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专题强化训练A卷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专题强化训练A卷

专题八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
(A卷)
一、选择题
(2017·武汉二诊)泰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主要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两国的蔗田主要分布在纬度16°以南的平原地区,泰国甘蔗单产仅为澳大利亚的85%,而泰国吨糖耗蔗量为澳大利亚的115%,两国蔗糖生产成本大约相同。

据此完成1~3题。

1.澳大利亚甘蔗单产高于泰国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更温暖湿润
B.土壤更肥沃
C.种植技术更先进
D.运输更便捷
2.导致泰国蔗糖生产成本与澳大利亚大约相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消耗量
B.劳动力工资
C.生产技术
D.市场需求量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影响制糖工业区位因素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两国的蔗田都主要分布在纬度16°以南的平原地区。

泰国种植甘蔗的纬度更低,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更多,而澳大利亚种植甘蔗的纬度相对较高,降水量相对较少,故A项错误;泰国的甘蔗主产区(16°以南的平原地区)主要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土壤较澳大利亚更加肥沃,故B项错误;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水
平较泰国高,种植技术较泰国先进,使其甘蔗单产高于泰国,故C项正确;运输条件对甘蔗的单产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第2题,由材料可知,泰国单位蔗糖消耗甘蔗数量高于澳大利亚,即泰国生产蔗糖的原料消耗量高于澳大利亚,故A项错误;泰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蔗糖的生产成本,使两国蔗糖生产成本相近,故B项正确;澳大利亚生产技术水平高于泰国,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故C项错误;市场需求量对两国蔗糖生产成本没有直接影响,故D项错误。

第3题,制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①图中能源占成本的比重最高,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图中能源、原料和劳动力占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与制糖工业不符;③图中原料占成本的比重超过70%,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④图中劳动力占成本的比重为60%,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答案:1.C 2.B 3.C
(2017·济南高考冲刺)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某行业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企业所占市场的份额总和,一般用这几家企业的销售额占该行业总额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为全球部分行业(汽车、家电、服装、家具和鞋子)的集中度比较,下表是我国与美国家具行业集中度(%)比较。

据此完成4~6题。

领导者前5家前10家中国<1 <2 <5
美国8.9 22.4 44.3
A.甲B.乙
C.丙D.丁
5.与美国相比,我国家具行业( )
A.中低档产品多B.中小企业较少
C.垄断程度较高D.企业利润较高
6.目前,美国家具企业积极寻求在中国投资设厂,实行“地产地销”。

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产业集中度B.靠近原料产地
C.开辟市场空间D.增强集群效益
解析:第4题,由表可知中国的家具行业集中度仅为5%以下,而美国也仅为44.3%,说明家具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其中只有丁最符合,故选D。

第5题,由表可知中国前10家最大的家具企业与美国相比占比很小,由此可知中小企业较多和行业垄断程度较低,B和C错。

行业垄断程度低,品牌优势不明显,因此企业利润相对较低,D错。

中小企业较多,研发投资较少,因此多中低档产品,A对。

第6题,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美国家具企业通过在中国设厂生产不仅能够靠近消费市场,提升市场敏感度,还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答案:4.D 5.A 6.C
下图为地理要素三角坐标统计图。

读图完成7~8题。

7.若a、b、c分别表示一、二、三产业,甲、乙、丙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一般而言其发展的先后顺序应是( )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甲→丙D.丙→甲→乙
8.若a、b、c分别表示原料、市场、技术,则甲最有可能的工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加工B.糕点制作
C.飞机制造D.电子装配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甲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乙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丙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乙→甲→丙。

第8题,糕点制作为市场导向型,水产品加工为原料导向型,飞机制造为技术导向型,电子装配为劳动力导向型。

由图可知,甲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是b市场。

答案:7.C 8.B
(2017·三门峡考前预测)读1985-2010年我国东北四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表,回答9~11题。

年份基础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轻工业
产值
(亿元)
比重
(%)
产值
(亿元)
比重
(%)
产值
(亿元)
比重
(%)
产值
(亿元)
比重
(%)
1985 316.2 19.31 183.42 13.15 151.92 29.94 226.28 10.58 2001 2 318.39 9.13 2 421.48 6.98 498.04 14.22 863.00 5.06
2010 21 453.99 8.99 18 416.51 7.77 6 306.95 8.69 9 783.95 8.16
A.矿产资源B.劳动力
C.市场D.交通
10.2001至2010年,东北四个工业部门产值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 )
A.基础原材料工业B.装备制造业
C.能源工业D.轻工业
11.东北能源工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能源需求量减少B.能源资源储量减少
C.劳动力短缺D.基础设施落后
解析:第9题,东北地区煤、铁、森林等资源丰富,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

第10题,从表中可知,2001年至2010年,东北四个工业部门产业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轻工业。

第11题,东北能源工业因资源储量减少而出现衰退。

答案:9.A 10.D 11.B
二、综合题
12.(2017·丽江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沥青是石油炼油后留下的余渣,多用来铺路或作为建筑材料。

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资建设的现代化石油加工企业阿克套沥青厂,从中国引进成套工艺设备,产出高品质沥青,能达到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要求。

哈萨克斯坦以公路运输为主,但公路年久失修,运力有限,交通落后。

目前正在建设的中亚地区最重要的货运大干线“双西公路”(西欧-中国西部)哈萨克斯坦段,所需要的高品质沥青都由阿克套供应,也能满足今后该国道路建设的需要。

下图为“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段示意图。

(1)简述阿克套沥青厂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析建设“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段需要高品质沥青的主要原因。

(3)哈萨克斯坦的交通现状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试分析原因。

解析:(1)应主要从原料、技术条件、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等角度分析。

(2)应主要从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太阳辐射、货物运输量等角度分析。

(3)应主要从哈萨克斯坦为内陆国、货物运输需中转以及公路运力有限等角度分析。

答案:(1)石油资源丰富,为沥青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有中国技术条件的支持;市场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

(2)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沥青路面易开裂、变形;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路面易增温,沥青易软化;是亚欧大陆的货运大通道,运量大,磨损大。

(3)深居亚欧大陆中部,没有出海口;货物运输需经其他国家中转,限制了其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公路年久失修,运力有限。

13.(2017·天一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毛乌素沙漠的前沿,也是黄河灌区的重点地段,土地面积4 639 km2,山地、缓坡丘陵、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88.7%。

全市总人口23.7万,非农业人口11.5万,占总人口的48.5%。

灵武市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煤炭等埋藏条件好,易开采。

灵武市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等工业为主,现成为我国国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

下图为灵武市地理位置图。

(1)指出灵武市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

(2)简述灵武市发展能源重化工基地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

(3)分析灵武市发展能源重化工基地对当地产生的负面影响。

(4)近年来,有人提出将灵武市能源重化工基地从该市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处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地处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市场广阔。

(2)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短缺;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疏,劳动力短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3)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三废”排放量较大,导致环境污染;工业用地规模扩大,耕地、林地面积萎缩,人地矛盾突出;基地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基地内过度采矿导致地质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人类居住区的环境安全等。

(4)赞同。

理由:灵武市西部地区城市、乡镇密度相对较大,劳动力相对充足;靠近黄河,水源充足;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或不赞同。

理由:灵武市西部地区距离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产地较远,运输成本高;距离黄河较近,易对黄河水源造成污染;危害西部黄河灌区的农作物生长;工业基地转移,投资成本较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