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正式)

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2)3. 施工部署 (3)4. 混凝土的运输 (8)5. 混凝土的浇筑 (9)6. 质量控制 (11)7. 热工计算 (13)8.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措施 (17)9. 安全文明施工 (17)10.环保措施 (18)附:1区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平面布置图1. 编制依据1.1 古湄家苑安置小区B区三标段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洽商变更;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3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6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10-2011) ;1.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 ;1.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3) ;1.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2.1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2.2 古湄家苑安置小区B区三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古湄家苑安置小区B区施工三标段(B19-26#、2#地库、B35-38#及附属工程)工程地址仪征市万年路东侧、弘桥路南侧、西园路西侧、沿江路北侧。

建设单位江苏华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江苏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栋德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江苏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仪征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总包单位江苏东晟新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结构类型、层次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结构设计建筑面积153035.47m2合同工程投资额约5.26亿元合同工期730天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安置住宅小区序号项目内容1 工程名称古湄家苑安置小区B区三标段19#~26#楼工程2 工程地址北京市德胜门安翔北里九号3 设计单位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4 建筑规模层数地下2层地上19层建筑面积54195m2建筑总高81.6m5 结构设计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等级一级底板厚度800和1200 混凝土等级C35、S8本工程主楼底板厚度1200mm,按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考虑,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其温差,控制温度应力与裂缝。

3. 施工部署3.1人员准备为保证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项目部以项目经理为领导核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和项目部以执行经理为领导大体积砼施工攻关小组。

3.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机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机构项目执行经理陈钟山项目副经理高正伟项目商务经理孙云峰项目经理于春革3.1.2大体积砼施工攻关小组机构项目总工为技术攻关小组业务总负责,负责与设计、分供方共同确定防治裂缝措施,组织各方优选配合比,制定砼防裂、降温、养护、过程检测控制、资料收集验收等措施,安排有关机构人员实施;大体积砼施工攻关小组机构项目执行经理陈钟山项目副经理高正伟3.2项目副经理为生产实施总负责,负责主要施工方法的选择和落实;优选分供方,组织分供方熟悉施工现场;安排机械、材料劳动力进场。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劳动力计划序号 工种 班组数 每班人数 备用 合计 1 混凝土工 3 35 5(每班) 120 2 架子工 3 5 5(每班)30 3 抹灰工 3 5 15 4 木工 3 4 12 5钢筋工3412机电部毛福明 张建成 孙衍杰工程部屈兴涛 杨邦云 朱朝华 姚引龙质量部高虎成 王剑锋技术部杨甫余 孙永刚 马 杰物资部王肇文 王瑞新现场经理 陈兆忠 技术负责人 黄玉成各专业分包队伍6 养护工 3 6 187 信号工 3 3 910 电工 3 3 911 普工 3 5 1512 机修工3 2 613 交通指挥 3 2 614 混凝土供应协调员(驻站)2 1 215 现场调度员(供方) 2 1 216 质量把关(供方) 2 1 2主要施工机具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固定式塔吊台 32 混凝土地泵台 23 汽车泵台 14 砼振动棒根305 平板振动器个 26 插入式振捣器个87 测温设备套 48 砼罐车辆38 其中5台备用9 潜水泵台 2 2.2KW10 测量仪器套 13.3施工准备本工程基础底板浇筑分3个区浇筑,总浇筑方量约10000m3,1区计划基础混凝土浇筑三天两夜浇筑完,2区和3区计划基础混凝土浇筑两天一夜浇筑完。

3.3.1技术准备提前组织技术、施工人员审核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并向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

预先与混凝土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混凝土的特殊要求、使用部位、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掺合料、抗冻剂和浇筑时间等。

3.3.2 测量准备测量仪器: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米钢卷尺1把,5米标尺1根等(以上仪器应进行检验并合格)。

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平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内侧护坡混凝土表面,以便砼浇筑时控制标高。

预先弹出轴线和墙柱边线等,墙柱插筋前将其边线用红漆标于底板上层筋,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3.3.3交通供电底板砼浇筑期应考虑交通管制给砼浇筑带来影响。

还应考虑其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提前与交管及供电部门取得联系,避免临时停水停电对砼浇筑造成影响。

3.3.4搅拌站的准备●混凝土搅拌站提前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部,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甲方、设计审查认可。

混凝土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的性能或种类,必须有测合格的检测报告和厂家合格证。

