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控制

22
• (3)灵敏度、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 • 灵敏度:
灵敏度的定义: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 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 • 通俗的说法分析方法所能检出某种成分的最 低量,有二种表示方法: • 1)检出限量:方法所能检出的最小量(质 量)。 • 2)最低检出浓度:方法所能检出的最低浓度。

16
加标回收率评价
• 通常我们用提取回收率考察方法回收率, 也有人建议用相对回收率,同时用绝对 回收率考察基底的影响。 • 加标回收率的要求一般为85-120%。含 量在mg/kg时,回收率在90-110%;含量 在μg/kg回收率在80-120 % ;繁琐的 方法其回收率最低不能小于50%。
17
9
3.测定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 选择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是分析工作质量控 制的重要保障。测定方法:①首选国家标准 方法或部门规定的标准方法②实验室自行设 计、制定的方法③实验室采用的非标准方法 ④超出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⑤经扩充和 更改的标准方法。 • 所有选择的方法应简便易行,精密度高、准 确度好、灵敏度、检测限能满足测量工作的 需要。并对所选的方法进行评价。
12
准确度表示方法: 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回收率表示 • 绝对误差=测定值-真值 • 绝对误差 • 相对误差= ×100% • 真值 X1:测定值 • X1-X0 X0:本底值 • 回收率(%)= ×100% m :标准加 入值 m
13
• 当测量值大小相近时,通常用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来比较或反映测量准确度。 • 如:标准值10.0 mg/kg,实测值10.2 mg/kg ,其绝对误差0.2 mg/kg;相对误 差2% • 标准值100.0 mg/kg 实测值为100.2 mg/kg ,其绝对误差0.2 mg/kg;相对误 差0.2%。
• 注意事项:
• • • • a)加标量应与样品中的含量接近。 b)当含量低于检出限时,按检出限加标。 c)加标量不得比试样中被测物的含量大3倍。 d)用高、中、低三个浓度。加标后测定值不 能超过方法的线性范围的上限。 e)加入标准参考物质的形态应尽量与样品一 致。若不一致,会影响加标回收率的准确性; 特别是样品中某些共存物对待测物测定的干扰, 有时在加标回收试验中不易发现。
7
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 除有一整套组织机构和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外,还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 • 对质量控制进行评价: • 对质量控制进行审核 • 对质量控制进行监督
8
2.实验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高
• 实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直 接影响分析工作的质量,除持证上 岗这一基本条件外,还应定期对实 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 业务考核,并使该项制度真正得以 长期实施。
18
• 待评价的方法与标准方法对照评价: • 用待评价的方法与标准方法同时测定相 同的样品,(最好是用高、中、低三种 不同的浓度样品)进行对照,测定结果 经显著性(t)检验,若两种方法测定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则该方法的准确度是满 意的。
19
(2)精密度 定义:同一样品的各测定值的符合程度称为精 密度。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对象 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或分散程 度,反映分析方法的随机误差的大小。主要有 a)重复性: 在相同测量条件情况下,对同一 被测对象在短期内重复测定的结果的一致性。 b)重现性:在改变测量条件情况下,对同一被 测对象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所谓条件包括:原理、方法、仪器、参考标准、 地点、操作人员、使用条件等。
4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定义
定义: 质量控制:使测量质量达到预期要求所采取 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以监督该过程并消除其中 各环节的不满意因素,减少误差,获得经济和 社会效益。 质量要求:对需要的表达或将表达转换为 对某一实体的特性进行定性定量的规定要求。
5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内容
内容: 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2.实验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高 3.测定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4.制定和执行分析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
质量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贝尔电话公司实验室休哈特 (W.A.Shewhart)博士首先提出了质量控制图,并用 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控制产品质量,当时他发表 了专著-统计质量控制。五十年代莱维(Levty)等人 将质量控制图引用到医学检验中,六十年代英美等国 发展较快,相继在全国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机构,如美 国的国家标准局(NBS)于 1974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第 一次质控国际研讨会,1976年WHO在西太平洋地区进 行质控培训。我国从1978年派员参加国际质控培训。 从此,实验室质量控制有了新的发展,计量认证,实 验室认可,能力比等等,层出不穷。
23
• 检测限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式:
• a)绝对检出限:用于考察仪器的灵敏度,用质量表示。 除去生物基质因素,标样能直接区分于空白值和噪声 的最低检出量,检出量的响应值至少是空白溶液的3倍 标准差和噪音的3倍。 • b)最低检出浓度:用于考察整个方法的灵敏度,用浓 度表示。标样经提取净化后按法测定,能区分于空白 值和噪声的最低检出浓度,最低检出限的响应值至少 是空白溶液的3倍标准差和噪声的3倍。 • c)最低检测限:用于考察方法的定量下限,用浓度表 示。用质控样考察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当在最低检测 限浓度时,样品的的测定值与标示值的相对偏差和相 对标准偏差均< 20%( n=6)。
27
• 需要说明的问题: • 样品测定时,若基体对测定有干扰,可 在不含待测物的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资, 配制不同的标准系列制成工作曲线,或 用相同于样品的标准参考物质配制不同 的标准系列制成工作曲线。 • 一般设定回归方程中线性的下限为最低 检出限,不包括零点。
28
(5)去除干扰的能力: )去除干扰的能力:
21
• • • • • • • •
例如:有下面一组测定值: 18.95 19.20 20.00 20.87 21.05 mg/kg 平均值:X=19.93 绝对偏差:d=X-X=18.95-19.93=-0.98 相对偏差=d/X ×100%= =-0.98 ÷ 19.93 ×100%= -4.92% 平均偏差:d= ΣX-X /n = 0.688 相对平均偏差=( d / X )×100% =0.688÷19.93×100%=3.45 % 标准偏差:S=0.87 相对标准偏差:RSD=0.87 ÷19.93×100%=4.37%
30
(二)质量控制评价
• 质量控制评价定义:对质量要求中规定的能力 作系统的检查。 • 质量控制评价的内容:包括实验室内和室间的 质量控制评价。 1.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评价 : 对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进行自我评价,以及时 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4
灵敏度、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
灵敏度: 分光光度法为标准曲线的斜率,A/B。 原子吸收:0.004吸光度所对应的浓度或含量。 检出限: 1)标准差法: 连续测定10次空白浓度或接近空白浓度溶液 空白溶液检出限=3倍标准差 接近空白浓度溶液(标准液最低管)的检出限= 3倍标准差×浓度值/平均值(测定值)
6
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 根据GB/T15481-2000等同采用 ISO/IEC17025 《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 室应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组织结构和标准化 程序),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文件(称为文件 化质量体系)。诸如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 作业指导书和规章制度、记录表格等。包括① ②组织和人员③设施和环境④设备和标准物质, ⑤测量溯源性校准⑥检验方法⑦记录和报告⑧ 外部供给等各方面可进行有效性运转的质量文 件。
(4)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
• 工作曲线: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在特定 条件下进行测定,以待测物的浓度为横坐标, 相应的信号值为纵坐标绘制的标准曲线。在相 同条件下进行样品测定,根据标准曲线可求出 样品中被测物的含量。 • 定量分析用工作曲线多为直线。线性范围是指 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测定信号值成直线 关系的范围。样品应在直线线性范围内,线性 范围越宽,样品测定越方便。

