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手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与护理

腹部手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与护理

腹部手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与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效果。

方法208例腹部手术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08例,术后应用镇痛泵,对照组100例,术后采用间断肌肉注射镇痛药。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的镇痛效果、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比较,镇痛效果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注:X2检验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2.3 两组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见表2。

表2 两组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注: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4 两组不良反应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注: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镇痛效果优良率达100%,镇痛药使用率为0.发生不良反应16例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发生不良反应16例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8%,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却比对照组少。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护理3.1 术前护理腹部手术病人担心手术后疼痛,一般均有恐惧心理。

术前要告知病人疼痛与心理的潜在关系,讲解疼痛的有关知识和镇痛泵的使用知识、注意事项,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减轻其心理压力。

3.2
术后护理 3.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使用镇痛泵的病人术后常规吸氧并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的变化及病人皮肤、口唇、甲床的颜色,观察病人的镇静程度,若出现逐步加深的镇静状态可能是呼吸抑制的早期征兆,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2.2镇痛泵的管理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和麻醉师做好交接班,搬动患者时要妥善保护好硬膜外导管,认真检查导管与镇痛泵衔接是否正确,接头是否拧紧,同时导管要固定牢靠和注意无菌防护。

镇痛泵可妥善固定于床单位或病人服上。

同患者和家属说明保护好导管的重要性,协助患者更衣、翻身、变换体位时要小心保护好导管,防止牵拉、脱出或扭曲。

使用CCIA者镇痛泵最好单独使用一条静脉通路,注意静脉穿刺部位有无渗液、肿胀,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如与静脉点滴共用通路应正确使用三通管,防止接错或造成管道阻塞。

镇痛泵内的药物切忌不能随意推注,以防不良后果。

镇痛期间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镇痛泵的药物剂量、用量及镇痛效果。

若疼痛未见减轻要及时查找原因,如延长管打折、导管脱出,三通管使用不当等,并及时处理。

3.2.3不良反应的护理,使用镇痛泵的不良反应较轻、较少、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可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

恶心呕吐者可头偏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以防窒息的发生,必要时使用止吐药。

尿潴留者可采用诱导排尿法,如膀胱区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或尝试下床排尿。

必要时则行导尿术。

血压低者可酌情加快输液速度或予以升压药,呼吸抑制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我院在使用镇痛泵以来,从未发生呼吸抑制的情况。

如果出现该种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停止使用镇痛泵,并给予相
应处理。

3.2.4加强术后早期活动的宣教,早期下床活动是腹部手术后护理的基本观点[3].使用镇痛泵的腹部手术病人因活动后无明显疼痛或能耐受疼痛,乐意于早期下床活动,这样可增加肠蠕动,促进消化功能的早期恢复,防止肠粘连的发生。

部分患者由于术后明显镇痛,静卧和睡眠的时间延长,以至于床上活动相对减少,同时不愿意早期下床活动。

对于这类病人和家属,护士要强调术后早期床上活动和下床活动的重要性,术后24小时可指导患者在床上翻身、坐起、活动四肢关节,并逐步下床活动,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体质恢复,同时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4讨论
镇痛泵能匀速地将阿片类或非阿片类镇痛药物注入硬模外腔或静脉通道,有效地满足了术后病人对镇痛的需求,并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镇痛效果持续而稳定。

由于匀速微量给药,便得血浆浓度维持于最低有效镇痛浓度,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轻微,从而避免或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或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

疼痛可引起肌肉张力增加,肺顺应性下降[4],有些患者因为害怕伤口疼痛而不愿正常呼吸和咳嗽,增加了术后发生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机会,延缓了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4]。

良好的术后镇痛使患者舒适度增加,消除了其对术后伤口疼痛的恐惧感,并能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排痰,避免了痰液的坠积,预防了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传统的间断肌肉注射镇痛药物起效快,易于迅速产生峰作用,但血药浓度波动大,既不能产生稳定的镇痛效应,又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术后的安全管理[4]。

使用镇痛泵后临床镇痛效果确切,无需反复肌肉注射镇痛药,不仅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而且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腹部手术应用镇痛泵,镇痛效果肯定,操作管理简便,病人舒适度增加,不良反应少而轻,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参考文献[1]应海玲,李春霞,手术后疼痛控制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3):23.[2]赵俊主编,疼痛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4,29[3]蒋艳娟,术后病人未早期活动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1:26(17):27[4]王灿琴,刘存明,曲马多持续静脉输注用于手术后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4):2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