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说课稿

创新说课稿

《哲学生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说课稿《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是哲学生活第十课内容,由于是复习课,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复习目标、重难点突破、教法与学法及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课教学进行说明。

【说教材】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复习矛盾的观点之后展开的。

本课主要讲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的基本内容与要求;理解辩证否定观的深刻内涵;熟练运用辩证法,以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综上,本课是对辩证法前三课内容的一个总结和升华。

复习好本课内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说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3.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能力目标: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去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说教学重难点】复习重难点在于辩证否定观以及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解,对哲学辩证否定概念以及延伸出来的理论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我把它作为本节课复习的重难点【说教法】根据新课改以及考试大纲要求,我将采用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构建教材主干知识点,同时选取一些典型高考题,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学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学生根据学案做到有效复习,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参与,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具体到这节复习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课前自主梳理——课中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知识巩固——课后总结反思。

【说教学过程】梳理考点(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1)辩证的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结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及诺贝尔获奖者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名师点睛一种精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两种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三个作用创新的三个社会作用※基础知识梳理一、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新教材删除)(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和权威,又要立足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3)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核心考点突破一.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易错提醒】1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①肯定一切是错误的。

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肯定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②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另一种表现。

二、正确理解否定与质变的关系否定和质变都是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表达和揭示,说明事物是怎样发展的,一事物如何变为他事物,新事物是怎样代替旧事物的。

但否定不等同于质变。

否定和质变是有区别的,表现为:第一,它们各自表达的事物发展过程的方面不同。

质变是与量变相对应的哲学范畴,质变揭示的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途径和形式。

否定是与肯定相对应的概念,否定揭示的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和途径以及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即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必须通过否定的环节。

它表明新事物与旧事物既存在质的不同,又存在着联系,是一种“扬弃”的关系,既有克服又有保留。

第二,质变主要体现的是事物发展过程的渐进性的中断,即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否定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三.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和现实意义(1)方法论要求: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现实意义: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辩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向国外学习的问题上,辩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

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典例】[2012•课标全国,39(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对应训练【训练1】在2012年8月29日至9月2日举行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一批以国学经典名著为内容,以最尖端的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全文逐字检索,页面随意缩放的数字化图书,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启示我们,传播与推广中华文化()。

①就要推进文化创新,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的形式②要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形式③要探寻文化发展的新思路,用新的传媒取代旧的传媒④要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训练2】下图漫画启示我们应坚持()。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②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四.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启示(1)作为青年学生,在日常自我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大胆质疑。

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容易发现真理。

勤思多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胡乱怀疑。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

五.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1)从唯物论的角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从辩证法角度:①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3)从认识论的角度:真理的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特别提醒】创新并不是要否定一切,创新要求否定,但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收和发扬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六.正确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特别提醒】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易错提醒】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不能认为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

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2)创新的启示:青年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典例】(2012•全国,30,4分)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

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

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

”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安装好了。

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

这一案例表明()。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创新的正确认识。

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故①错误。

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促进思维创新,②说法太绝对,错误。

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 D对应训练【训练1】(2013•惠州模拟)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动画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要么极其夸张,充满喜剧效果,要么稀奇古怪,充满神秘色彩。

中国动画片并非技不如人,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

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B.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和地位C.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大胆革新,勇于创新D.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解析创意是文化工作必不可少的方面,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大胆革新,勇于创新,强调创造意识培养的重要性,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