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生物下学期分班考试试题(普通班)

高一生物下学期分班考试试题(普通班)

淇县一中届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试卷自己留存。

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共60分)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叙述中属于群落的是()A.一个池塘中生活着所有的鱼B.被污染后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和真菌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的一个菌落D.一棵枯树及在枯树上生活着的蚂蚁、蘑菇和苔藓等生物2.颤藻和水绵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 B.都有染色体 C.都有核糖体 D.都有线粒体3、下列有关于细胞内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A.牛以草为食,则牛体细胞内纤维素含量较多B.骆驼食物中硝酸盐所含氮元素可参与脂肪的合成C.T2噬菌体利用细菌的核苷酸合成DNA,则两者的核苷酸种类相同D. ATP、酶和RNA中可能含有相同的糖类4.某动物体内可完成下列反应◇—○+水◇+○ (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 其中◇—○代表的二糖可能是()A.麦芽糖 B.乳糖 C.蔗糖 D.B和C5、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亮氨酸的R基是—CH2—CH(CH3)2,则它的分子式是C6H13O2NB.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一条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脱去水分子数最多是16个C.两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的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D.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甲、乙、丙,则它们形成三肽的种类最多有6种6、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活细胞中碳原子的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不同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7、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比等质量淀粉彻底氧化产能多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合成8、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氧来自羧基C.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D.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9. 现有2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246个,羧基258个,由它们合成的一个含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A.198,48,60 B.199,1,1 C.198,46,38 D.199,47,59 10.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几项()①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②在25℃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

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④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A.0项 B.1项 C.2项 D、3项11.下图为某核苷酸链的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③构成一个核苷酸 B.图中的核苷酸不一定是脱氧核苷酸C.图中的b表示一个核苷酸 D.图中所示的结构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可出现。

12.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B.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C.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13、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细胞膜功能的差异主要由蛋白质种类不同造成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细胞膜依靠载体的协助,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B.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C.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D.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15.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结构描述错误的是()A.运用台盼蓝染液能将死细胞染成蓝色,是因为死细胞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丧失,染液分子进入细胞内而着色B.生物膜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C.新宰的畜、禽类的肉放置一段时间后口味变好,是因为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细胞中酶水解作用所致D.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16下列有关细胞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某种RNA组成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酵母菌细胞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17、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蔗糖浓度(mol·L-1)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0.4 mol·L-1之间18.洋葱是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

下列有关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B.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的分布19.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B.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20.下图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上方移动B.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D.因受酶浓度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21、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B.细胞吸收钾离子的过程中,ATP中高能磷酸键的能量都会释放出来C.光合作用暗反应只消耗ATP,不产生ATP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都有ATP的合成22. 植物体内蔗糖的合成具有下述途径,UDPG+果糖蔗糖+二磷酸尿苷(UD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UDPG中G可能为一种还原糖 B.UDP脱去一分子磷酸后可参与RNA的合成C.UDP可能与ADP具有相似的功能 D.UDP中的U表示尿嘧啶23.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

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A.当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有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所不同C.当氧浓度为c时,有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能产生[H]和ATP24. 下图表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相关指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有( )25.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

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不一定是z>x>y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26.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

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此曲线说明(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B.“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C.“光斑”照射后O2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D.CO2曲线AB段的变化说明暗反应的进行与光照无关27.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

在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是( )A.①图中,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B.②图中,Y因素可能代表温度C.③图中,其他条件适宜,当CO2浓度减小时,b点将向右移动D.④图中,当光照强度大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28.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

假设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大多开始于夜晚20∶00点,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取材的最佳时间是 ( )A.夜晚0∶18至10∶42之间 B.次日6∶24至8∶42之间C.次日8∶42至11∶00之间 D.次日20点到22∶18之间29、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B.已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是可以逆转的C.若某个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说明已发生细胞的分化D.离体的已分化细胞都会表现出全能性30. 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B. 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C. 细胞坏死后,代谢停止;细胞癌变,则其代谢增强D. 细胞分化既能使细胞数量增加,也能使细胞种类增加二、非选择题(本题4道小题,共40分)31.(8分)下图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中A--F分别表示多肽链中的不同氨基酸分子。

若图中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其中B、D、F、的R基中分别含有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甲基(-CH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为(2)此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别为和。

(3)若组成这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10分)下图是细胞膜结构图,下表是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对照表(mol/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