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04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而在洞口段渐变过渡成小净距或连拱形式,使其更
符合实际情况。
山岭隧道
23
二 隧道纵断面设计
山岭隧道
24
隧道纵断面设计
隧道纵断面是中心线展直后在垂直面上的 投影。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隧道内线路的坡道 形式、坡度大小和折减、坡段长度和坡段间的
衔接等内容。
山岭隧道
25
隧道纵断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坡段也不宜太短,坡段长度最好不小于列车的长度, 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最好不小于远期到发线的长度
山岭隧道
31
隧道纵断面设计
(一,两个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值
不宜太大,否则会引起车辆之间仰俯不一,车钩受 到扭力,容易发生断钩。两个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 差应有一定限制。 从安全的观点出发,两坡段间的代数差值不应 大于重车方向的限坡值。
山岭隧道
40
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一)直线隧道净空 3、隧道建筑限界
1)常速铁路隧道
新建和改建的电
力牵引的单线、双 线隧道限界图
山岭隧道
41
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一)直线隧道净空 3、隧道建筑限界
2)高速铁路隧道
200 km/h 及以上客 运专线铁 路建筑接 近限界基 本尺寸及 轮廓
200 km/h客货共线电力牵引 铁路KH-200桥隧建筑限界
(一)直线隧道净空 4、直线隧道净空
山岭隧道
37
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一)直线隧道净空
隧道净空是指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隧道净空根据“隧道建筑限界”确定,“隧道建筑 限界”根据“基本建筑限界”制定,“基本建筑限 界”根据“机车车辆限界”制定。 “限界”是一种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内
的空间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建筑限界”
山岭隧道
34
隧道纵断面设计
(二)公路隧道
隧道内纵面线形应考虑行车安全性、营运通风
规模、施工作业效率和排水要求,隧道纵坡不应小 于0.3%,一般情况不应大于3%;受地形等条件限 制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短隧道可适当加 大,但不宜大于4%;短于l00m的隧道纵坡可与该
公路隧道外路线的指标相同。
山岭隧道
21
隧道平面设计
(二)公路隧道 因此,在受洞口地形限制,围岩条件
较好时,也可以选用大断面的连拱式单洞
隧道。目前,在公路隧道中出现了不少大
断面的连拱隧道形式。
山岭隧道
22
隧道平面设计
(二)公路隧道 在桥隧相连、隧道相连、地形条件限制等特殊 地段,也可以采取小净距隧道或连拱隧道形式。当 然,也可在洞身段采取较大间距,形成独立双洞,
(一)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单、双线隧道的选定:
高速铁路一般设计为双线: 从施工方法看,当采用TBM或盾构施工时,考 虑施工风险,采用直径较小的双洞单线隧道方案
较为稳妥,施工风险相对较小。
山岭隧道
11
隧道平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单、双线隧道的选定:
高速铁路一般设计为双线: 从运营通风看,双洞单线隧道方案可以充分利用 列车活塞风改善隧道内的环境条件,而单洞双线
用两座单线隧道,相互间设置联络通道的方案应
是最佳决策。
山岭隧道
9
隧道平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单、双线隧道的选定:
高速铁路一般设计为双线: 从地质条件看,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考虑施工 难度和风险,宜选用跨度较小的双洞单线隧道方
案,当地质条件好时,可选用单洞双线隧道方案。
山岭隧道
10
隧道平面设计
山岭隧道
2
主要内容
隧道平面设计
隧道纵断面设计 隧道横断面设计 隧道结构构造
山岭隧道
3
一 隧道平面设计
山岭隧道
4
隧道平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隧道(350km/h):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9000m, 困难7000m。
隧道内的线路宜设计为直线,当因地形、 地质等条件限制必须设计为曲线时,宜采用较 大的曲线半径,慎用最小曲线半径,并宜将曲 线设在洞口附近;隧道内不宜设置反向曲线。
(一)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单、双线隧道的选定:
选定的原则: 当隧道长度为10~20 km时,应结合隧道两端引线、车 站布点等相关工程情况进行系统的经济技术比选,也可
结合防灾救援及养护维修考虑,采用双线隧道加贯通平
导的方案进行比较。如霞浦隧道(长13 099m)采用双线 隧道加贯通平导方案,贯通平导对养护维修非常方便。
尽可能将缓和曲线设在洞外一个适当距离以外, 圆曲线的长度也不应短于一节车厢的长度。 在一座隧道内最好不设一个以上的曲线,尤其 是不宜设置反向曲线或复合曲线;两曲线间应有
