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学专科《民法学(2)》期末考试辅导资料第十五章债权概述一、债的概念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债的主要特征主要有:1.债的主体的特定性。
2.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债务具有特定性。
3.债的客体为给付。
4.债可因不法行为而发生。
第十六章合同总论一、合同的概念、特征1.合同的概念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是由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3)合同是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协议。
二、合同的分类1.根据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合同可分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2.根据当事人一方从对方取得利益有无代价,合同可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3.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须具备特定的方式,合同可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三、合同的订立1.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1)要约(2)承诺2.订立合同中的竞争程序(1)招标投标(2)拍卖3.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1)诚信、合法原则(2)平等自愿原则(3)协商一致原则4.合同的成立(1)合同成立的条件(2)合同的成立时间(3)合同成立的地点四、合同的内容和形式1.合同的内容(1)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普通条款(2)合同的提示条款2.合同的形式(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其他形式五、合同的效力1.合同效力的概念2.合同生效的条件3.效力未定合同4.可撤消合同5.无效合同6.无效合同和被撤销合同的法律后果六、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含义2.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3.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程序4.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法律后果七、合同的解释1. 合同的解释的概念和意义2. 合同的解释的规则(1)文义解释规则(2)整体解释规则(3)目的解释规则(4)习惯解释规则(5)不利于条款拟定者的解释规则第十七章合同分论一、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1.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买卖合同当事人的主要权利义务3.买卖标的物意外灭失风险的负担和利益承受4.分批交货的买卖5.分期付款的买卖6.凭样品买卖7.试用买卖二、转让财产使用权的合同三、借款与存款合同四、合伙合同和联营合同五、完成工作成果合同六、提供劳务合同七、技术合同八、保险合同第十八章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之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概念;掌握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成立条件及其效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不当得利之债一、不当得利的概念二、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三、不当得利的效力第二节无因管理之债一、无因管理的概念二、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三、无因管理的效力(一)管理人的权利和义务;(二)本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编人身权第十九章人身权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民法保护。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身权的概念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特定人身相联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第二节人身权的法律特征一、专属性二、它是没有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为一定的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三、它无财产内容,但与权利主体的财产权有一定的关联第三节人身权的民法保护第二十章具体人身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婚姻自主权的概念、内容和侵权的法律责任。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命健康权一、生命健康权的概念二、生命权三、身体权四、健康权五、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法律责任第二节姓名权一、姓名权的概念二、姓名权的内容(一)姓名决定权(二)姓名使用权(三)姓名变更权三、侵害姓名权的法律责任第三节名称权一、名称权的概念和内容二、侵害名称权的法律责任第四节肖像权一、肖像权的概念二、肖像权的内容(一)公民拥有制作自己肖像的专有权(二)公民有权拥有自己肖像,有权以任何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并通过肖像的利用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财产上的利益。
(三)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恶意非法毁损、玷污、丑化自己的肖像。
三、侵害肖像权的法律责任四、肖像权的限制第五节名誉权一、名誉权的概念二、侵害名誉权的法律责任(一)侮辱(二)诽谤第六节隐私权一、隐私权的概念二、隐私权的内容(一)个人生活自由权(二)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三)人个通迅秘密权(四)人个隐私利用权第七节荣誉权一、荣誉权的概念二、荣誉权的内容第八节婚姻自主权一、婚姻自主权的概念二、婚姻自主权的内容(一)结婚自主权(二)离婚自主权三、侵害婚姻自主权的法律责任第五编知识产权第二十一章知识产权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法的概念、法律特征。
