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创新型人才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的传统优势与不足之处
1. 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着力于分析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刻苦学习精神 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国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相 对优势。
2. 与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的实际需求相对照,与国外高水 平大学相比,我国所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还 严重不足;我国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创造性明显不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 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等等
1、中央领导论创新
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胡锦涛: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快国家创新体 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
温家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圳等经济特区要把创 新作为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
2020/4/12
5
一、21世纪是创新世纪
2、学者论创新
二、创新的类型与发生
2、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不同之点
创新包括技术性创新与非技术性创新,如制度创新。 前者要付出的是才能,是货币;后者要付出的不仅是这些, 有时要付出生命。 前者成功可以获得知识产权,收取专利费用,后者则没有。 发明与创新的区别是,前者是科技行为,后者还是经济社会 行为。
2020/4/12
在两次重复基础之上的新突破。(教育的本质)
创新定义:产生具有经济与社会价值的新产品,包括物质的 与非物质的。(提出新观念,产生新思想,运用 新方法,建立新制度,创设新理论,实施新管理)
创新人才:能够在各领域做出创新行为的人。
2020/4/12
6
周济:中国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 还严重不足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
栽花插柳现象 德(境界、胸怀、使命感) 识(学科发展方向,有价值的课题) 才(人际交往才能,情商) 学(检索能力) 体(体魄)
2020/4/12
14
二、创新的类型与发生
6、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方法源自在“认清问题”的前提下,可采用的方法
㈠ 跳出框框想(突破思维定势·东芝浅色电扇)
㈡ 四面八方想(辐射思维·尤伯罗斯与23届奥运会)
㈢ 倒过来想(颠倒思维·化学烫发)
㈣ 转个弯想(迂回思维·追回九龙杯)
㈤ 傻乎乎想(挖掘荒唐·用屁挖藕)
2020/4/12
13
二、创新的类型与发生
5、创新的发生
⑴ 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 ⑵ 设问检查法(5W1H法:为什么,做什么,何人何时何地何怎
么样?) ⑶ 组合法(组合也是创造。比利时人的萨克斯·二元坐标法) ⑷ 逆向法(电生磁与磁生电;圆珠笔漏油难题) ⑸ 列举法(列举缺点与希望点;洗土豆的洗衣机) ⑹ 类比法(鲁班发明锯子;仿生技术)
2020/4/12
3
一、21世纪是创新世纪
21世纪,世界将迎来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特点 是高科技突出猛进,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创新思维 的时代,人才制胜的时代。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动时代。21世纪需要一 大批创新型人才。那么,什么是创新型人才?他们 是怎么产生,怎样开发管理呢?
2020/4/12
4
一、21世纪是创新世纪
十个人才 九个怪!
⑹ 不轻听他人意见;
⑺ 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
⑻ 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
⑼ 富有幽默感;
⑽ 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
2020/4/12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1980)
16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
⑴ 师承效应规律 ⑵ 扬长避短规律 ⑶ 最佳年龄规律 ⑷ 马太效应规律 ⑸ 共生效应规律 ⑹ 累积效应规律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的合理选择
2020/4/12
1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兴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理 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情境”、 “协作” 、“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
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本文旨在探讨建构主 义学习环境下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
2020/4/12
2
主讲内容
一、21世纪是创新世纪 二、创新的类型与发生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创新型人才的选择 五、创新型人才的激励 六、创新的环境问题
11
二、创新的类型与发生
3、创新具有普遍性(打破对创新的迷信)
人人是创新之人 日日是创新之日 处处是创新之处 时时是创新之时
2020/4/12
12
二、创新的类型与发生
4、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
(杜拉克)
⑴ 来源一:意外之事发生(非典的发生) ⑵ 来源二:不协调、不一致的状况(流水线上的积压) ⑶ 来源三:基于程序需要的(首都机场办手续) ⑷ 来源四:产业和市场结构的改变(升级与细分) ⑸ 来源五:人口变化(老龄化) ⑹ 来源六:认知的变化(商场是什么地方) ⑺ 来源七:新知识(纳米新知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策略
1
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制定合适的创新 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
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重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建构综合化课程体系和开放式教学模式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教育人才优势
5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力度,培养学生科 研创新能力
一、 21世纪是创新世纪
3、经济学家论创新
熊比特(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1912年在德文版《经济发展理 论》中首次使用“创新”一词。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 产 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并引进新的生产体 系。包括:①引用新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 新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的材料来源;⑤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和管理 方式。
企业家创新的动力是追求利润垄断。企业家精神包括五大要素: 首创性;成功欲;冒险和以苦为乐;精明与敏锐;强烈的事业心。
2020/4/12
9
二、创新的类型与发生
1、创新的类型与领域 ● 原始创新 集合创新 吸收消化再创新 ● 理论创新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思维创新
经营创新 管理创新
2020/4/12
10
㈥ 靠灵感想(灵感思维·阿基米德)
㈦ 模摸糊糊想(模糊思维·楚庄王的绝缨宴)
㈧ 用形象想(形象思维·构盾施工法)
㈨ 凭直觉想(直觉顿悟·庄子观鱼 动静智慧)
㈩ 睡梦里想(利用梦境·凯库勒打盹)
2020/4/12
15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 创造型人格十大特征(非智力)
⑴ 独立性强;
⑵ 自信心强;
⑶ 敢于冒风险; ⑷ 具有好奇心; ⑸ 有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