足够长的夹直线,一般要求在3倍车辆长度以上。
山岭隧道
7
隧道平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常速铁路单、双线隧道的选定:
新建双线或增建第二线时: 当遇特长隧道及松软地层、不良地质地段、黄土
1 坡道形式
一般可采用单面坡或人字坡。
山岭隧道
26
隧道纵断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1 坡道形式
两种不同的坡型适用于不同的隧道。对位于紧
坡地段,要争取高程的区段上的隧道、位于越岭隧 道两端展线上的隧道、地下水不大的隧道,或是可 以单口掘进的短隧道,可以采用单面坡型;对于长 大隧道、越岭隧道、地下水丰富而抽水设备不足的
地区的隧道时,跨度大小对隧道工程的影响较其
他地区更为显著,往往修建两座单线隧道较修建 一座双线隧道较易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且工程费所增亦不多,宜修建两座单线隧道。
山岭隧道
8
隧道平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常速铁路单、双线隧道的选定:
新建双线或增建第二线时: 其他有条件的长隧道,考虑到运营期间一旦发生 事故,能有效防灾、救援且尽量控制损失,则选
山岭隧道
13
隧道平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单、双线隧道的选定:
选定的原则: 当隧道长度小于10 km时,一般采用单洞双线方 案,可利用施工时的辅助坑道作为防灾救援和人
员疏散的紧急出口,如郑西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
(长7 851 m)、秦东隧道(长7 684 m)等。
山岭隧道
14
隧道平面设计
0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山岭隧道》课程
第四章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及结构构造
郑余朝
山岭隧道
西南交通大学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
隧道内线路设计时,首先应满足整体 线路规定的各种技术指标。而隧道内的环境 条件比较差,无论是车辆运行,还是维修养 护,都处于不利的条件下。 所以,在设计隧道内线路时,还要附上 为适应隧道特点的一些技术要求。
平面线形、围岩地质条件、断面形状和尺寸、施工
方法等因素确定 。
山岭隧道
20
隧道平面设计
(二)公路隧道
分离式双洞有利于运营通风与防灾,有利于隧道
施工。但双洞断面积比单洞断面积大,洞口展线长,
则洞外地形狭窄地段将会产生大量人工边坡、桥隧相 连的情况,会导致工程费和养护费增加,而且线形很 差,对连续中、短隧道(亦称隧道群)的情况,这样 做就非常困难。
山岭隧道
44
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一)直线隧道净空 4、直线隧道净空
1)常速铁路隧道
时速120km单线电 力牵引铁路隧道衬 砌内轮廓图
山岭隧道
45
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一)直线隧道净空 4、直线隧道净空
1)常速铁路隧道
时速120km双线电 力牵引铁路隧道衬 砌内轮廓图
山岭隧道
46
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制坡度上乘以一个折减系数,铁路隧道内允许最大坡度 按下式计算:
i允 mi限 i曲
m为隧道内线路的坡度折减系数,《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其取值。
山岭隧道
28
隧道纵断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2 坡度大小
m的取值:
山岭隧道
29
隧道纵断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2 坡度大小
除了最大坡度的限制以外,还要限制最小坡
是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山岭隧道
38
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一)直线隧道净空 1、机车车辆限界 指机车车辆最外轮廓的限界尺寸。
2、基本建筑限界
指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和设备均不得侵入的轮廓线。
山岭隧道
39
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一)直线隧道净空 3、隧道建筑限界 指包围“基本建筑限界”外部的轮廓线。即要比 “基本建筑限界”大一些,留出少许空间,用于安装 通讯信号、照明、电力等设备。
山岭隧道
35
隧道纵断面设计
(二)公路隧道 从排水需要考虑,在隧道内不应采用平坡。 在施工时,为了使隧道内水顺利流出,需要
0.3%的坡度;预计涌水量相当大时,需采用
0.5%的坡度。 在高寒地区,为减少排水沟产生冻害,适当加 大纵坡,使水流动能增加,对排水有利。
山岭隧道
36
三 隧道横断面设计
山岭隧道
32
隧道纵断面设计
(一)铁路隧道
4 坡段连接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 旅客列车速度小于160km/h,坡度差大于 3‰,以圆曲线形竖曲线连接,半径10000m; 旅客列车速度等于160km/h,坡度差大于
1‰,以圆曲线形竖曲线连接,半径15000m。
竖曲线不宜与平面圆曲线重叠设置。
山岭隧道
隧道方案利用活塞风效果较差。
山岭隧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