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市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机制与报告制度

超市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机制与报告制度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机制与报告制度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
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
亚急性食源性
疾患。

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
学校
有必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增强监控,
即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称《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结合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未发现食物中毒时的预防控制措施
1
、学校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自觉
履行、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2
、增强对学校食堂与校园周边地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卫生监督;
同时增强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实行监督指导。

要严把卫生准入关,
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
品坚决不进。

每餐的各种菜应各取很多于
250
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
备中保存
24
小时以上,以备验查。

3
、要配合教育部门增强对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食品从业人员的
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的培训,提升其食品卫生知识水平,自觉搞好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

4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增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
要狠抓各项法规制度的
落实,
并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
改进食堂卫生工作,
消除食物中毒隐患。

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的学校和责任人,
要按照食品卫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给予通报批评或行
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5
、对学生增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把
食品卫生纳入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
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
自我保护水平。

学校在实行消灭老鼠的爱国卫生运动中,
要增强鼠药
的管理,不得使用含有敌鼠钠盐、氟乙酰胺等剧毒急性药物,对灭鼠的药饵要有专人负责投放和清理,避免误食事件发生。

二、发现食物中毒的措施:
发现学校教师和学生中出现食物中毒案例,或饭后不明原因的呕吐、
腹泻等疑似中毒情况,
原则上应马上送医院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

病人呕吐时
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
的典型症状时,要注意:
1.
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吐出。

2.
不要轻易地给病人服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3.
在呕吐中,
不要让病人喝水或吃食物,
但在呕吐停止后马上给补
充水分。

4.
留取呕吐物和大便样本,给医生检查。

5.
如腹痛剧烈,
可取仰睡姿势并将双膝变曲,
有助于缓解腹肌紧张。

6.
腹部盖毯子保暖,这有助于血液循环。

7.
当出现脸色发青、冒冷汗、脉搏虚弱时,要马上送医院,谨防休
克症状。

一般来说,进食短时间内即出现症状,往往是重症中毒。

因为学生属于儿童,敏感性高,要尽快治疗。

食物中毒引起中毒性休克,会危及生命。

8.
出现抽搐、痉挛时
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
没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三、报告制度:
一旦发生中毒事故,
理应于
6
小时内上报卫生部,
并同时报告同
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
可疑食物等相关内容;
学校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
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建立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本规定,玩忽职守、
疏于管理,
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任人和工作人
员,
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
隐瞒实情不上报的责任
人,由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