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体育_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体育_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

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锻炼意识,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建立动作概念,体会到“蹬、伸”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由近及远、投篮学练中初步掌握动作要领,上下技能较协调地完成投篮的“蹬、伸”动作。

3、情感目标:学生互帮互学中提供动作质量,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水平和评价能力。

4、德育目标: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勇于探究、互帮互学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内容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2、接力游戏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临沂市临港区临港实验中学七年级19班的学生,班级人数36人;男18人、女18人。

根据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投篮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普遍喜爱篮球运动,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

但在运动能力、性别、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本次课通过讲解示范、展示动作技术挂图、口诀、设置不同远度进行投篮等,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采用模仿、合作学习、展示、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结合各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认真学习和领会动作要领,能初步掌握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基础的动作技术。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本班学生特点:1、对篮球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想象丰富,求知欲旺盛好玩、女同学个别羞涩,但全班同学大多数爱表现,学习责任感不断增强;2、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纪律观念与规范意识良好,但他们注意力不够稳定、男同学容易分心,3、有时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对动作的领悟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敢于挑战和尝试;针对本校场地器材、安全教育、运动兴趣等方面,本课采用了多种器材做为辅助教学手段(如呼啦圈、软式排球、篮球运动手环等),一方面让学生更好的初步学会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技术,另方面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和运动兴趣,再一方面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信心.这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础,加强动作技术的教学,帮助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规范动作是我对本班学生实施教学的努力和强化之处。

五、教材分析本次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水平四(七年级)的教学内容。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动作之一,是一项实用篮球技术,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初学者忽视的一项技术,动作的标准、规范性直接影响实战中的投篮命中率。

本次课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的同时,通过反复的练习,规范投篮动作和培养自我的修正动作能力,从而提高动作技能水平,使学生认真学习和领会动作要领,能初步掌握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基础的动作技术。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为以后的篮球比赛奠定基础。

篮球运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学生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

篮球运动能很好的体现出学生的团结和竞争精神,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自信心,同时也富有童趣,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

六、重点与难点重点:投篮时的基本手型、用力顺序及出手角度。

难点:投篮时的提肘、拨球动作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七、教学构思鉴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在本课教学中(本单元第1次课)重点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并注意加强常规教学和安全教育。

准备部分进行运球练习,调动课堂气氛和加强组织纪律教育,为完成课的目标做准备;接着进行热身操,充分活动开各关节。

基本部分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简单实用的练习形式、关注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有意识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更好的解决本课的技术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由于本课主要内容是以上肢活动为主,因此,在课的后半部分增加了接力游戏,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性、协调性与对体育的兴趣,以便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结束部分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安排放松操,让学生在安静中调整呼吸,放松心情,缓解学生的肌肉疲劳。

八、教学流程1、开始部分:宣布教学内容及要求——安全教育及安排见习生;2、准备部分:首先带领学生绕篮球场慢跑,并喊出各条线的名称,认识边线,接下来伸展性练习、熟悉球性、篮球操;3、基本部分:探究讨论学习——徒手动作——持球练习——合作练习——分组练习——分层练习——接力游戏。

4、结束部分:放松操——小结。

九、运动负荷预计平均心率为:135±5次/分运动密度:60—70%十、场地器材教具:篮球场四块、球托37个,展板4张学具:篮球37只,呼啦圈4个,软式球4个,音响一套。

十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教法时间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慢跑2、活动关节3、球操1、体育委员整队、听取体育委员报告班级人数2、向学生问好3、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目标及要求4、检查服装1、带领学生绕篮球场的各条线慢跑,并领喊各条线的名称2、活动关节(1)活动腕、踝关节(2)压指练习(3)头部、扩胸、振臂、腹背、压腿运动等(4)球操活动教师领做,口令指挥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向老师问好3、认真听讲,知道学习内容、目标及上课要求。

见习生随堂听课。

4、按照要求跟随教师慢跑的同时,随教师喊各条线名称喊出来加深记忆。

5、学生随教师的口令和示范进行练习组织:如下图要求:快、静、齐精神状态好要求:学生积极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注意安全。

2分钟8分钟基教学:自主、合作、探究一、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略)练习步骤:1、学生看图解、自主学习、练习2、教师讲解示范3、徒手投篮练习,4、自抛自练5、2人对投练教师提出问题1、脚是怎样站立的2、如何持球3、投篮的力量来源4、组织学生练习、并提出要求。

