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身医学(绪论)-2011.9
心身医学(绪论)-2011.9
35%;内科32-35%。 流行病学特征:
– 女多于男 – 更年期最多 – 脑力者多见 – 工业化国家
心身疾病的分类(按系统和学科)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骨骼肌肉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皮肤科 五官科 儿科 妇产科 外科 肿瘤科
消化系统
胃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过敏性结肠炎 慢性胃炎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呕吐
心-身相关的理论依据: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 ,行为科学
二、皮层内脏相关
1、皮质内脏相关的实验研究:贝柯夫学派证明:能引起内脏功 能活动改变的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动因(心理或社会刺激)反复 结合,可以建立内脏功能活动的条件反射。 – 如小鼠摄食前要被电击→多次结合→形成条件反射→电击就 引起食物反应。
躯体症状的象征意义
哭泣:感冒,鼻炎,哮喘 敢怒不敢言:胸口堵塞感,癔球 工作压力:职业病 其它压力:吃不消(消化不良,厌食),事情太麻烦
(头痛),担子太重(腰腿痛) 讨厌:恶心呕吐,消化不良 自我不协调:皮肤病 皮肤饥饿:搔痒 夫妻关系不和:妇科病,男科病,性病 自我毁灭:自身免疫病,癌症
2、皮质内脏的病理学 – 心理社会因素→躯体功能反应---心身反应(生理范畴); –心理社会因素 过强过久→功能障碍---心-身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过强过久 或易患个体→器质性变化---心-身疾 病。
3、皮质内脏相关的认识论特点:神经系统的动力特性(强度、 灵活性、均衡性)是个性的生理学基础,个性在皮质内脏的病 理过程中重要作用,整体论,系统观
耳鼻喉科
梅尼埃综合征 慢性副鼻窦炎 咽部异物感 口吃 晕动病等
眼科
原发性青光眼 低眼压综合征 弱视 眼肌疲劳症等
口腔科
心因性齿痛 颞关节炎 口腔异物感 口腔粘膜溃疡等
儿科
心因性发热 遗尿症、遗粪症 周期性呕吐 胃、肠功能紊乱 脐周绞痛 心因性呼吸困难等
日本心身医学会(1992)对心身疾病的定义
躯体疾病中,其发病和经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有器质或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神经症(如抑郁症 )等其他精神障碍伴随的躯体症状除外。
心身疾病三个条件:
– (1)有明确的躯体症状(疾病); – (2)导致这些躯体症状(疾病)的明确心理社会
因素 – (3)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内分泌、代谢系统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糖尿病 – 肥胖症 – 心因性多饮症等
骨骼肌肉系统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全身肌痛症 – 腰腿痛:腰肌劳损 – 颈臂综合征 – 书写痉挛等
泌尿生殖系统
– 神经性多尿症 – 阳痿 – 激惹性膀胱炎 – 心因性排尿困难 – 慢性前列腺炎等
皮肤科
慢性荨麻疹 湿疹 斑秃 神经性皮炎 皮肤瘙痒症 多汗症等
三、心身相关的心理生物学机制
大量试验与观察己证实
→神经系统
〓结构上改变
心理社 →神经生化 〓影响内环
会因素 →神经内分泌 境平衡
→免疫系统
〓器官功能障碍
详见应激与心身医学
四、精神分析理论对心身相关的认识
自我 超
心理防御机制
我
本我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1.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弗洛伊德
情绪症状
心身相关:心-身反应、身-心反应 皮层内脏相关 心身相关的心理生物学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对心身相关的认识 行为学习理论对心身相关的认识
一、心-身相关
心-身相关的常识证据:激动-昏倒,紧张-尿频, 不孕-领养-生育,一夜白了头...
心-身相关的科学实验证据:无法选择的小鼠,操 作的猴子,AB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发生的前瞻性 研究,睡眠剥夺对心理的影响(身-心)…
食道、贲门或幽门痉挛 心因性多食或异食症 胆道功能障碍 胆囊炎 慢性肝炎 慢性胰腺炎等
n 呼吸统
n 支气管哮喘 n 过度换气综合征
n 惊恐发作
n 神经性咳嗽等
循环系统
– 原发性高血压
– 冠心病 – 原发性低血压综合征:
心因性晕厥
– 某些心律失常:心脏神 经症
神经系统
– 紧张性头痛 – 偏头痛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痉挛性斜颈 – 脑血管意外 – 多发性硬化等
躯体疾病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心理 躯体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
原发性心理障碍:如中风后失语对个体心理的限制 继发性社会后果:患病后社会关系改变引起的后果 爱滋病可以引起以上三方面的心理反应
二、心身医学的重要性
心身健康的需要 – 疾病谱的改变 – 心理社会因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 心理社会因素与病情变化有关 – 心身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 – 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增加
对医学的重要性 – 帮助医师转变医学模式,改变服务模式
对应用心理学的重要性 – 心理卫生、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职业, 因为心身的密切相关,需要了解身的知识
三、心身医学研究方法
临床观察法 调查法: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流行病
学调查 心理测验法:最常用心理定量 实验法:
第一章 心身相关及其理论基础
妇产科
功能性子宫出血 更年期综合征 外阴瘙痒症 月经失调 慢性盆腔痛 心因性不孕症等
外科
手术后肠粘连 胃大部切除后进食障碍
综合征
肿瘤科
癌症。
4、身心反应
指躯体疾病作为心理应激源引起心理反应
躯体疾病引起患者的心理反应 患者的感知、自我意识转变、对疾病的理智反应、情绪 反应
不能化解
躯体症状
梦
心理障碍
心身疾病
27
2.精神分析理论与心身相关
转换和躯体化:心理障碍表现为躯体症状 – 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心理冲突,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某种 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
器官语言:用躯体症状表达思想感情 – 中国文化:躯体化(胆子大,心肠好)
原因: – 婴儿状态(不会说话) – 不可言说 – 压抑 – 含蓄(文化因素) – 继发性获益:生躯体病带来了好处
3、心身疾病的范围及发生率
狭义(神圣七病,holy seven,Alexander):高血压、支 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类 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机能亢进
广义:几十种 最广义:所有的疾病都是心身疾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式,1977) 患病率:日本内科门诊26.3%;上海33.2%;临床各科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