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消费习惯调查报告
报告内容:
葡萄酒的历史相当久远, 大约起源于波斯,据说葡萄酒的酿成始于一个美丽的误会。
有一位古波斯国王.把吃不完的葡萄藏在密封的瓶中。
并写上"毒药"字眼。
以防他人偷吃.国王日理万机,很快便把这收藏给忘记了。
这时有位妃子被打入冷宫,生不如死,凑巧看到这"毒药"的瓶子,便有轻生之念。
打开后,里面颜色古怪的液体也很像毒药,她就喝了几口,在等死的当儿发觉不单不痛苦,反而有种舒恬陶醉的飘飘欲仙感。
于是她将这事呈报国王,国王有为惊奇,一试之下果不其然, 结果王妃再度获得宠爱。
这当然仅是个美丽的传说。
我国酿造葡萄酒最早的地区是今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
《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内地直到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带回了龙珠、马乳、水晶和紫葡萄等优良的葡萄品种,才酿造出了葡萄酒。
不过那时的葡萄并未得到推广扩种,葡萄酒一直是“珍异之物”,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的,只是皇宫和少数的富贵人家才能享用。
我国葡萄酒酿造兴旺起来是在唐太宗破高昌(今吐鲁番)之后。
据《唐书》记载: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平定高昌,得到了马奶葡萄种子,“将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
千古绝唱“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凉州词》中的诗句。
随着近些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碗喝酒的风气已经逐渐从酒桌上,特
别是大城市的酒桌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适度饮酒和饮用低度化。
葡萄酒顺应着这种潮流,并且因为其时尚表现力和具有保健作用, 1995年底开始在国内市场上迅速升温,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葡萄酒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由1985年底的240多家增至目前的近500家,酿酒葡萄基地也由原来的10多万亩发
展到1999年底的近40万多亩。
时至今日,在盲目上马葡萄酒的热潮逐渐冷静之后,葡萄酒的生产厂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葡萄酒市场供大于求。
在这种竞争的市场中,谁掌握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谁就掌握了开启市场的金钥。
那么,消费者现在的葡萄酒饮用习惯是怎样的,饮用葡萄酒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对葡萄酒品牌的认知是怎样的?北京九力营销顾问公司于近日对386位北京市民进行了拦截访问。
一、年轻人追求氛围,年长者追求保健。
目前红酒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不仅原有的葡萄酒生产厂商纷纷地扩大生产规模,因利润率可观,许多白酒生产企业也不断地加入了竞争。
市场上各种葡萄酒品牌层出不穷。
葡萄酒市场已经到了必须细分的时候了,葡萄酒生产企业必须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确定产品的定位,才能赢得消费者的的青睐,从而赢得市场。
本次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约有6成的消费者饮用葡萄酒的原因是出于“在特定场合下,调节气氛和氛围”,约有2成的消费者出于“保健作用”而饮用葡萄酒,如图1所示。
但是如果从年龄上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则会
发现饮用目的随年龄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别。
分析表明,在35岁以下的消费者中,62%的消费者饮用葡萄酒是追求一种情调和氛围,甚至是当饮料喝,而出于保健目的饮用的人数比例并不大,如表1所示;随着年龄的上升,消费者出于保健目的而饮用葡萄酒的人数比例则越来越大。
在36岁到55岁之间的人群中,追求情调和因保健目的而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大致已经大体接近,分别为36.4%和43.6%;而在56岁以上的人群中,出于保健目的而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则超过了半数,达56.3%。
而且在这个群体中,“嗜酒者”的比例也比较多,有12.5%的人表示饮用葡萄酒就是因为“喜欢喝”。
图1---消费者饮用葡萄酒的原因(总体)
附表2. 消费者饮用葡萄酒的原因(分年龄段)
18-35岁36-55岁56岁以上
保健作用14.4%36.4%56.3%
当饮料喝18.1%10.9%
调节气氛和
62.0%43.6%31.3%
氛围
就是喜欢喝 4.6% 5.5%12.5%
其它1% 3.6%
