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2标段灰库基础工程,位于启动锅炉房西侧,基础几何尺寸为 54.4m X 23m,底板厚为1.6m ,混凝土方量为1820 m ,钢筋用量约为280T,该基础底板属于大体积砼。
砼连续浇筑时间约28小时。
基础材料: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钢筋采用 HPB235( I 级)、HRB335( H级); 钢材为Q235B 。
2、 编制依据1.1华北电力设计院图纸《灰库基础施工图》 1.2参考资料: 1.2.1《工程测量规范》1.2.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2.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1.2.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1.2.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1.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2.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1.2.8《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3、 施工作业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施工机械及工 机具:10-F014IVS — T0337GB50026 — 2007 JGJ130-2001 JGJ107-2003 GB50164-92 2002-01-21 (GB50204-2002 ) (GB-50496-2009 ) (第1部分:土建工程)由于本次砼方量浇筑较大,所以我项目部拟定两班制轮流值班(详见附表三);以确保砼浇筑过程中连续性和浇筑质量。
3.4施工条件34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阶段的综合抗裂措施,编写大体积混凝土重大施3.4.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并进行安全考试,考试合格合格后方可上岗。
3.4.3施工现场设施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按时完成,场区内道路坚实平坦并全部硬化,施工道路畅通,满足运输要求。
3.4.4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设备,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试运转,其性能和数量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
3.4.5混凝土的测温监控设备按规范的有关规定配置和布设,保温用材料应齐备,已派专人负责测温作业管理。
3.4.6施工前应将测量仪器准备好并校验完毕。
3.4.7施工现场的力能(供水、供电)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电源和水源:分别在灰库东侧从#2箱变引入一条电源以及从启动锅炉房引入一条备用电源和一条水源。
4、大体积砼施工要求本基础底板属于大体积砼,除满足一般砼施工要求外,还采用下列技术措施以确保砼浇灌的连续性,控制温差、防止裂缝。
4.1机械配备采用一座搅拌站和一座备用搅拌站,两辆泵车同时搅拌同时浇筑的方式,四辆罐车运输混凝土,一座搅拌站搅拌出砼按50 m3计算,以确保砼浇灌的连续性,浇筑时间按28小时考虑,砼浇筑初凝时间按6小时考虑。
4.2选择砼原材料、优化砼配合比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主要原则是:采用双掺技术,合理增加掺合料的用量,降低水泥的用量。
4.2.1水泥使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P.S42.5 );4.2.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4.2.3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 2.3,含泥量不大于3%4.2.4掺90kg的粉煤灰和10.8kg的减水剂,坍落度控制在120〜160mn范围内。
4.3砼的浇筑方式4.3.1大体积砼施工必须连续浇灌,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的方式:其中一泵车布置在灰库西侧马路,另一台泵车分别布置在灰库的南侧(浇筑约14小时)和北侧(浇筑约14小时);溜槽搭设在灰库马路东侧,泵车和溜槽详见布置图三。
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并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浇筑过程中防止砼发生离析现象;缩小了砼温度变化及缩短了浇筑时间。
砼自由落差不宜超过2m,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要做到“快插慢拔”,掌握好振捣时间,插点要均匀排列,“交错式”次序排列,浇筑时,设派专人观察模板、加固支撑、钢筋、插筋的情况,确保砼的施工质量,做到内实外光。
4.3.2砼浇筑至-1.9m标高后应用刮杆刮平,用木抹子将表面搓平,即时排走表面的泌水,在砼初凝前应复查顶标高,若收缩量大,应补浇砼。
在初凝前用铁抹子抹压两遍,以闭合表面裂缝。
4.4加强温度监控和养护4.4.1采用电子测温法,在砼内埋设五组导线(见附图一),每组分别测表、中、底三点温度。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C;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C ;当砼内外温差小于10C时停止测温。
4.4.2大体积砼的养护主要为了保证砼有一定温度和湿度,主要通过浇水和覆盖相结合的办法,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浇水养护,在其基础表面及模板侧面覆盖棉被保温,覆盖塑料薄膜保水保湿,防止风干。
在养护期间,定人定时进行测定混凝土温度,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两小时测一次,下降阶段每四小时测一次,同时测大气温度,做好温度记录。
根据测温结果,调节保温层厚度,以保证混凝土里表温差不超过25 C,确保混凝土结构不出现温度裂缝。
4.4.3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拆模,除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外,还考虑温度裂缝的可能性,且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应小于25C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温层。
