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名词解释

病理名词解释

★动脉硬化:凡是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称动脉硬化。

★阿少夫小体(Aschoff body):是风湿病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为圆形或椭圆形小体,中央为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其外为角度偶Aschoff细胞周边为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McCalum斑(McCallum' spatch):(马氏斑)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后期,心内膜尤以左心房后壁增厚,粗糙和邹璧呈地图状,称为马氏斑。

★绒毛心(cor villosum):风湿性心包炎时,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于心包的脏层和壁层,随着心脏搏动而呈绒毛状,故称绒毛心。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是指心瓣膜受到各种因素损伤后或者先天性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由于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搜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表现为心前区阵发性疼痛或紧迫感,疼痛常放射至左肩或左臂。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由于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的局部坏死。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由于梗死的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室内血液压力的作用下,局部组织向外膨出而成,多监狱左心室前壁近心尖处。

★附壁血栓(mural thrombus):由于梗死心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及心室纤维性颤动时出现涡流等原因,可形成血栓。

★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一般指的是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断裂损伤出现伤口的愈合过程。

★一期愈合(primary healing):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一期愈合时间短,形成瘢痕少。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monia):是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一个肺段乃至整个大并使其变实的肺的纤维素性炎症。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monia):是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并向周围或末梢肺组织扩展,形成以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在分布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一组以肺实质与小气道受到病理损害后,导致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统称。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指末梢肺组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

★肺硅沉着症(silicosis):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所致的以肺内硅结节形成和广泛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见职业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引起的以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下段粘膜的鳞状上皮被胃粘膜柱状上皮所取代时,称Barrett食管。

★革囊胃(linitis plastica):胃癌组织向胃壁内弥漫浸润时致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粘膜皱襞大部分消失,其胃状似皮革制成的囊袋,故称革囊胃。

★气球样变性(ballooning degeneration):病毒性肝炎时,严重的肝细胞水肿使肝细胞胀大呈球形胞浆几乎完全透明,称气球样变性。

★嗜酸性小体(acidophilic body or Councilman body):病毒性肝炎时单个肝细胞的坏死,是由嗜酸性变进一步发展,胞浆更加浓缩、胞核也浓缩以至消失,最后剩下深红色均匀浓染的圆形小体,即嗜酸性小体。

★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慢性肝炎时,在肝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小叶中央静脉之间及两个汇管区之间出现的肝细胞带状、融会性坏死灶,伴有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替进行,结果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发生改建,使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慢性肝病。

★假小叶(pseuolobule):肝硬化时,正常的肝小叶结构破坏,由广泛增势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假小叶。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om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以肿瘤组织中找到R-S细胞为特征。

★陷窝细胞(lacunar cell):瘤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淡染,福尔马林固定后胞浆收缩与周围细胞之间形成透明空隙,好似细胞位于陷窝内。

★R-S细胞(Reed-sternberg cell):是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性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双色或嗜酸性,核大,双核或多核,河内有一个大而嗜酸的核仁,周围有一同名晕。

★肾小球肾炎( glomerrlonephritis GN):是一种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急性肾炎综合症( acute nephritic syndrome):起病急,以突然出现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氮质血症、高血压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病理基础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病综合症( nephritic syndrome) :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性浮肿、高脂血症和脂质尿为特征的综合症,病理基础为基底膜理化性状改变所致的通透性增加。

★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Goodpastur syndrome):由于肺泡基底膜和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存在交叉免疫反应的抗原,当肺受到原发性损害后,使肺泡基底膜发生改变,成为自身抗原,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起交叉免疫反应,导致肾脏损害,在发病机制上,肾脏的病变属于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免疫荧光法显示为线性荧光。

病理变化主要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 crescent):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体积增大,增生成多层并有巨噬细胞浸润,在肾球囊内形成新月体形小体或环形体。

早期为细胞性新月体,以后在增生的细胞之间发生纤维化,逐渐演变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

★蚤咬肾( flea-bitten kidney): 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肾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表面光滑充血,有时见粟粒状出血点,故称“蚤咬肾”。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 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主要累及肾小管、肾盂、肾盏粘膜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

★纳博特囊肿(Nabothian cyst):纳博特囊肿:慢性子宫颈炎时,子宫颈粘膜腺腔被粘液或鳞状上皮堵塞,腺体扩大成囊状,形成子宫颈腺囊肿,又称为纳博特囊肿。

★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癌细胞浸润子宫颈上皮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

★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绒毛膜癌:高度恶性的滋养层细胞肿瘤,癌细胞增生呈片状,无绒毛水泡状物,本身无血管,肉眼以出血坏死为特点,血道转移为主。

★Krukenberg瘤:Krukenberg瘤:胃癌发生腹腔种植性转移于双侧卵巢。

★Paget病:又称为湿疹样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于近乳头处大导管时,癌细胞向乳头周围皮肤浸润,使乳头看上去红肿、湿润,象湿疹一样。

★卫星现象(satellitosis) :.神经元胞体被5个以上的少突胶质细胞环绕所形成的小结。

★噬神经细胞现象(neuronophagia):坏变的神经元被增生的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包围、浸润和吞噬的过程。

★胶质结节(glial nodule):由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增生,积聚成团,常位于血管旁及坏死的神经细胞附近★角弓反张(episthiotonus):指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的脑膜刺激症状,在婴、幼儿患者,由于腰部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而引起。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结核病时形成的彻底的凝固性坏死,肉眼呈白色或微黄,细腻,形似奶酪。

★肺原发综合征(pulmonary primary complex):肺的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肺原发综合症,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其X线片上呈哑铃状阴影。

★结核结节(tubercle):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山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郎罕氏巨细胞加上外周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

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病,全身器官均可以发病,但是以肺结核最常见,典型的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伤寒病时,活跃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坏死细胞碎片形成伤寒细胞。

这类细胞聚集成小结状病灶,称为伤寒小结,小结内无中性粒细胞。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多限于结肠,以大量纤维素渗出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入侵结肠引起的肠阿米巴病,因其以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故又称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肿(ameboma):阿米巴病慢性期因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局限性包块,称为阿米巴肿。

★阿米巴肝脓肿(amebic liver abscess):阿米巴滋养体经肠壁小静脉由血行播散抵达肝脏,所引起的肝脏的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脓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