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2)3. 施工部署 (3)4. 混凝土的运输 (8)5. 混凝土的浇筑 (8)6. 质量控制 (10)7. 热工计算 (12)8.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措施 (15)9. 安全文明施工 (16)10.环保措施 (16)附:1区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平面布置图1. 编制依据1.1 古湄家苑安置小区B区三标段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洽商变更;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3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6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10-2011) ;1.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 ;1.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3) ;1.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2.1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2.2 古湄家苑安置小区B区三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主楼底板厚度1200mm,按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考虑,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其温差,控制温度应力与裂缝。
3. 施工部署3.1人员准备为保证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项目部以项目经理为领导核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和项目部以执行经理为领导大体积砼施工攻关小组。
3.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机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机构3.1.2大体积砼施工攻关小组机构项目总工为技术攻关小组业务总负责,负责与设计、分供方共同确定防治裂缝措施,组织各方优选配合比,制定砼防裂、降温、养护、过程检测控制、资料收集验收等措施,安排有关机构人员实施;大体积砼施工攻关小组机构3.2项目副经理为生产实施总负责,负责主要施工方法的选择和落实;优选分供方,组织分供方熟悉施工现场;安排机械、材料劳动力进场。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劳动力计划主要施工机具配置3.3施工准备本工程基础底板浇筑分3个区浇筑,总浇筑方量约10000m 3,1区计划基础混凝土浇筑三天两夜浇筑完,2区和3区计划基础混凝土浇筑两天一夜浇筑完。
3.3.1技术准备提前组织技术、施工人员审核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并向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
预先与混凝土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混凝土的特殊要求、使用部位、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掺合料、抗冻剂和浇筑时间等。
3.3.2 测量准备测量仪器: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米钢卷尺1把,5米标尺1根等(以上仪器应进行检验并合格)。
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平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内侧护坡混凝土表面,以便砼浇筑时控制标高。
预先弹出轴线和墙柱边线等,墙柱插筋前将其边线用红漆标于底板上层筋,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3.3.3交通供电底板砼浇筑期应考虑交通管制给砼浇筑带来影响。
还应考虑其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提前与交管及供电部门取得联系,避免临时停水停电对砼浇筑造成影响。
3.3.4搅拌站的准备●混凝土搅拌站提前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部,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甲方、设计审查认可。
混凝土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的性能或种类,必须有测合格的检测报告和厂家合格证。
●配合比设计: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含泥量,掺和料和外加剂等进行多次混凝土试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
●混凝土参数:初凝时间15~17小时;终凝时间20~23小时;坍落度16~18cm。
坍落度允许偏差±15mm,●混凝土用料:施工时选用低碱原料,控制混凝土的碱含量小于3kg/m3,减少碱骨料的反应(碱含量计算详见搅拌站编制的技术方案)。
水泥:选用琉璃河P.042.5水泥。
砂:选用低碱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为2.5~3.2。
石子:选用粒径不大于25mm的低碱机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搅拌站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量中作出调整。
C35P8混凝土的试配配合比(采用北京力天混凝土搅拌站)3.3.5天气预控:提前掌握天气情况,避开雨天。
4. 混凝土的运输4.1运输要求商品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
在运输过程中,考虑运输过程中发生堵车现象,混凝土容易失水,因此在混凝土预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缓凝剂;砼到现场后,要求保水性好,泌浆及泌水现象少。
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地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并设专人管理协调。
要求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间不超过60min。
4.2运输车数量及时间计算现场计划用两台地泵和一台汽车泵泵送砼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地泵选用HBT80,输送能力80m3/h,汽车泵输送能力80m3/h,工作时地泵及汽车泵平均取值30m3/h,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能力为6 m3/车,运输周期为1.5h,以1区为例综合计算如下:●日浇筑量(24h):30m3/h台x 24h x 3台=2160m3●混凝土(5000 m3)浇筑所用时间:5000 m3/2160 m3 x 24h=56h(保守取值为60h)。
●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周期为1.5h,24h累计运行为24/1.5=16(次)。
●混凝土运输车数量计算:2160/(16 x 6)=25辆(考虑其它影响取值为30辆)。
5. 混凝土的浇筑5.1浇筑前的准备责任工程师提前向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及水电的供应情况,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交通状况,并且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情况。
