的。
支柱三:感到有能力、有信心。不管什么事情 都能做到,能够有所贡献。
建立健康正确自我形象的重要经历
认识和体验。
自我意识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温饱感、饥饿感、 舒适感、病痛感、 对身高、体重、 容貌、性别的认识
对自己的地位、 角色、权利、 义务、责任、 力量等的认识
对自己的感知、记忆、 智慧、兴趣、爱好、 气质、能力、性格、 情绪等的认识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