教学内容: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内容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二、知识产权的客体范围和分类三、知识产权的意义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一、知识产权的客体具有无形性二、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民事权利三、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四、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发生效力五、知识产权具有人身和财产双重属性第三节知识产权法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二、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三、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概况第二十二章著作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著作权、邻接权的概念、著作权的客体和归属;掌握著作权的内容、取得、限制和著作权的保护期;了解著作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侵犯著作权与法律制裁。
教学内容: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一、著作权的概念二、著作权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一)著作权与出版权;(二)著作权与邻接权;(三)著作权与著作实物所有权;(四)著作权与商标权;(五)著作权与专利权。
第二节著作权的客体一、著作权客体的概念和特点(一)作品(二)作品的分类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4、美术、摄影作品;5、电影、电视、录像作品;6、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7、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三节著作权的归属一、著作权人(一)作者;(二)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二、著作权的认定(一)独立作品;(二)合作作品;(三)集体作品;(四)职务作品或雇员作品;(五)演绎作品;(六)委托作品;(七)匿名作品;(八)电影、电视作品;(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第四节著作权的内容一、著作人身权(一)发表权;(二)署名权;(三)修改权(四)保护作品完整权。
二、著作财产权使用著作和获得报酬权。
第五节著作权的取得、限制和保护期一、著作权的取得(一)作者因完成作品而取得著作权;(二)通过合法方式或受让取得著作权。
二、著作权的限制(一)合理使用制度;(二)强制许可或法定许可制度。
三、著作权的保护期(一)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二)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三)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限。
第六节著作权的使用许可一、著作权使用许可的概念二、著作权使用许可合同(一)合同主要条款;(二)合同有效期限;(三)使用作品的付酬。
第七节著作权的邻接权一、图书、报刊的出版二、表演三、录音、录像四、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第八节侵犯著作权与法律责任一、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认定(一)抄袭;(二)非法复制;(三)其他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二、法律责任(一)民事责任;(二)行政处罚。
(三)刑事责任第二十三章专利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专利权的概念、主体、种类;掌握专利权的产生、终止,以及专利权的保护。
教学内容:第一节专利与专利法一、专利权的概念(一)专利权,指专利权人依照法律规定对其发明享有独占实施的权利。
二、专利权的特征第二节专利权的主体与专利的种类一、专利权的取得原则(一)一项发明一件专利原则;(二)先发明原则;(三)先申请原则。
二、专利权的取得条件(一)新颖性;(二)创造性;(三)实用性。
第三节专利权的产生与终止一、主体(一)专利权的所有人;(二)专利权的持有人。
二、客体(一)发明;(二)实用新型;(三)外观设计。
三、内容(一)专利权人的权利;(二)专利权人的义务;(三)专利权的限制。
第四节专利、专利权及其保护见“技术合同”第五节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一、专利权的有效期限二、专利权的终止三、专利权的无效第六节专利权的保护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二、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三、专利权的民法保护第二十四章商标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商标与商标权的概念、商标权的取得、主体、客体、续展和终止;掌握商标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及对商标权的保护。
教学内容:第一节商标与商标权一、商标(一)商标的概念商标是由文字或图形组成,或由文字与图形组合而成的,注明在商品、商品包装及其宣传品上面的,用于区别不同企业商品的一种专用标记。
(二)商标与其他相邻标记的区别1、与商品装璜的区别;2、与服务标记的区别;3、与商号的区别;4、与产地标记的区别;5、与工业外观设计的区别。
(三)商标的作用1、标示商品来源;2、监督商品质量;3、指导商品选购;4、销售商品的广告。
二、商标权(一)概念;(二)特征。
第二节商标权的取得一、商标权取得的概念二、商标权取得的原则(一)注册在先原则,我国采用此原则(二)使用在先原则(三)混合原则第三节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一、商标权的主体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的申请人必须为依法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
二、商标权的客体商标权的客体,即商标的标识。
法律要求:(一)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应有显著特征以便于识别;(二)商标使用的文字或图形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禁用条款。
第四节商标权的续展和终止一、商标权的续展我国法律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限与每次续展期限均为十年。
二、商标权的终止(一)注销;(二)撤销。
第五节商标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一、商标权的转让(一)转让的原则;(二)转让的形式;(三)转让的期限。
二、商标权的使用许可(一)使用许可制度的意义;(二)使用许可的方式;(三)使用许可合同的基本内容。
第六节商标权的保护一、商标权的效力范围二、商标侵权行为的类型三、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第二十五章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主体、客体、取得、内容及其法律保护。
教学内容:第一节发明权一、发明权的概念(一)广义的发明权;(二)狭义的发明权。
二、发明权的主体发明权主体为发明权人,即能够申请并依法取得发明权的人。
三、发明权的客体发明权的客体是发明。
即重大的科技新成就。
四、发明权的取得(一)审批或推荐;(二)评选;(三)核准授奖。
五、发明权的内容(一)人身权利;六、发明权的保护第二节发现权一、发现权的概念发现权,是法律赋予发现者对于其发现的科学研究成果所享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二、发现权的主体三、发现权的客体发现权的客体,是指发现人的科学研究活动所获得的科学发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