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工序

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工序

1平版印刷的基本原理
2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方式
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有粘花、水化、不够水、墨点等。

下面将
对质量问题和对应的处理方式一一介绍。

3表面处理
为了防止在粘合机流水线上或搬运过程中擦伤起污,影响商品价值,使用于包装的纸张印刷品要有良好的耐摩、耐水性、耐脏污性等性能,同时也为了提高产品档次,增强产品吸引力,因此往往需要对印品进行印后表面处理。

一般有裱胶,过油,磨光,过UV ,局部UV 等几种表面处理工艺。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几种表面处理方式的特点以及适用产品。

◆ 粘花
当出现此类情况时,应适当增加喷粉用量,或者减慢机器速度。

◆ 水花
当出现此类情况时,机台一般会采取减少供水量或适当加大供墨量的办法。

同时,对容易起水花的产品会增加抽检次数。

◆ 不够水
当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减少供墨量或适当加大供水量。

同时,对容易起水花的产品会增加抽检次数。

◆ 墨点
增加抽检次数,及时发现墨点问题。

同时,提醒机台发现墨点及时插标并及时清
除橡皮布上的杂质。

◆ 喷粉
在不会造成粘花的情况下,减少喷粉量。

◆ 色差
出样阶段与客户确定颜色上下限标准;同时,与客户沟通使用X-Rite 测量色差。

◆ 擦花
擦花分两种情况: 一为由从收纸台拿出抽检时造成的擦花:此时应减少抽检的次数,改进拿出的技巧;
二为由收纸台收纸时造成的擦花:适当改变收纸台吹风大小及方向或改用幅面更大的
机器印刷。

裱胶
裱胶又称“过塑”、“覆膜”等。

裱胶是使OPP 膜之贴
平版胶印油墨是非极性性质为主的物质。

平版印刷所用的润湿液是极性性质为主的物质。

根据极性理论:“相似相溶,相似相亲和”。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不相溶,不相亲和,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混合成乳状液。

由极性理论可以明白,平版胶印油墨与润湿液的关系符合极性理论的规律:两者不相溶,不
相亲和。

但在印刷时,由于受到剪切和挤压的作用,两者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乳化。

4模切、烫金
模切基本知识
过油: 过油后的产品就有较好的光泽性,防水性,耐光性和油墨色彩持久性,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装饰效果和使用价值。

尤其适合大多数铜板纸,卡纸,及金箔等。

过吸塑油时,采用高温,及压力,使产品有较强的吸附力。

主要适用于牙刷盒等。

磨光: 磨光后的产品平滑度及光泽度有很大提高,主要适用于咖啡盒及纸巾盒等。

过UV : 过UV 时,为取得较好的产品效果,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过底油,再过面油。

先过底油是为印刷制品紫外线固化涂布之打底而设的底油,可消除印刷过程中喷涂之粉末和油墨表面的脏质,油质,使UV 光油上光后对制品油优良的附着性,高光泽度,白度和平坦性;且可防止UV 光油渗透纸张底部,避免纸纤维因吸附UV 光油而残留味道。

还可减少UV 光油之涂布量,节省成本。

过面油使纸张具有高光泽,优异的耐磨性及附着力,适用于纸张,卡片和各种塑料材质上。

模压前,需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用啤刀和啤线或钢模排成模压版即啤版,将模压版装到模压机上,在压力作用下,将纸板坯料轧切成型,并压出折叠线和其它模纹。

啤刀进行轧切,是一个剪切的物理过程;而啤线或啤
模则对坯料起到压力变形的作用;橡皮用于使成品或废品
易于从模切刀刃上分离出来;垫板的作用类似砧板。

模切工序介绍
A. 模切版制作:
B. 生产安排:
模切机台会根据卷宗、样办、工程单从啤板房领取啤版,然后进行装版调机,具体
C. 烫金介绍:
在模切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公司配套啤版房,可根据产品要求,用啤刀、啤线制作相对简单的啤版,而对精密程度要求高的产品,例如化妆品盒,则是需要激光制版。

电化铝烫印是包装印刷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印后加工工艺,主要是烫印图案、文字、线条以突出产品的名称、商标。