14
•评价准确度常用的方法
• 1) 用标准参考物质评价:根据待测样品性质, 选择与样品基体、化学组成与物理形态、浓度 水平、准确度水平相同或相近的标准参考物质 (如灌木叶粉、奶粉、牛肝粉、冻干血清等), 与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如果标准参考 物质的测定结果与证书上的标准值一致,表明 分析方法与测定过程的准确度令人满意,样品 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方法可行。
10
评价检验方法的指标有: • 准确度 • 精密度 • 检出限 • 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 去除干扰的能力。
11
• (1)准确度的定义 • 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或均值)与假定的 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测 定值X与真值A之间的差异。 • 准确度是反映测定方法系统误差和随机 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测定方法的可 靠性。
15
• 2)加标回收率评价: • 向样品中加入不同水平已知量待测标准物质 (如铅、铜、锌、农药等)-加标样品,同时 测定样品和加标样品,计算加标回收率。 • 加标回收率有三种: • A.绝对回收率:提取物中加标样后的测定值与 标样未经任何处理的测定值的百分比。(用于 考察基质的影响)。 • B.相对回收率:标样加入到样品中处理后的测 定值与空白样品提取物中加入标样后测定值的 百分比。 • C.提取回收率:标样加入样品中提取后的测定 值与标样未经任何处理的测定值的百分比。
25
灵敏度、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
2)噪声法:气相法以3倍噪声所对应的待测物 浓度确定为检出限。 3)吸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以吸光度为0.02时所 对应的浓度为检出限 最低检出浓度 C(mg/L)的计算: d×v1 d:检出限µg/mL; C= v1:样液定容体积,mL; v v:样液体积,mL 。
26
20
精密度的表示方法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