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归去来兮辞升级版

4归去来兮辞升级版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
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 当敛裳宵逝。
(14)质性:本性。 矫厉:造作勉强。 (15)违己:违反自己的意志。 交病:身心都感到痛苦。 (16)尝从人事:曾经出仕做官。 (17)口腹自役: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18)稔(rěn):庄稼成熟。 (19)敛裳宵逝:收拾衣装,星夜离去。
陶渊明今存诗歌 125首,五言诗成就最高。他的 五言诗可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 统而加以发展的 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 田 园诗。后代常称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田园诗人”。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 5首)、《饮酒》 (20首)、《杂诗》( 12首)等等。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意思就是: 题 解
回去吧!
语气助词
归去来兮辞
回去 助词,无义
文体,赋的一种

文体简介
是战国后期诗人 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
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 楚辞。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1 、两句为一组,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 意思,读后稍作停顿。
2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 路/漫漫 (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知人论世
陶渊明(365-427 ),晋宋时期文学家。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人。名潜,一名 渊明,字元亮,别号 五柳先生 ,私谥 靖节先生 ,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 少年时曾怀有“ 大志济于苍生 ”的志向。
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 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 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 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八十余天,就辞官回家,躬耕 陇亩,从此不再出仕。
资:凭借。
我家境贫困,耕田种桑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 家无余粮,维持生计所需要的东西,没有得到它的方法。亲戚 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职位较高的官,自己也欣然地产生了这种 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
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
3 、句式散文化,一般押韵。
正音:
惆怅 chóuchàng 飏 yáng 熹微 xī 樽 zūn 觞 shāng 眄 miǎn 庭柯 kē 矫 jiǎo 岫 xiù 翳 yì 盘桓 huán 棹 zhào 窈窕 yǎotiǎo 遑遑 huáng 皋gāo
文中的韵脚字
第一段:押两个韵: ①uì韵,韵脚是“ 归”、“悲”、“追”、 “非” ②ì、uì韵,韵脚是“ 衣、微” 第二段:押两个韵: ①un韵,韵脚是“ 奔”“门”“存”“樽” ②an韵,韵脚是“ 颜”“安”“关”“观”“ 还”“桓” 第三段:押一个韵 ou 韵脚是 “游”“求”“优”“畴”“舟”“丘”“流”“休”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 i韵,韵脚有 “之”“期”“耔”“诗”“疑”
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序言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
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1)幼稚:指小孩。 盈:满。 (2)瓶:指盛粮食的器皿。 (3)生生:赖以维持生活的。前一个为 V.后一个字为 n. (4)术:方法,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5)脱然:轻快的样子。 (6)有怀:有所思念(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7)靡途:没有门路。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五柳先生传》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 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知人论世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 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一天的彭泽 令。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 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 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 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 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 《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 比喻有骨气、清高。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 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 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陶渊明 现存文12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在艺术上 平淡、朴素, 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 染力。散文以《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有 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 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 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晋书·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事上
官。郡遣督邮至县, 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 斗米折腰,拳拳事乡 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 解印去县,乃赋《归 去来》。”
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8)会:恰逢。
(9)以:因为。
见:被。
(10)风波:指战乱。 惮:害怕。
(11)去:距离。
(12)眷然:思念的样子。
(13)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 恰逢碰上有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 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到远方服役。彭泽县距离家只有一百里,公田收 获的粮食足够酿酒饮用,因此就要了下来。等到几天后,便产生了辞官 回家的想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