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值线判读教案

等值线判读教案

等值线判读学习目标:1.知道等值线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理解等值线的一般特点、运用。

3.学会等值线数据读法、弯曲判读方法和疏密判读。

4. 通过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三种基本等值线方法归纳,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运用,能独立判读其他类型的等值线图,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基础知识回顾1、等值线的概念和类型◆将某地理要素数值相等的点用光滑的线连接起来,叫做等值线。

◆等值线可以反映某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等值线包括: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

2、等值线的一般特点(1)同线等值。

(2)等值距全图一致(若图中标出不同,则作为例外)。

(3)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4)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

(5)同一幅图上,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值距。

(6)等值线密集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大;等值线稀疏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考点一:等值线上数据的判读1、数值大小的确定【典例剖析】例1:右面为等压线图,单位为百帕,等值距为2,箭头为风向,回答:(1)此图表示哪个半球的气压情况?(2)a的数值是多少?(3)比较①②③点数值的大小【规律总结】大多数等值线图上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方向数值大小趋向相同,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值距(有例外情况)。

2、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封闭等值线的判读(小区域闭合等值线的读法)例2 :读下列等温线图回答:(1)各地温度判断正确的是A、A地<2℃B、B地<0℃C、C地> 2℃D、D地>4 ℃(2)A、B两地各为什么地形?【规律总结】闭合等值线的判断等值线的闭合原则: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即“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原则。

如下图中200<A<300、100<B<200。

3、任意两点数值差的计算及等值线中最值计算【典例剖析】例3: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单位:米)。

回答下题: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H<41B.49<H<50C.59<H<60D.60<H<61例4:(1)图中关于P、Q两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P一定比Q低B. P一定比Q高C.P可能比Q低5mD.P可能比Q高5m(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范围可能是( )A. [40m,50m]B. [45m,60m]①②③ɑ100C.[50m,60m] D.[50m,55m](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规律总结】以等高线为例: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①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②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

③相对高度:H高-H低≤H相<H高-H低+2d。

注: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H低,等高距为d。

④陡崖相对高度:取值范围公式是(n-1)×d≤H<(n+1)×d。

注: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拓展:温度差和高度差的转换计算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100米H相。

H相=T差/0.6℃x100米如右面等温线图中A、B两地间的温差和高差分别为多少?温差:2℃<A<4 ℃, -2℃<B<0℃,2℃<A-B<6℃高差:2℃/0.6℃x100米<H<6℃/0.6℃x100米考点二:等值线弯曲的判读方法【典例剖析】例5:等值线a、b、c,若数值a>b>c,读图后回答。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则:①该地位于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是月。

此时北太平洋上形成气压中心。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山脊或山谷)。

【规律总结】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凸的地方(部位)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凸的地方(部位)数值大。

(即为: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考点三:等值线疏密的判读【典例剖析】例6:读图3,完成下题。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①B.②C.③D.④【规律总结】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密集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大;等值线稀疏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如:在等高线图上:稠密,表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河流流速快;反之,稀疏,表示地势起伏小,坡度陡缓,河流流速慢。

等压线图上:稠密,表示气压差值大,变化大,风速快,反之,稀疏,表示气压差值小,变化小,风速慢。

等温线图上:稠密,表示温度差值大,变化大;反之,稀疏,表示温度差值小,变化小。

考点四: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的描述属于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一种是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如年等降水量线。

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一种是要求描述多条等值线的总体分布规律。

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延伸方向(走向)、弯曲方向、数值变化等方面去考虑。

【典例剖析】例7:下图中的左图为世界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右图为该区域西岸部分地区七月份的等温线图,分析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图3(1)图中甲地气压值可能是________百帕,并在丁点画出此时的风向。

(2)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说明图b中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题思路】(1)小区域闭合等值线上标的数值可以是与它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上的数值:1000或1002 ;风向的画法:在图中画出丁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应是东北风,(画在图中,保留作图过程)。

(2)北美洲西部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原因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

(2分)(3)①北段呈东西延伸(或沿纬线延伸),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

②南段呈南北延伸(或沿经线延伸)(2分),受地形影响,等温线与山脉走向一致。

【规律总结】描述一条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若弯曲较多,可分段描述,如北段什么走向,南段什么走向;东段什么走向,中段什么走向,西段什么走向等。

例8:读世界某区域图,描述图中C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6分)【解题思路】分布特点:向西北(北)方向凸出(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等降水量线与山地走向一致),分布密集(降水差异大)。

原因:C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受夏季风和山地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充沛,夏季风越往西北势力越弱,降水越少,使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明显,山区地形相对高度大,坡度大,导致降水量的垂直差异明显,使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规律总结】描述多条等值线的总体分布规律。

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延伸方向(走向)、弯曲方向、数值变化等方面去考虑。

【反思归纳】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1)看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2)看疏密等值线稀疏,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小;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大。

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大。

(3)看走向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下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为A→B,河流流向为B→A。

(4)看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②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

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

(5)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

如下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

(6)看递变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7)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流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巩固练习】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1~2题。

3.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H、R B.Q、R C.Q、H D.H、K4.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 A.Q、R之间B.N、M之间C.S、R之间D.S、K之间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3~4题。

3.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4.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 A.从西北流向东南B.从东南流向西北C.从东北流向西南D.从西南流向东北6.山顶M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468m B.588m C.778m D.808m7.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B.②C.③D.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