5、温控技术措施5.1采用低温拌合水;5.2先预冷进仓骨料;5.3水泥避免使用新出厂的高温水泥;5.4严格控制入模温度不大于28C;5.5在保证砼和易性前提下,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水灰比、减少砼的收缩。
6、混凝土温度计算书6.1已知条件6.1.1 配合比设计(编号:BG2/ DET03PB1-2011-50)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浇筑时间约在泥(PS42.5 )外掺粉煤灰和膨胀剂,水泥用量热绝热温度为Th —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值;M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6KJ/KG • K‘一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 m3Th 二追=377 342=56 cCP 0.96 汉24006.2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T(t) =T0 Th *T (t )—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T0—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取22 C;—不同浇筑块厚度的温降系数;t=3时,T( 3)=22+56X 0.68=60.08Ct=6时,T( 6)=22+56X 0.67=59.52Ct=9时,T(9)=22+56X 0.63=57.28ct=1 2时,T(12)=22+56 X 0.57=53.92 C7月初,取混凝土入模温度T0=22 C。
水泥采用矿渣水342kg/m3,水泥发热量Q=377J/kg,则水泥最终水化Th m cQ C ?「i经过计算,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在第三天达到最高 62.08 C 。
6.3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Tb(t) =Ta 4h '(H -h'T ⑴H 2T b ( T )—龄期T 时砼的表面温度(C ) Ta--龄期T 时大气的平均温度(C ),取 Ta=20 CH —砼的计算厚度( m H=h+2h 'h —砼的实际厚度( m ) h=1.6mh '—砼的虚厚度( m ) h ' =k 入 / 3入一砼的导热系数 取入=2. 33 w/m • kk —计算折成系数取 k=0.6663 —模板的传热系数 3 =1/ ( 3 / 入 1+1/ 3 a )S —木模板厚度( m )取3 =0.018m入1—木模板导热系数取入 1=0.23w/ m • k△T ( T )—龄期 T时砼内部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C )3 a —空气传热系数可取23w/ m • k△ T ( T )=T ( T )- Ta计算结果如下表:结论: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砼浇筑第三天后砼内部温度达到最高, 砼内部与表面温差最大,T ( 3)- T b (3) =24 C, T b ( 3) -Ta=15.82 C,砼表面与大气温度亦未超过 20C 。
但为了防止砼出现裂缝,砼浇筑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一层,棉被一层进行保水保温。
6.4混凝土保温养护材料厚度计算根据当地气象情况,混凝土浇筑期间大气日平均温度在 20 C 左右,设浇筑后未加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温度为25 C, 60.08 C -25 C =35.08 C >25 C ,需要进行保温,假设用一层塑料薄膜、层棉被进行覆盖,其导热系数 入i=0.14W/m • k,保温材料由一层不透风材料,一层透风材料组成,取K=2.0 ,,则保温材料的厚度为0.5h i(Tb -Ta)*K'(T max「Tb)h—结构厚度(m);「iT max —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Tb—混凝土表面温度,设为25 °C;Ta—混凝土浇筑后3〜5天空气的平均温度,取为18 C;K—传热系数的修正值,及透风系数。
0.5h i(Tb-Ta) 0.5 1.6 0.14 (25 -18):]K = 2 =0.02m=20mm九(T max—Tb) 2.3x(60.08 —25)结论: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需用20mm厚棉被覆盖可以达到保温效果,但为了防止砼出现裂缝,砼浇筑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一层,棉被一层进行保水保温,侧面也采取挂棉被保温养护。
7、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控7.1安全通则:7.1.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7.1.2所有进场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影响工作的病症。
并定期进行体检。
7.1.3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方可上岗。
7.1.4遵守项目部相关规定,统一着装进入施工现场。
不可穿着会绞入机器中或造成意外的服装(如拖地的裤脚,宽松的衣袖,领带或衣服) 。
必须随时穿着衬衫,长裤,衬衫必须塞入库内。
不得穿着短裤,无袖衬衫在现场施工。
7.1.5不得在工作区域或建筑物内抄近路,不得跨越围栏或安全警示牌。
7.2各级施工负责人清楚在安全施工及防止事故上的责任:7.2.1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对所属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负直接的领导责任。
7.2.2组织施工项目开工前的安全交底。
对未参加交底人员不得安排该项目的工作。
7.2.3在每天的班前安排施工时,进行“三交”(任务、安全、技术)“三查”(衣着、三宝、精神状态)以保证消除存在的危险因素。
7.2.4在每天例行的安全巡视检查中,发现有不安全情况时,立即给予改正。
7.2.5在检查中发现有违章作业者,要立即给予纠正,并给予罚款。
7.2.6遇有紧急的情况时,立即指令停工,并上级领导报告。
7.2.7对新工人和换了工种、岗位、施工对象与环境的人员,要注意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7.2.8遵守管理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
7.3操作人员进行三级教育7.3.1认真进行有关安全工作的规程、规定和措施的学习,尊章守纪,始终保持操作行为安全。
7.3.2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获得“安全合格证”“登高作业证” “特种作业合格证”有关施工许可证后,方可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