5、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6、在练习中关注个性差异。

7、结合学生基础对学生的动作点评。

8、分组集合学生,教师巡回指导并示范,示范后1、学生认真听、看示范后,并思考问题。

2、在教师的启发和自己的尝试和探究下回答问题,并记住动作的方法和要领。

3、积极投入练习中,体会动作。

4、乐于接受教师和同学指导改正动作。

5、认真练习,体会上下肢协调用力。

6、迅速到达指定场地,先看图解,进行学习思考后投25本部分习6、分层次对篮筐投篮练习二、游戏:接力赛点评纠正错误动作。

9、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1、教师讲解比赛规则2、启发学生、要合作、交流、观察、思考。

集合点评、表扬优秀团队,鼓励其他团队。

入练习。

7、学生自主选择目标进行练习。

8、迅速集合,各组代表积极主动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并互相评价。

学法:1、学生积极思考与观察,回答老师问题2、集体进行练习3、评价同学动作4、选择自己适宜的目标,进行练习5、相互协作法1、听从教师讲解,熟记游戏方法规则。

2、在小组长带领下,讨论、合作探究方法。

观察总结得与失。

距离1(勇敢尝试)距离2(热情参与)距离3(体验成功)要求:球不能掉,掉后马上拾起继续比赛。

分钟6分钟结束部分放松小游戏:师生伴着音乐进行放松。

1.教师讲解放松游戏方法。

2.教师根据全课各部分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情感合作,技术学习,组织纪律,思维活跃四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和学生再见1、学生集体随教师放松体验游戏乐趣。

2、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3、和老师再见组织:要求:全身心放松,认真做放松练习,专心听老师讲评。

4分钟场地器材篮球37个球座37个展板4个胶带红黄蓝标志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临沂市临港区临港实验中学七年级19班的学生,班级人数36人;男18人、女18人。

根据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投篮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普遍喜爱篮球运动,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

但在运动能力、性别、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本次课通过讲解示范、展示动作技术挂图、口诀、设置不同远度进行投篮等,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采用模仿、合作学习、展示、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结合各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认真学习和领会动作要领,能初步掌握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基础的动作技术。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本班学生特点:1、对篮球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想象丰富,求知欲旺盛好玩、女同学个别羞涩,但全班同学大多数爱表现,学习责任感不断增强;2、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纪律观念与规范意识良好,但他们注意力不够稳定、男同学容易分心,3、有时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对动作的领悟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敢于挑战和尝试;4、有2个男生特别调皮捣蛋,3个女生特别胆小,缺乏自信心;5、男女生均有2-3名学生上肢力量稍差、投篮空间高度控制能力弱等等原因。

再有,针对本校场地器材、安全教育、运动兴趣等方面,本课采用了多种器材做为辅助教学手段(如呼啦圈、软式排球、篮球运动手环等),一方面让学生更好的初步学会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技术,另方面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和运动兴趣,再一方面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信心.这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础,加强动作技术的教学,帮助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规范动作是我对本班学生实施教学的努力和强化之处。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效果分析本节课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还是比较新颖独到的,首先让学生进行慢跑并认识一下篮球的各种线,并随老师一起喊出各种线的名称,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学生做得非常好,兴趣高。

通过熟悉球性及球操,培养了学生的手感,学生在自主探究时,认真仔细地观察展板图示,自主学习,自主投篮,有的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动作比较标准,投篮命中率也高。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徒手练习时,学生按照动作要求,分解进行练习,预备,持球,出手三个环节完成动作,学生练习非常认真,在两人对练时,学生兴趣也比较高,我主要提醒学生站位、持球、出手,学生练习的很好。

规范的投篮动作是投篮命中率高的重要保证,而不规范的投篮动作往往也能达到一定的命中率,尤其是在初学者中,形成了一定的误区,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障碍。

决定投篮命中与否,无外乎力量、方向、弧度三要素。

任何投篮只要结合好三要素,都可以命中,然而,规范的投篮动作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命中率更高、更稳定。

我们必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比赛情境中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体现球类教学“学以致用”的原则。

学生在投篮时的上、下肢用力不协调,从罚球线投篮来看,命中率不高,投篮手型容易变形,学生练习不认真,纠错后学生未进行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