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词竞赛题
学校年级班姓名成绩
一、请与古人对诗句。
(20分)
1、东边日出西边雨,。
2、,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
4、童孙未解供耕织,。
5、,没在石棱中。
6、,北风吹雁雪纷纷。
7、,树阴照水爱晴柔。
8、春潮带雨晚来急,。
9、,万条垂下绿丝绦。
10、迟日江山丽,。
二、连线题。
(8分)
野旷天低树苏轼《竹里馆》
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
明月来相照王维《宿建德江》
桃花潭水深千尺刘禹锡《赠汪伦》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泊船瓜洲》同到牵牛织女家王昌龄《浪淘沙》
水光潋滟晴方好孟浩然《出塞》
三、选择题(在括号内填上正确选项的序号)(7分)
⒈《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①孟郊②高适③白居易④杜甫
⒉《塞下曲》的作者是()①刘禹锡②卢纶③张志和④柳宗元
⒊“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指()①杭州②苏州③扬州
⒋《山行》描绘了()的景色。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5.于谦是()诗人。
①唐朝②宋朝③清朝④明代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
①李白的《静夜思》②李白的《望庐瀑布》③李白的《赠汪伦》
7.“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①乘、搭②同“座”③因为
四、判断,对的打对,错的打错。
(5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西子"即西施,最后两句以美女西施做比喻,说明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很美丽可爱。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喧闹繁华的江雪图。
()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铺"字形象地描述了夕阳西下阳光平射的柔美安逸景象。
下句的"半江"正好与"残阳"相对应。
()
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抒发的是诗人凄惋愁怅的情绪()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前两句是对偶,写荷与菊的姿态及旺盛的生命力。
后两句提醒"君"不要忘记美景,诗中所说"一年好景"指春天景色。
()
5、唐朝的李白素有“诗仙”之称,他好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
()
五、按要求填空积累古诗词(10分)
A、填数字
1.()个星天外,()点雨山前。
----辛弃疾
2.()里河东入海,()仞岳上摩天。
----陆游
B、填水果
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来。
----杜牧
C、填人名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李白
2.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
D、填地名
1.()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李白
E、填花名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始盛开。
----白居易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杨万里
六、诗中修辞(10分)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名句都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使得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给人印象深刻。
请写出下面的诗句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七、古文阅读(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解释加粗词。
(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尊君在不(3)去后乃至(4)下车引之
18.翻译句子。
(3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
19.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
(3分)
_
八.作文(30分)
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同学们一定积累不少古诗词吧?选你喜欢的一首古诗或词,根据诗词的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发挥大胆合理的想象,把这首诗或词改编成一篇习作。
(不少于4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