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标技术状态管理内容拟制:日期:审核:日期:质量:日期:原则化日期:批准:日期:目录1.引言1.1 基本规定1.2 普通信息2.程序和规定2.1 技术状态管理关于制度与规定2.2 技术状态管理组件机构2.3 技术状态项目选取准则2.4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时间间隔以及报告分发和控制规定2.5 对供方控制办法3.技术状态标记3.1 技术状态项目规范树3.2 选取技术状态项目3.3 拟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技术状态文献3.4 制定技术状态项目和技术状态文献标记符3.5 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编写技术状态文献3.6 发放技术状态文献4.技术状态控制4.1 技术状态文献更改原则4.2 技术状态文献更改分类4.3 技术状态文献更改程序4.4 技术状态文献更改提出4.5 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实行4.6 技术状态偏离控制4.7 超差特许控制5.技术状态记实5.1 技术状态记实内容5.2 技术状态记实记录5.3 技术状态记实报告5.4 技术状态记实实行5.5 技术状态记实分析6.技术状态审核6.1 普通规定6.2 审核内容6.3 技术状态审核算施7.有关文献技术状态管理筹划1 引言1.1 基本规定a) 技术状态管理筹划应在武器装备系统或技术状态项目研制过程不同阶段分别编制出能全面反映其在某一特定期刻拟定下来技术状态文献和管理筹划,并明确建立功能基线、分派基线、产品基线。
其中功能基线应与《武器装备系统研制总规定》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分派基线应与《研制任务书》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并控制对这些基线更改,使对这些基线所做出所有更改都具备可追溯性。
b) 技术状态管理筹划是按照GJB 3206-98 原则规定指定,应是符合合同规定,筹划要明确对技术状态项目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进行管理所采用程序和办法,并明确对技术状态标示、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合管理筹划。
1.2 普通信息a)合用军用武器装备系统、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中技术状态项目阐明,即能满足最后使用性能并指定为单个实体技术状态管理硬件、软件及其集合体技术状态管理,详细分为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b) 重要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时间安排:涉及初样/正样方案论证评审、核心技术(涉及关重件特性)实行方案评审、设计阶段评审、工艺评审、产品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产品技术鉴定、重要设计(涉及产品性能技术指标)更改评审、产品改进方案评审等,只有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研制/生产活动;c) 编制技术状态管理筹划目在于精确适时有效地贯彻公司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保证产品技术状态受控。
d) 技术状态管理筹划控制范畴合用于公司军品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中技术状态管理,重要涉及技术状态标记、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e) 有关文献:GJB1362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规定GJB3206 技术状态管理GJB 5709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规定2 程序和规定公司编制并执行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涉及与顾客订购方或供方获得一致意见技术状态管理规定,重要内容涉及:a) 技术状态管理关于制度与规定;b)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c) 技术状态管理项目选取准则;d)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时间间隔以及报告分发和控制规定;e) 对供方控制办法。
2.1 技术状态管理关于制度与规定公司制定《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规定了主题内容合用范畴、引用原则、术语定义、职责、工作程序与规定、控制记录等。
其中主题内容为:描述军品技术状态规定,建立了技术状态管理内容和控制程序;合用范畴为:公司军品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合同环境和自主开发环境下研制、生产中技术状态管理。
2.2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公司设立技术状态管理委员会(简称技委会)。
主任由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担任,副主任由公司分管理技术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担任,下设若干名委员,由各专业技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构成。
技委会及各部门职责如下:a) 技委会:在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领导下,组织对产品方案论证、核心技术、产品转阶段、产品技术鉴定等重大技术状态审查评审;b) 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参加重大技术状态评审,并审批技术评状态审报告;c) 研发部(设计):负责编制产品技术状态文献,控制设计更改和偏离,报告设计更改状况;d) 研发部(工艺):负责编制产品研制、生产工艺文献;执行工程更改,控制工艺更改和偏离,报告工艺鉴定状况;e) 质量部:负责检查测试产品、控制不合格品,并予以记录;监督技术状态管理,报告产品研制、生产质量状态和执行设计更改状况;f) 制造部:负责组织实行技术状态,执行工程更改,予以记录;g) 供销部:负责与新研采购产品供方订立采购合同,理解其定型状态;h) 综共筹划部(保密资料室):负责接受、检查、复制、分发、归档技术状态文献,保证现场得到现行有效文献,按定型归档向上级机关报送定型文献。