昂牌,美化产品,从而提高包装产品的档次。

电化铝烫印还常被用于精装书籍封面、贺卡。

挂历等产品的印后加工。

5粘盒基本知识
纸张、纸板或胶片通过压痕模切成形后,按产品要求在需要涂胶的位置涂上胶水,折叠成型即粘合。

又称“糊盒”或“贴盒”。

粘合方式一般有两种:手工粘盒和机器粘盒。

根据粘合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单侧边粘,两侧边粘贴及勾底贴。

粘合机情况
◆ 啤偏 产生故障的原因是排刀位置与印刷产品不相符,模切与印刷格位未对正;纸板叼口不一;模切操作中位置不一致;针对产生故障的原因,减少印刷和材料本身缺陷对模切质量的影响。

◆ 不断 产生原因是钢刀质量不良,刃口不锋利,模切适性差,钢刀刃口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机器压力不够;模切压力调整时,钢刀处垫纸处理不当,模切时压力不适。

排除方法是根据模切纸板的不同性能,选用不同质量特性的钢刀,提高其模切片适性,经常检查钢刀刃口及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新的钢刀,适当增加模切机的模切压力,重新调整钢刀压力并更换垫纸。

◆ 切后纸板粘连 原因是刀口周围填塞的橡皮过稀,回弹力不足,或橡皮硬,中,软性的性能选用不合适;钢刀刃口不锋利,纸张厚度过大,引起夹刀或模切时压力过大。

◆ 痕不清晰有暗线,啤爆 引起故障的原因是:钢线垫纸厚度计算不准确,垫纸过低或过高,钢线选择不合适,模压机压力调整过大或过小,纸质太差,纸张含水量过低使其脆性增大,韧性降低。

应重新计算并调整钢线垫纸厚度;检查钢线是否合适;适当调整模切机的压力,根据模切线板状况调整模切工艺条件,使两者尽量适应。

◆ 叠成型时,纸板折痕处开裂;折叠时,纸板压痕外侧开裂 其原因是压痕过深或压痕宽度不够;若是纸板内侧开裂,则为模压压痕力过大,折叠太深。

可适当减少钢线垫纸厚度,根据纸板厚度将压痕线加宽;适当减少模切机的压力或改用稍低一些的钢线。

◆ 痕线不规则 原因是钢线垫纸上的压痕槽留的太宽,纸板压痕时位置不定;钢线垫纸厚度不足,槽形角度不规范,出现多余的圆角,排刀,固刀紧度不合适,钢线太紧,底部不能同压板平面实现理想接触,压痕时易出现扭动;钢线太松,压痕时易左右窜动。

排除办法是更换钢线垫纸,将压痕的槽留得窄一点,增加钢线垫纸厚度,修整槽角;排刀、固刀时,其紧度应适宜。

粘合机可生产的纸板厚度为:220-500g 纸板,部分机台可粘胶片,及横坑纹E 坑合。

粘合机最高的线速度可达300米/分。

勾底类最大生产规格为:1000mm, 侧边贴类最大可生产规格为420mm,最小可生产规格为:8.2mm 。

粘盒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纸盒牢固度不高,纸盒脱胶,开胶
出现此类情况时,解决方法为:
(1)依照纸盒的要求,纸张的特点以及纸盒表面处理的特点来选择正确的
胶水;
(2)根据表面处理的特征和纸板吸水性能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胶水量;
(3)输送带要给纸盒有足够的时间合压力加压,但同时要注意纸盒受压后
的压痕情况;
(4)定时给胶水盅清洗和定期保养,保修胶水盅。

◆口溢胶,造成粘心,粘连
解决方法:
减少胶水量,逐步减轻输送带的压力,并采用吊尾的上胶方法,减少
粘心的发生。

◆变形(大小头,不对线)
解决方法:
(1)按工艺标准来模切纸合的压痕线,并且使纸合的压痕线受到合理的压
力,用手预折时压痕线饱满不扁平;
(2)最好用专业的皮带快慢测速器来调校整个机组各段皮带,务求各段皮
带的速度都能统一;
(3)重新调校好折叠杆和折合部之间的距离.
◆盒双张及风琴式粘连
解决方法:
(1)由于给纸部拉头的给纸刀,只能过一张纸合,两个顶杆的高度和距离
要依照纸合的纸板特征和纸合的形状选择合理的高度、角度和距离;
(2)把给纸部凹凸不平的皮带换掉;
(3)把给纸部严重颤动的皮带及轴承换好;
(4)重新调校折合部折合时的角度、高度和折合距离及时间,当纸合越大
时要选择越长的折合时间,车速相应减慢。

◆盒拉花、刮花
解决方法:
(1)给纸部放纸合时要合理;
(2)重新选择合理的角度、高度皮带数量来调校给纸部;
(3)重新检查各辅助配件,是哪一个位置和方向刮花,再重新调校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