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格
返回
1、正对 、
上下句意义相近
2、反对 、
上下句意义相反
3、串对 、
上下句意思相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九 反复 (十)换算 十 换算 (十一)设问 设问 (十二)反问 反问 (十三)对偶 对偶 (十四)排比 排比 ★ 层递 (十五)引用 引用
返回
排比:由三个 排比: 或三个以上结构 相同的句子或短 语构成 。 层递: 层递:排列顺 序是层层递进的 (是排比中的一 个特殊次类) 个特殊次类)
2、暗喻 : “甲是乙” 甲是乙”
喻词用“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成为、成了、变成” 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成了小船一般 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 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 一堵绿色的墙
返回 开始
用甲感觉去 描写乙感觉。 描写乙感觉。 又称“移觉” 又称“移觉”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返回 开始
用与本体有密切 关系的名称或属性 来代替本体 ——实际上是一种 实际上是一种 艺术换名” “艺术换名”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比
(一)什么叫比喻? 什么叫比喻?
——就是打比方。 就是打比方。 就是打比方
喻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 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修辞效果: 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二)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 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
(九)反复 九 反复 (十)换算 十 换算 (十一)设问 设问 (十二)反问 反问 (十三)对偶 对偶 (十四)排比 排比 ★ 层递 (十五)引用 引用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1、明喻 : “甲像乙” 、 甲像乙” 2、暗喻 : “甲是乙” 甲是乙” 、 暗喻的其它形式: ▲暗喻的其它形式: (1)不出现比喻词 ) 2) (2)程度不等的比喻 ——差喻 差喻 (3)否定的比喻 ) 3、借喻:“乙代甲” 、借喻: 乙代甲”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九 反复 (十)换算 十 换算 (十一)设问 设问 (十二)反问 反问 (十三)对偶 对偶 (十四)排比 排比 ★ 层递 (十五)引用 引用
返回
1、明引 、 ——有说明出 有说明出 有引号。 处或有引号。 2、暗引 、 ——无说明出 无说明出 无引号。 处也无引号。
PowerPoint 课件
现代汉语
修 辞 格
比喻、比拟、通感、借代) (比喻、比拟、通感、借代) 长泰电大 王永诚
修 辞 概 说
一、什么叫修辞? 什么叫修辞?
—— 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 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 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 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
(三)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不像比喻那样追求两个事物的相似点, 比拟不像比喻那样追求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而是 直接把本体当作拟体,并使本体具有拟体的特点。 直接把本体当作拟体,并使本体具有拟体的特点。
(四)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比拟的表达效果主要是赋予感情, 比拟的表达效果主要是赋予感情,因此使用比 拟特别要注意感情真切自然,用语和谐, 拟特别要注意感情真切自然,用语和谐,既要符合事 物本身的特点,又要与人或事物的情况相协调。 物本身的特点,又要与人或事物的情况相协调。如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夹着尾巴逃跑了 白灵鸟在树上欢快地歌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白灵鸟在树上欢快地歌 唱”。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①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祥林嫂)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祥林嫂) 是一个活物。 是一个活物。 活物 洁白的 ②我在记忆中保存这一支永不凋谢的花——洁白的 我在记忆中保存这一支永不凋谢的花 洁白 祝福,献给一切追求真与善的眼睛,愿心灵美丽。 祝福,献给一切追求真与善的眼睛,愿心灵美丽。 返回
3、借喻 : “乙代甲”(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乙代甲”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 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明喻: 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②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小梅花 (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 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
(3)不出现比喻词: )不出现比喻词:
小小的船。( 同位式) 。(AB同位式 ⑥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同位式) 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穷 ⑦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穷 两座大山。( 同位式) 。(AB同位式 这两座大山。( 同位式) 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 已经破灭。 ⑧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 定中关系) (本体和喻体演化成 定中关系) 千声万声呼唤你, ⑨千声万声呼唤你, 延安就在这里。(本体和喻体倒置 就在这里。(本体和喻体倒置—— 倒喻) 倒喻) 母亲 延安就在这里。(本体和喻体倒置 返回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1、反仿 、 ——同中有异 ——同中有异 2、类仿 、 ——异中有同 异中有同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九 反复 (十)换算 十 换算 (十一)设问 设问 (十二)反问 反问 (十三)对偶 对偶 (十四)排比 排比 ★ 层递 (十五)引用 引用
返回
1、扩大夸张 2、缩小夸张 3、超前夸张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返回
1、反话正说 2、正话反说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返回
1、谐音双关 弦外之音) (弦外之音) 2、语义双关 (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
返回
1、连续反复
2、间隔反复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九 反复 (十)换算 十 换算 (十一)设问 设问 (十二)反问 反问 (十三)对偶 对偶 (十四)排比 排比 ★ 层递 (十五)引用 引用
返回
把抽 象的数 字具体 化、形 象化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九 反复 (十)换算 十 换算 (十一)设问 设问 无疑而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十二)反问 反问 (十三)对偶 对偶 (十四)排比 排比 ★ 层递 (十五)引用 引用
返回
比
(一)什么叫比拟? 什么叫比拟?
拟
——就是运用联想,故意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 就是运用联想,故意把物当作人来写, 就是运用联想 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修辞效果:赋予感情。) 修辞效果:赋予感情。)
(二)比拟的三个构成要素: 比拟的三个构成要素:
▲暗喻的其它形式: 暗喻的其它形式:
(1)否定的比喻: )否定的比喻:
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 不是高 ④ 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 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 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 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 鲁迅 忆韦素园》 鲁迅《 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返回 开始
1、拟人 、 ——把物当人写 把物当人写 2、拟物 、 ——把人当作物 把人当作物 来写, 来写,或把甲物当 作乙物来写
三、修 辞 格(之一)
㈠比喻 ㈡比拟 ㈢通感 ㈣借代 ㈤夸张 ㈥反语 ㈦双关 ㈧仿词
A、本体:表达对象 、本体: B、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 、喻体: C、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 、喻词:表示“相似” D、喻解:即“相似点” 、喻解: 相似点” 返回
(三)根据构成方式,比喻分为三类: 根据构成方式,比喻分为三类: 1、明喻 : “甲像乙” 甲像乙”
本体( )、喻体( )、喻词都出现。 本体(甲)、喻体(乙)、喻词都出现。 喻体 喻词都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如、如同、仿佛、宛然、 常用的喻词有: 好像、 如同、仿佛、宛然、 宛如、 似的、 …… 一样、 一样、 …… 一般 宛如、 ……似的、 似的 ①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叶子(荷叶)出水很高, 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一般 ③那声音(指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 那声音(指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 雾那样温柔; 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 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 轻轻地, 微风拂过琴弦, 落花飘零在水上。 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返回
A、本体:表达对象 、本体: B、拟体:拟想的其他事物(通常总是隐去) 、拟体:拟想的其他事物(通常总是隐去) C、拟语:述说其他事物的词语 、拟语: 返回
1、拟人:把物当人写。 拟人:把物当人写。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袅娜地 开着的, 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地打着朵儿的 ②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 送来沁鼻的花香 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与鼓励。 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与鼓励。 给予肯定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