2.3 技术状态项目选取准则a) 能满足产品最后使用性能,战术/技术性能指标;b) 产品功能特性、产品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规定。
其中涉及诸如:使用范畴、作用距离、杀伤力、速度等性能指标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等规定;产品物理特性:产品形体特性如构成、尺寸、材质、表面状态、形状、配合、公差、重量等;c) 产品涉及硬件、软件及其集合体(嵌入式)技术状态管理。
.2.4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时间间隔以及报告分发和控制规定2.4.1 内部报告依照管理筹划,公司应对技术状态项目或军用武器装备系统订购方(或军代表)发送如下不同类型内部报告。
a) 技术状态项目及技术状态基线文献清单;b) 当前技术状态状况;c) 技术状态文献更改、工程更改、偏离和超差及让步状况报告;d) 技术状态文献更改实拖、工程更改实拖和检查或验证状况报告。
2.4.2 向__________订购方提供报告时间间隔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向订购方或其军代表报告技术状态实际状况。
a) 在立项论证阶段(M)、方案论证阶段(C)、初样/正样阶段(S)、设计定型阶段(D)和试生产阶段(P)以及重大技术更改、偏离和让步允许时均应向订购方(或军代表)报告,并征得订购方(或军代表)批准;b) 此外,合同规定期应按合同规定期间及时向订购方(或军代表)提供技术状态实际状况。
2.4.3 报告分发和控制规定技术状态文献由综共筹划部保密室负责分发到公司技委会和各关于部门,并按合同或顾客规定向订购方(或军代表)发送。
2.5 对供方控制办法2.5.1 按军工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和技术状态管理筹划规定,应对供方进行合格供方调查、评审、选取、确认合格供方。
2.5.2 按合同军用武器装备系统、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产品技术规定,拟定对供方技术状态管理筹划,并以采购/外协合同方式明确技术状态技术质量规定,以保证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筹划实行与贯彻。
2.5.3 对合格供方坚持动态管理控制,每年至少确认一次。
3 技术状态标记3.1 技术状态项目规范树a) 从工作性能或构成构造分解单元中选取技术状态项目;b) 拟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技术状态文献;c) 拟定用以标记技术状态项目、技术状态文献、技术状态文献更改建议以及偏离允许与让步等标记号编号制度,发布每一技术状态文献标记号;d) 拟定关于技术状态文献,建立技术状态基线,作为正式技术状态控制起点;e) 标记并发放每个技术状态项目中技术状态文献。
3.2 选取技术状态项目3.2.1 公司选取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能被单独管理项目作为技术状态项目,普通选取:a) 装备系统、分系统级项目和跨承制单位、分承制单位研制项目,详细产品成套设备状态项目;b) 风险、安全、完毕作战任务等方面具备核心性项目,详细产品新研配套核心技术项目;c) 采用了新技术、新设计或全新研制项目,涉及新研配套成品、材料、元器件;新研自制分机组件或用于本新研产品而未定型零部、整件;本产品专用产品软件;d) 与其他项目有重要接口项目和共用分系统;e) 单独采购项目;f) 被本产品沿用,但又同步有工程更改定型机件(含零部、整件、配套成品);g) 使用和维修方面需着重考虑项目;h) 本产品专用测试仪器和工具。
3.2.2 选取技术状态项目由公司和军代表/顾客协商后共同提出,经批准技术状态项目应在合同/技术合同中规定。
3.3 拟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技术状态文献3.3.1 研发部(设计)编制下列受控文献:a)设计和实验规范目录;b)试制/生产用生产图样、技术条件及其目录;c)新研制采购产品技术规定(反映技术状态管理关于规定);d)合用有关法规、原则清单;e)安装、操作及维修手册;f)技术通报(向顾客反映经批准技术状态更改状况和对使用者规定)。
3.3.2 研发部(工艺)及外包生产单位编制为实行产品设计文献规定所需工艺文献及其目录。
3.3.3 质量部对产品实物技术状态进行验证和记录。
以上文献应涉及有关更改及可追溯信息。
3.4 指定技术状态项目和技术状态文献标记符3.4.1 研发部、制造部、质量部依照产品原则化大纲和《文献控制程序》、《记录控制》规定,拟定新研产品型号、图样编号、技术文献编号以及更改文献编号,偏离申请单和不合格品审理单编号,这些文献编号应具备唯一性。
3.4.2 技术状态文献应按《设计开发控制程序》规定标注研制生产“阶段标记”(M、C、S、D、P),其中“M”代表立项论证阶段部件、原理样机或实验装置;“C”代表方案阶段原理样机或模型样机;“S”代表工程研制阶段初样机或正样机;“D”代表设计定型阶段正样机;“P”代表试生产阶段生产定型产品。
3.4.3 文献编号与实物标志应协调统一、文实相符。
3.5 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编写技术状态文献3.5.1 建立技术状态基线公司应建立三种技术状态基线:a) 在论证阶段后期,编制功能技术状态文献,通过对设计方案评审,形成功能基线;功能基线应与装备(产品)战术技术指标协调一致;b) 工程研制阶段初期,通过对试样产品发图设计评审,编制建立分派技术状态文献,形成分派基线;分派基线应与装备(产品)研制总规定技术内容协调一致;试样鉴定后,通过产品设计定型(鉴定)评审,批准设计定型(鉴定),编制建立产品技术状态文献,形成产品基线;产品基线应与研制合同中技术规定协调一致;c) 产品生产定型(鉴定)评审和批准生产定型(鉴定),对产品基线进行必要调节。
3.5.2 功能技术状态文献编写依照与主机单位订立技术合同或我司分析顾客规定得出产品研制任务,拟定产品功能特性。
以研制规范为主技术状态文献《产品研制任务书》涉及内容为:a)装备产品任务规定总功能特性及所有重要功能特性;b)产品重要整件或组件功能特性;c)产品及主机及分机间软、硬接口规定;d)验证总功能特性所需进行所有实验项目;e)产品重要物理特性(尺寸、重量、外形、重要构成等);f)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运送方面技术指标和保障性规定、g)产品专用测试仪器和工具功能特性;h)重要设计规范、准则和关于限制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