●配合比设计: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含泥量,掺和料和外加剂质量验评施工准备 原材复试验收申请试配项目部技术方案分供方方案审批 运输过程控制分供方砼搅拌内业资料验收现场验收 砼观感验收每车砼测温、测坍落度不合格退场、做记录合格浇 筑测温养护留试块 资料存档技术交底等进行多次混凝土试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

●混凝土参数:初凝时间15~17小时;终凝时间20~23小时;坍落度16~18cm。

坍落度允许偏差±15mm,●混凝土用料:施工时选用低碱原料,控制混凝土的碱含量小于3kg/m3,减少碱骨料的反应(碱含量计算详见搅拌站编制的技术方案)。

水泥:选用琉璃河P.042.5水泥。

砂:选用低碱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为2.5~3.2。

石子:选用粒径不大于25mm的低碱机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搅拌站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量中作出调整。

C35P8混凝土的试配配合比(采用北京力天混凝土搅拌站)材料名称水泥水砂子石子粉煤灰HE-O 泵送剂材料产地琉璃河/ / / / 江西萍乡/规格名称P.O42.5 自来水中砂碎石/ /用量303 178 758 965 101 34 11.37 (kg/m )3.3.5天气预控:提前掌握天气情况,避开雨天。

4. 混凝土的运输4.1运输要求商品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

在运输过程中,考虑运输过程中发生堵车现象,混凝土容易失水,因此在混凝土预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缓凝剂;砼到现场后,要求保水性好,泌浆及泌水现象少。

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地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并设专人管理协调。

要求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间不超过60min。

4.2运输车数量及时间计算现场计划用两台地泵和一台汽车泵泵送砼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地泵选用HBT80,输送能力80m3/h,汽车泵输送能力80m3/h,工作时地泵及汽车泵平均取值30m3/h,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能力为6 m3/车,运输周期为1.5h,以1区为例综合计算如下:●日浇筑量(24h):30m3/h台x 24h x 3台=2160m3●混凝土(5000 m3)浇筑所用时间:5000 m3/2160 m3 x 24h=56h(保守取值为60h)。

●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周期为1.5h,24h累计运行为24/1.5=16(次)。

●混凝土运输车数量计算:2160/(16 x 6)=25辆(考虑其它影响取值为30辆)。

5. 混凝土的浇筑5.1浇筑前的准备责任工程师提前向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及水电的供应情况,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交通状况,并且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情况。

钢筋、模板及水电专业已完成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5.2泵车布置及浇筑路线根据现场情况在基坑东侧布置两台地泵,北侧布置一台汽车泵。

混凝土浇筑由西北向东南顺序进行,最后在东南角收口。

以1区为例浇筑方向(如下图),2区和3区基础底板浇筑方向同1区。

水源两层办公室试验室排水沟Ⅲ区钢管架料堆场后浇带浇筑方向Ⅱ区木模板堆场机电材料库房罐车出场方向罐车进场方向门卫地泵污水井钢筋加工棚钢筋张拉区钢筋加工棚木工棚钢筋堆场AP2-1AP2地泵变电室N汽车泵1区基础混凝土浇筑示意图安 翔 北 路Ⅰ区隔离室雨水口小食堂隔油池降水集水处5.3混凝土的浇筑5.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运送到现场,混凝土泵送到浇筑部位,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压面成型混凝土测温和养护 5.3.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捣,自然流淌的方法(如下图)。

浇筑混凝土时由西北向东南倒退浇筑,一气呵成。

施工时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且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避免形成冷缝,浇筑层高度控制在400mm 。

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米。

新浇筑的混凝土斜面分层混凝土振捣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

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振捣棒移动采用“行列式”,移动间距不大于400mm。

同时,为避免混凝土产生冷缝,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因就餐或其他原因,应做好交接班,浇筑不得中断。

如有特殊情况发生间歇,次层混凝土浇筑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如发生堵泵情况,立即用压力水冲洗泵管。

浇筑期间,钢筋工,木工,安装工应跟班检查,发现情况应立即纠正,及时汇报并处理。

5.3.3板面处理浇筑过程中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产生的少量泌水及时用小桶排除,避免粗骨料下沉,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和产生收缩裂缝。

浇筑后5h内按标高用长尺刮平并按要求找坡,预埋件或插筋处用抹子抹平、找坡。

初凝前用木抹子再搓一遍,软毛刷子横竖扫一道,可有效减少表面细裂纹的产生。

5.3.4施工缝的处理底板砼浇筑时,在地下室外墙处留置施工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