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化工马目热电二期工程(锅炉专业)监理细则浙江泰宁建设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马目热电二期工程监理项目部日期: 2015 年 8 月 5 日监理细则审批表23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新安化工马目热电二期工程1.2工程地点:建德市下涯镇钟潭路111号1.3工程规模:新建一炉: 3#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75t/h)及与之配套的烟气处理及辅机系统;改造两炉:将1#、2#锅炉由次高温、次高压改造为高温高压,并对其尾部烟气处理系统的改造。
1.4特点概述:新建 1 台 UG-75/9.8-M 型号锅炉,改造工程技术方案待明确。
1.4.1新建锅炉主要规范参数:额定蒸汽流量:75t/hr;最大蒸汽流量:90t/hr;过热蒸汽出口温度:540℃;过热蒸汽出口压力:9.8MPa;给水温度:215℃;环境空气温度:27℃。
1.4.2锅炉主要尺寸:炉膛宽度(两侧墙中心线之间)6280mm炉膛深度(前后墙中心线之间)3720mm锅筒中心线标高36860mm锅炉宽度(1轴至3轴)8600mm锅炉深度(Z1轴至Z2轴)15690mm1.4.3点火方式:炉膛床下风室油燃烧器点火,点火及助燃采用0号轻柴油。
1.4.4 锅炉概述:本机组为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锅炉,半露天布置。
锅炉由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个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和一个尾部竖井烟道组成。
其中尾部竖井烟道上部由汽冷包墙包覆,下部由护板烟道组成。
在炉膛内部布置有2片屏式过热器受热面。
尾部烟道由两部分组成,较高的一部分是汽冷对流受热面包成的,由高温和低温过热器组成;较低的部分是由钢板围城的,由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组成。
在低温过热器与屏式过热器之间布置有一级喷水减温器,在屏式过热器与高温过热器之间布置有二级喷水减温器,以控制过热器出口额定整汽温度。
用来产生整汽的热量来自流化床系统。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夹带着物料通过炉膛向上流动,通过于炉膛上部后水冷壁两侧的出口切向进入蜗壳汽冷式旋风分离器,粗的物4料在旋风分离器内被分离下来后经过与旋风分离器底部相连的回料器,返回位于布风板之上的炉膛密相区,实现循环燃烧。
烟气经位于旋风分离器顶部的出口烟道,通过尾部包墙过热器前包墙拉稀管进入尾部竖井烟道,在竖井烟道内烟气向下冲刷并向四壁及其内的尾部受热面放热,最后经竖井烟道下部的空气预热器后离开锅炉本体。
1.4.5锅炉整体布置:1.4.5.1汽水流程:汽水系统回路包括省煤器、锅筒、水冷系统、汽冷分离器、尾部竖井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连接管道及集汽集箱。
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由锅炉右侧标高13700处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逆流向上经过两组水平布置的省煤器管组,垂直进入锅炉右侧出口集箱,从出口集箱通过两根¢108×8的省煤器连接管进入锅筒。
在启动阶段没有给水流进锅筒时,省煤器再循环系统可以将将锅水从锅筒引至省煤器前的连接管道中,避免省煤器中静滞的水汽化。
给水引入锅筒水空间并通过两根集中下降管和下水连接管与前后及两侧水冷壁进口集箱相连接。
给水向上流经炉膛水冷壁被加热成汽水混合物。
随后经各自的上部出口集箱,通过汽水引出管引入锅筒进行汽水分离。
被分离出来的水重新进入锅筒水空间,并进行再循环。
被分离出来的干燥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引出。
蒸汽从锅筒引出后,由4根¢108×8的连接管先引入左汽冷旋风分离器,再引入右汽冷旋风分离器,然后引入标高为35500的尾部包墙过热器侧墙上部集箱。
在尾部竖井烟道中,蒸汽流程为:从侧包墙过热器上集箱下行至侧包墙过热器下集箱,然后进入前包墙过热器下集箱,上行流经前包墙过热器进入前包墙上集箱,然后流经顶棚过热器、后包墙过热器,下行汇集于标高为24500的后包墙过热器下集箱,即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
蒸汽从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出来后,逆流向上通过两组水平顺列布置的低温过热器管束进入标高为28930的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从左侧引出进入一级喷水减温器,然后进入两片屏式过热器,再经过二级喷水减温后进入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蒸汽逆流向上通过水平顺列布置的一组高温过热器管束后进入标高为32870的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最终通过4根¢133×13的连接管道将蒸汽汇集在集汽集箱,由锅炉左侧引出。
1.4.5.2空气和烟气流程:循环流化床内物料的循环是由送风机(包括一、二次风机)和引风机运行来维持的,从一次风机鼓出的燃烧空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第一路进入炉5膛底部风室,通过布置在布风板之上的风帽使床料流化,并通过向上通过炉膛的固体循环,该管路上海并联有供锅炉点火启动和低负荷稳燃油点火燃烧器用疯旁路;第二路,经空气预热器后的热风送至炉前三台气力播煤机。
从二次风机鼓出的空气经过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直接经炉膛上部的二次风箱进入炉膛。
