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大全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大全

(一)【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xx。

xxxx:“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斯是陋室()(2)可以调素琴()(3)xx鲜有闻()(4)宜乎众矣()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xx诸xx,xxxx亭。

xxxx:“何陋之有?” (xx《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 (《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 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 í,相见。

16.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1)有仙则名()(2)妻子不觌()(3)无案牍之劳形()(4)或栖于椟()1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xxxx:“何陋之有?”(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8、语段(一)中“xxxx:何陋之有?”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

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20.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③妻子不觌() ④未尝不与书俱()21.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A 何陋之有B 渔人甚异之C 能以径寸之木D 乃引客就观之22.[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分)(三)【甲】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 ”时闻者多哂⑤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⑥选自《晋书》【注释】①耽:非常爱好。

②营:谋求。

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

⑤哂:讥笑。

⑥xx: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惟吾xx:(2)何陋之有之:(3)其妻患之患:(4)常丐食诵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欢守志弥固,遂为xx。

12.【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13.【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14.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分)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四)【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斯是陋室()(3)xx鲜有闻()(2)可以调素琴()(4)宜乎众矣()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4.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五)xx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斯是陋室②谈笑有xx20.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 ,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六)(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予xx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A.xx廉洁,死乃知之B.xxxx:何陋之有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D.无案牍之劳形1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

(2分)(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xx的作用是:1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 ,结尾又说“何陋之有” ,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2分)答: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 “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 “铭”侧重于议论, “说”侧重于叙事。

C.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七)【甲】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 èn )漉(l ù) ,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 ì) ,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惟吾xx(2)无案牍之劳形(3)每移案(4)余稍为修葺2翻译(1)xxxx:“何陋之有?(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绘陋室幽雅,乙文用()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手法。

4,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八)【甲】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

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哂:1.解词(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3)不营产业()(4)欢守志弥固()2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xx(2)欢守志弥固,遂为xx。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九)【甲】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

⑤说:谈论。

⑥视:看,比照。

⑦化:融和。

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斯是陋室,惟吾xx③商好与贤己者处②无案牍之形④赐好说不若己者26、在《古汉语词典》中, “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

(只需填序号) (1分) ()A .日子B .白天C .每天,一天天地D .太阳27、下面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1分)A 、无丝竹之乱耳B 、何陋之有C 、无案牍之劳形D 、吾死之后2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29、【乙】段中的“芝兰之室” ,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1分)30、【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涉及的都是“交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2分)答:(十)(一)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xx《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