二、年轻人主要在朋友聚会时饮用葡萄酒,年长者主要在家里饮用葡萄酒。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相聚自然免不了美酒相待。
统计显示,朋友聚会和平时在家饮用是饮用葡萄酒的主要场合,如图2所示。
交叉分析结果表明,半数左右的年轻人主要在朋友聚会时饮用葡萄酒。
随着年龄的升高,社交活动的减少,年长者在朋友聚会饮用葡萄酒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在家里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如表2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半数的年轻人主要是在朋友聚会是饮用葡萄酒,但是在18-25岁和26-35年轻人中仍然有20%-30%的消费者表示主要的饮用葡萄酒的场合是“在家里饮用”。
附图2--葡萄酒饮用场合(总体)
附表2. 消费者主要饮用葡萄酒的场合
三、长城、张裕京城葡萄酒市场霸主地位不可动摇
对于葡萄酒品牌的认知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首先是对品牌的认知度(“无提示情况下的认知),其次是关于品牌美誉度的研究(消费者心目中认为的最好的品牌),再次是葡萄酒品牌的市场表现(消费者购买和喝过的品牌)。
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于葡萄酒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最终的实际购买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长城、张裕、王朝、中国红可谓“名”(消费者对葡萄酒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利”(消费者的实际购买情况)双收,如表3所示。
同时我们对比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市场表现三个指标可以发现不同的品牌存在一定的差异(表3、表4、表5):长城葡萄酒和张裕葡萄酒在“市场表现”指标上存在的差距不大,但长城葡萄酒在“认知度”和“美誉度”这两个指标上均优于张裕葡萄酒。
总的讲,长城和张裕基本上处于京城葡萄酒市场上的绝对统治地位。
相对而言,认知度不足的品牌包括:通化、千禧、龙徽、夜光杯;
美誉度明显不足的品牌包括:丰收、威龙、民权五丰、野力。
从北京当地出产的葡萄酒品牌来看,中国红无疑是最成功的;其次千禧葡萄酒在市场表现指标上看,也还成功;丰收葡萄酒虽然美誉度存在一些问题,但市场表现指标上看,还比较成功;但龙徽、夜光杯则处于知名度、美誉度、市场表现三低的尴尬境界
附表3. 首先提及到的品牌
附表4. 认为最好的品牌
附表5. 购买过的品牌
四、消费者最喜欢山东烟台的葡萄酒
单单从葡萄酒的产地来看,山东烟台出产的葡萄酒是消费者的首选;同时消费者对于北京当地出产的葡萄酒也有一定的好感,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丰
收等品牌虽然认知度和美誉度比较低,但市场表现还可以。
天津虽然是王朝葡萄酒的产地,但消费者对天津的认同程度并不高。
附图3. 消费者最喜欢的葡萄酒产地
五、消费者平均每月饮用葡萄酒的次数
从总体上看消费者每月饮用葡萄酒的次数为5.29次。
但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饮用的频次存在一定差异:把葡萄酒作为保健饮品的消费者属于高频次消费者,每次消费的次数高达8.49次(见图4)。
虽然出于调节气氛和氛围是饮用葡萄酒的消费者比例最高,但这部分群体并非高频次饮用群体。
附图4. 每月的饮酒次数(按饮用目的细分)
从饮用场合上将消费者进行划分(图5),我们可以发现,平时在家饮用群体每月饮用葡萄酒的频次最高。
其次是工作应酬的消费群体。
附图5. 每月的饮酒次数(按饮用场合细分)
从饮用不同种类葡萄酒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划分(图6),我们可以发现:饮用干红的消费者群体的饮用频次最高。
附图6. 每月的饮酒次数(按喜欢的品种细分)
从饮用不同价格葡萄酒的群体来看,饮用20元左右的消费者的饮用频次最高。
附图7. 每月的饮酒次数(按常饮用的价格细分)
六、在家饮用和在外饮用的比例接近1:1
总体上讲,消费者在家饮用和在外饮用葡萄酒的比例比较接近1:1(见图8),但男性在外饮用的比例略高于在家饮用的比例,而女性在家饮用的比例则略高于在外饮用的比例。
同时随着消费年龄的上升在家饮用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46岁以上的消费者在家饮用的比例占绝对多数(见附图9)。
附图8:消费者在家饮用和在外饮用的比例
附图9:不同年龄在家在外的饮用比例
七、收入越多,学历越高越喜欢在葡萄酒上的消费
从总体上看,约有60%的消费者每月在葡萄酒上的花费在50以下。
每月花费在80元以上的重度消费群体所占的比例仅1/4略强(图10)。
随着消费者文化水平的上升,每月在葡萄酒上花费的呈上升趋势(图11);特别是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在葡萄酒上的花费的上升趋势表现的更为显著(图12)。
附图10:消费者每月在葡萄酒上的花费情况
附图11:不同文化水平的消费者每月在葡萄酒上的花费
附图12: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每月在葡萄酒上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