钢筋、模板及水电专业已完成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5.2泵车布置及浇筑路线筑不得中断。
如有特殊情况发生间歇,次层混凝土浇筑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如发生堵泵情况,立即用压力水冲洗泵管。
浇筑期间,钢筋工,木工,安装工应跟班检查,发现情况应立即纠正,及时汇报并处理。
5.3.3板面处理浇筑过程中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产生的少量泌水及时用小桶排除,避免粗骨料下沉,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和产生收缩裂缝。
浇筑后5h内按标高用长尺刮平并按要求找坡,预埋件或插筋处用抹子抹平、找坡。
初凝前用木抹子再搓一遍,软毛刷子横竖扫一道,可有效减少表面细裂纹的产生。
5.3.4施工缝的处理底板砼浇筑时,在地下室外墙处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留置时,止水钢板连续布置,水平缝和垂直缝连续交圈,接口处采用双面焊,保证焊缝密实。
止水钢板开口朝向迎水面。
6. 质量控制6.1混凝土进场检验商品混凝土运到工地后要对其进行检验,同时检测其坍落度,要求坍落度在16~18cm。
对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6.2浇筑控制施工时,做刻度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一次浇筑厚度。
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控制指标: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100或50mm)不大于20℃;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或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处的温度差不大于25℃;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允许介于30~35℃之间;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d;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
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许上人堆物。
责任工程师随时观察混凝土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浇筑过程中如遇下雨,立即用塑料布对已浇筑完的砼表面进行覆盖。
及时用水泵将积水抽走。
6.3混凝土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和养护工艺的实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需要更充分的水化,对大体积混凝土更应注意防止升温和降温的影响,防止过大的内部及表面与大气的温差。
在混凝土扫完面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布,将混凝土表面盖严,以减少水分的损失,保温保湿。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以后,在砼底板上砌砖分格,蓄水养护。
蓄水深度要求大于100mm,并且要在午时的三个时辰内蓄水。
这样利用水的比热较大,白天吸热,夜间放热,并做为砼与大气的隔热层,有效地降低砼与大气的温差。
蓄水养护7天,7天后采用洒水养护,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少于14d,14d后根据测温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养护。
6.4测温措施6.4.1测温采用北京建筑工程研究生产院的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按“测温点布置图”中标明的温度感应计的位置将温度感应计固定于混凝土中相应位置的钢筋上,并将做好编号的导线引出底板外。
附着于钢筋上的半导体传感器应与钢筋隔离,保护测温探头的插头不受污染,不受水浸,插入测温仪前应擦拭干净,保护干燥以防短路。
6.4.2测温应在每块混凝土浇筑完后的12个小时左右进行,其时间间隔如下:1-7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8-14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14天后依据测温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测温。
6.4.3测温工作应指派专人负责,24小时连续测温,尤其是夜间当班的测温人员,更要认真负责,因为温差峰值往往出现在夜间。
测温结果应填入测温结果记录表。
每次测温结束后,应立刻整理、分析测温结果并给出结论。
在混凝土浇筑的7天以内,测温员应每天向业主、监理、技术组报送测温记录表,7天以后可2天报送一次。
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之内(详热工计算)。
在测温过程中,温差大于25℃属于异常,应及时报告。
6.5试块留置为确保混凝土质量要求,根据设计、试配等要求,底板混凝土采用28d强度作为评定标准,故每班次或每200m3的混凝土至少应留置1组试块作为评定28d强度依据,并考虑适当的备用试块组;60d试块的强度作为考察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的参考指标,应适当的留置一些;抗渗试块根据要求留置抗渗试块每500m3次取样不少于2组。
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区不少于2组。
留置试块的数量表五注:()为抗渗试块,其留置每次浇筑取样除按规定要求留置外,不少于2组。
7. 热工计算计算中所用参数由北京力天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采用28天强度作为验收强度。
混凝土浇筑温度为18℃。
7.1.C35P8混凝土配合比7.2温度计算7.2.1砼最终绝热温升:T max=CQ/c0ρ= 303×375 /0.96×2400= 49.32℃式中T max:砼最终绝热温升(℃);C: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kg/m3);Q:水泥28d水化热(KJ/kg);(P.O42.5水泥Q=375 KJ/kg;)c0:砼的水化热,取0.97(KJ/kg*k);ρ:砼质量密度,取2400kg/m3;7.2.2混凝土内部不同龄期的绝热温升T(t)=CQ(1-e-mt)/c0ρT(t):浇完一段时间t,砼的绝热温升值(℃);e:常数,为2.72m:随水泥品种、比表面及浇筑温度而异,取0.34;t :龄期(d );不同龄期混凝土绝热温升(℃)7.2.3各龄期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不同龄期水化热温升与混凝土厚度有关系数 ζ值ξmax max /T T T j +=T /max :混凝土不同龄期的中心温度(℃); T j :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取18℃;各龄期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T /max (℃)7.3混凝土温度应力 7.3.1各龄期砼收缩变形值()()εεy t ytneMi =--=∑0001111.式中:)t y (ε--龄期t 时砼的收缩变形值;εy 0--标准状态下最终收缩值,3.24×10-4常数e=2.718;M1、M2、M3…Mn--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修正系数;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各龄期砼收缩变形值如下表7.3.2各龄期收缩当量温差 ()()T y t y t =-εαξy(t):不同龄期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