烟气及携带的固体颗粒离开炉膛通过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进入旋风分离器,在分离器里,粗颗粒从烟气流中被分离出来,、而气流则通过旋风分离器顶部引出,进入尾部受热面后向下流动,经过水平对流受热面,将热量传递给尾部受热面管内的介质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返料器用风机共2台,每台出力100%,其中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风机为定容式,因此空气的调节原理是通过旁路将多余空气送入一次风第一路风道内。
在整个烟风系统中均要求设有调节挡板,以便在运行及停运期间进行调节控制。
1.4.5.3燃烧过程在流化床内装料后,冷态启动时,先启动风室点火器将燃烧空气预热,热空气进入风室以后,通过布风板进入流化床加热床料使燃料着火。
水冷式布风板的鳍片扁钢上布置有许多钟罩式风帽,使流化床的布风均匀。
布风板上表面及喷嘴末端之间敷设有防磨层,避免布风板磨损。
在流化床床内,空气与燃料、石灰石混合后进行燃烧和脱硫,所形成的固体粒子随气流上升,经位于后墙水冷壁上部开口,进入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内,粗颗粒被分离下来重新返回炉膛循环燃烧。
分级燃烧可以控制氮氧化合物的生成并适当控制炉膛温度。
部分空气从炉膛较低部分喷入用于燃料燃烧,部分空气从炉膛较高部分喷入用于保证空气过量系数。
1.4.5.4省煤器锅炉共有两级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竖井烟道内,由两水平管组组成,采用光管式双圈顺列布置,管子为¢32×4,20G,上级省煤器管组沿宽度方向共有40片,横向节距70mm,下级省煤器管组沿宽度方向共有46片,横向节距60mm。
省煤器的进、出口集箱规格均为¢219×20。
给水从位于锅炉右侧标高为13700的进口集箱引入省煤器内,再从位于锅炉右侧上部标高为23000的出口集箱通过连接管进入锅筒。
1.4.5.5锅筒和锅筒内部装置6锅筒位于炉顶中间,沿炉膛宽度方向布置。
锅筒包括蒸汽分离装置,分配化学药品到水中,分配给水和排污水的内部管道。
锅筒内径为1600mm,壁厚为90mm,筒身直段长4.5米(不包括球形封头)。
其内部设备主要有:给水引入管、32只汽水旋风分离器、连续排污管、加药管、干燥箱等组成。
沿整个锅筒直段上都装有弧形挡板,在锅筒两侧形成一个夹套空间。
从水冷壁汽水引出管束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此夹套,再进入汽水旋风分离器进入一次分离,水则贴壁通过排水口进入水空间,蒸汽则向上流经顶部干燥箱,经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引出。
1.4.5.6炉膛炉膛由膜式壁组成,为一个25000(高)×6280(宽)×3720(深)的燃烧室,它由前墙、后墙及两侧墙组成。
在炉膛的底部,后墙管拉稀形成风室底部及流化床布风板,加上两侧水冷壁构成水冷风室,风室底部标高为4700,布风板标高为6700;在炉膛顶部,后墙向炉前弯曲形成炉顶,管子与前墙水冷壁出口集箱在炉前相连,炉顶最高标高为33050。
在炉膛下部标高为4700、5600处,布置有两个后墙进口集箱;在炉膛下部标高为6050处,布置有一个前墙进口集箱,前、后墙水冷壁出口集箱标高为32200,数量为1个;每一恻墙设有一个进口集箱和一个出口集箱,侧墙下集箱的标高为4400,侧墙上集箱的标高为32700。
整个炉膛从结构上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以标高14200、23700为界,下部纵向剖面由于前、后墙水冷壁与水平面相交为78°而成为梯形;在标高6700的水平布风板处炉膛深度未1800mm。
在下部密相区的水冷壁上、上部烟气出口附近的后墙,两侧墙及顶棚处,为了防磨,均敷设有耐磨材料,其厚度均为50mm(距管中心线处),从锅筒用两根集中下降管将锅水送至各个回路。
前墙(包括炉顶)、后墙和两侧墙水冷壁的管子节距为80,规格为¢51×5,前、后墙根数为78,两侧墙均为46根,布风板由39根节距为160的¢63.5×7.5的内螺纹管组成,风室底部由39根节距为160的¢51×5的膜式壁组成。
各循环回路的引入管、引出管与上升管截面比如下表表示。
其中集中下降管与水冷壁上升管截面比为0.289。
7口之间布置有2个石灰石口,在炉膛的四周布置有成排的二次风口,具体布置如下:。
正常排渣口下接冷渣器,冷渣器出渣口标高为3000,事故排渣口标高为1000。
炉膛烟气出口中心线标高为29594。
1.4.5.7汽冷旋风分离器在炉膛与尾部烟道之间布置有两台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从烟气中分离出粗颗粒后,洁净烟气从顶部送出后进入尾部烟道,并让粗颗粒落入返料器返回炉膛参加再循环燃烧。
旋风分离器德上半部分为蜗壳式入口,下半部分为锥形。
烟气出口为圆筒形,由耐热耐磨不锈钢卷制而成。
颗粒和烟气先旋转下流至圆柱体的底部,粗颗粒将被分离,进入回料器。
1.4.5.8尾部热回收区尾部对流烟道断面为2455(深)×5155(宽),烟道由膜式包墙过热器组成,包墙底部标高24500,此标高以下尾部烟道四面由护板包裹,烟道出口位于13300标高处,在尾部烟道底部为空气预热器。
尾部受热面内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对流省煤器水平管束。
包墙四面墙均由进口及出口集箱相连,在烟道上部包墙过热器前墙上部烟气进口处,由6根¢159的管子拉稀形成进口烟气通道;后墙管其上部向前墙方向弯曲形成烟道顶棚,前墙和后墙各由54根管子组成,管子规格为¢42×5;两侧墙各由26根¢42×5的管子组成。
81.4.5.9低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位于包墙过热器烟道内,入口集箱标高为24500,由沿炉体宽度方向布置的53片双绕水平管圈(¢38×4)组成,为顺列、逆流布置;管圈的材质均为20G和15CrMoG,在标高28930靠近竖井烟道后墙布置有¢219×16的12CrMoVG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
1.4.5.10喷水减温器在低温过热器与屏式过热器之间设有一级喷水减温器,在屏过及高过之间设有二级喷水减温器,其内部设有喷管和混合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