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字教学法浅析

对外汉字教学法浅析

对外汉字教学法浅析
对外汉字教学首先要考虑教学对象,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从笔画和部件入手,打下扎实的汉字基础。

随着留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对外汉字教学要遵循汉字的构造规律,利用汉字的组合规则进行教学,综合使用整字法、意符规则法、音符规则法。

标签:汉字笔画部件意符规则音符规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汉字是一个难题。

而学习汉字又是学好汉语的基础,所以如何教汉字就成为教学中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笔画与部件教学法
对外汉字教学首先要考虑教学对象。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成功的教学法是从学习主体出发,针对教学对象进行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基础的留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汉字是由笔画到部件再到整字的层级体系,所以对初级阶段零起点的留学生要重视笔画与部件的教学。

(一)笔画教学法。

汉字有横、撇、竖、捺、折、点六种基本笔画。

笔画是汉字构成的基础,六种基本笔画按照不同的组合规则,组成形体各异的汉字。

严格笔画、笔顺的训练是留学生学好汉字的基础。

笔画的方向有两种:“先从上到下,再从左到右”和“先从左到右,然后再从上到下”。

在进行笔画训练时,应首先向学生展示整字,按照“整字—部件—笔画”这样的顺序,使学生把笔画与其在字中所处的位置建立有机联系,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汉字。

基础阶段应培养学生好的书写习惯:横要平,竖要直,撇朝左下,捺不带钩;派生笔形一笔写成,中间不能有停顿断裂;一定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多写多练,教师通过检查作业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作业中常见的书写偏误,有效地进行纠正,使之明白汉字每一笔每一画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微小的差别都会关涉到该字的正确与否。

笔画训练一定要严格要求,因为任何结构的独体汉字最终都要落实到基本笔画上来。

但其中要注意的是,六种基本笔画教授的同时,适当举些例子让学生对这一规律加深认识,让他们从中总结出派生笔形,自行命名。

另外,可适当出现简单的汉字,如学过“横”和“竖”后,我们可以把以下汉字提供给学生:“土、十、口、王”等,仅供了解不要求记忆。

这一阶段的训练应按照习字规律严格要求,通过笔画训练让留学生认识到汉字不是简单的图形文字,而是有书写规律可循的文字。

(二)部件教学法。

笔画教学法不能长时间使用,因为把汉字拆分成基本笔画和笔顺这种方式太繁琐,长久使用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使用基础笔画教学法的同时,要结合部件教学法。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字规律
的认识会促进对目的语的学习。

郝美玲、范慧琴(2008)发现初学汉语的留学生不仅意识到了部件构字的规律,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对此加以利用。

留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对部件信息的利用程度是随着学习者汉字知识的增长而发展的。

汉字结构对汉字的意义通过与具体的偏旁、部件相结合而表现出来。

例如:“口”是构字最多的偏旁,其位置可以居左,如“吟、喝”,可以居右,如“知、和”,可以在上,如“架、哭”,也可以在下,如“召、吞”。

相同的部件,若处于不同的结构方式则或者不成字,或者组成意义大相径庭的字,像“含”与“吟”,“架”和“枷”,“部”和“陪”,“召”和“叨”便是如此,这充分说明了部件结构在汉字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部件结构规则,增加相同部件的出现次数,引导留学生区别对待不同位置上的部件。

部件教学法只是对汉字的字形进行教学,因此只能是对外汉字教学的一个短暂的阶段,不应把它看作是对外汉字教学的全部。

二、根据汉字结构特点进行教学
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大部分是心智成熟,对事物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并且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成年人,因此汉语教师进行汉字教学必须考虑学习主体的这种特点。

汉字是不同于字母文字的一种文字体系,现代汉字是集音、义、形为一体的语素音节文字,它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三种字符构成的。

汉语教师在汉字教学中需要考虑怎样利用三种字符的规则性进行汉字教学。

可以从整字、意符、音符三个方面入手帮助留学生把握汉字的规律性。

(一)整字教学法。

这是针对独体字的教学方法。

汉字系统中约有200多个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多是独体字。

汉字发展到现代,最初的造字理据痕迹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很多象形汉字,在现代汉字系统中发展成了记号字或半记号字。

在这种情况下,汉字教学就应该着眼于整字,是象形字的汉字可以利用形态联想帮助学生识读,无法进行形体与意义相关联想的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就应该从笔画入手。

独体字毕竟只占汉字总数的很小一部分,并且这部分字多是传承字,在教材和其他汉语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和频率都比较高,整字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二)意符教学法。

汉字系统中大量存在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形声字,对外汉字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汉字的理据。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7697个字(约占82%)当作形声字。

虽说现代汉字“有理性愈益削弱,无理性愈增多”。

汉字发展到今天,许多被认为是形声字的汉字已经找不到形声构字的理据痕迹,但总体上形声字在汉字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

意符,又叫义符或声旁。

从义符与整字意义相关的角度看,80%以上的形声字的形旁与意义都有一定联系。

例如“打、把、提、握、抱、抓”等字有共同的形旁“扌”,表示的语义都是与手部有关的动作;“吃、喝、含、吹、咽、咀”等字都有共同的形旁“口”,表示的语义都是与饮食有关的动作。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利用意符(形旁)的规则进行形声字教学能够促进留学生对相关汉字的语义提取。

(三)音符教学法。

音符,又叫声符或声旁。

音符的表音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无论是声韵调相同还是不相同,音符的表音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音符“非”(fēi),在“排、徘、俳、棑、猅”中皆读作(pāi);“者”(zhě)在“猪、诸、著、箸、煮、渚……”
中皆读为(zhū),只是调值不相同。

这些具有规律性的音符,在教学中应采取归纳法教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加方便地认读汉字,避免字读半边的类推错误。

许多形声字的声旁本身就是具备形、音、义三要素的独立汉字,并且很多声旁同时还可以作为形旁使用。

不仅如此,很多声旁在表音的同时也具有表义功能,比如“毙、弊”等都具有“隐秘”义;“浅、溅、线”等字都有“微小”义。

对外汉语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声旁的这种功能进行汉字教学。

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利用意符和音符规则不是常使用的策略。

原因是学生可能没有认识到意符和音符规则性的重要性,也可能与留学生的识字量少有关。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客观分析学习主体的情况后采取正确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彭聃龄,王春茂.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
数效应的证据[J].心理学报,1997,(1).
[2]郝美玲,范慧琴.部件特征与结构类型对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影响
[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
[3]费锦昌.现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J].语文建设,1990,(4).
[4]陈宝国,彭聃龄.汉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J].
心理学报,2001,(1).
(郑家洁张艳合肥安徽大学中文系23003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