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税收与收入分配
I0 、 I1 为 收 入 水 平 , T0 、 T1 为 两 种收入水平下的
真实纳税额度,
I1>I0 , 累 进 程 度 为v1。
v1
T 1
T0
I1
I0
I1 I 0
分子: 平均税率的增加
分母: 收入的增加
❖ 第二种说法以边际税率定义:不考虑收入的高低,如果某种税制的收入弹性越大,则累进性越高. 回忆一下弹性的定义:
本章内容
❖ 税收归宿 ❖ 一般均衡模型
本章结构
税收归宿
概念(税收归宿,税收累进性)
性质
只有人才能负担税收
应同时考虑收入的来源与用途
税收归宿取决于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税收归宿取决于税收收入的用途
局部均衡 模型
单位税 从价税 要素税 垄断市场课税 税收的资本化与税收归宿
一般均 衡模型
税收等价 哈伯格模型
2
消费者面临的价格由 P0 上升到 Pg, 小于税收 u. 生产者面临的价格由 P0 下降到 Pn, 小于税收 u. 其中Pg为含税价格,Pn为不含税价格
S0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m
无谓损失
1.00
Pn
u
生产者
0.80
收到的
价格
n D0
0.60
0
1
2
3
4 8
局部均衡模型(一):对商品课征的单位税
钱多斗不过税多——德国体育大腕纷纷“逃亡”
❖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德国“车神”迈克尔.舒马赫、网球巨星贝克尔……这些在体坛叱咤风云,同 时也拥有极高社会声望的人,为什么都背井离乡?原因就是德国高达48.5%的个人收入所得税。
❖ 在人们的印象中,德国最著名的体坛人物,似乎都是长期居住在国外的,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同 时,指责这些体育明星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说:这个问题和税制、社会改革无关。问 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应该向德国政府交税,而不是交给瑞士或者卢森堡。
消费者面临的价格由 P0 上升到 Pg, 小于(本例中)法定税收 u. 生产者面临的价格由 P0 下降到 Pn, 小于(本例中)法定税收 u. 其中Pg为含税价格,Pn为不含税价格
v2
%T %I
T1T0
T0
I1I0
I0
I0、I1为收入水平,T0、T1为两种收入水平下的真实纳税额度, I1>I0,累进程度为v2 。
分子: 纳税额的增长率
分母: 收入的增长率
❖ 这两种方法都很直观,但却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 例如: 增加所有纳税者 20% 税款
该建议增加了累进程度吗?
钱多斗不过税多——德国体育大腕纷纷“逃亡”
❖ 那么,德国的体育巨星们为什么要“逃亡”呢?很简单——税。 ❖ 德国是一个很重视利用税收来调节社会公平的国家,“有钱人”要缴很高的个人所得税。体育明星大
都腰缠万贯,于是在德国,他们成了“逃税”的主要人群。逃税的主要方式就是移居外国。目前,贝 肯鲍尔住在奥地利,舒马赫住在瑞士,小舒马赫则生活在“逃税天堂”摩纳哥,贝克尔的栖息地也在 这里。即使是“逃”不掉的,也琢磨出各种各样的逃税方法,比如德甲的多特蒙德俱乐部,他们经常 让球员在休息日“工作”,这样的话,俱乐部给球员发放的奖金就是“免税”的。
(二)在讨论税收归宿时,应同时考虑收入的来源和税收的用途 总体税收归宿取决于税收对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综合影响
(三)税收归宿取决于价格如何决定
税收归宿取决于价格变化,但价格变化需要时间。在多数情况下,长期效应要比短期 效应大;因此,税收的短期归宿和长期归宿会有区别。
(四)税收归宿取决于税收的用途 (即取决于财政支出政策)
案例:各国个人所得税及其累进性
❖ 法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高额累进制 ❖ 就单身工作者而言:
年收入(欧元) 4191以下 4192-8242
8243-14506 140507-23489 38219-47131
47131以上
税率 0
7.05% 19.74% 38.54% 43.94% 49.58%
案例:各国个人所得税及其累进性
Introduction:什么是税收归宿
❖ 对于许多税收政策,人们都会关注税收负担分配是否公平. ❖ 但是,公平并不取决于对谁征税,而取决于谁是实际的纳税者,即取决于税收归宿.
Introduction
❖ 有关税收分布的两个主要概念: 法定归宿(Statutory incidence) – 法律上,谁负担了税收 经济归宿(Economic incidence) – 由于征税导致的实际收入分配的变化. 由于税负转嫁的存在,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有差异的.
阅读资料
1.新个税法(2011年9月1日起)实施两月减税累计过百亿 修法惠民效果显现 2.消费税在日本
二、局部均衡模型
❖ 局部均衡模型(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s) 仅仅考察被课以税收的那个市场,而不考察其他相 关市场.
❖ 当课税商品相对于总体经济份额较小时,这种分析是合适的.
税收相关概念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 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之相
应的等级的同一税率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 ❖ 把课税对象按照数额的大小分成若
干不同的等级,对每一等级分别规 定不同的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存在的问题是,当课税对象的数额在临界 点附近时,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税基增加的不合理现 象。
❖ 一般来说,税收的分配效应取决于政府的支出政策。 ➢ 平衡预算归宿(考虑政府征税和以税筹资的支出综合效应) ➢ 差别税收归宿(政府预算不变,考察一种税取代另一种税时,税收归宿有何不同。) ➢ 绝对税收归宿(某种税在其他税种和政府支出不变时产生的影响。)
(五)税收的累进性可以有几种衡量方法
一种税通常被分为: ❖ 累进税 ❖ 累退税 ❖ 比例税
❖ 联邦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 加拿大实行自动申报纳税制度,纳税人有 责任向税务局申报所有收入,并自行计算 税款。
年收入(加元) 30754或以下 30754-61509 61509-100000 100000以上
税率 16% 22% 26% 29%
我国个税改革历程
❖ 1981年版个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同时规定了800元为个税起征点。由于当时国民收入普遍未达到800 元起征点,个税主要针对外籍人士。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
2.60
局部均衡模型
2.40
——旧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是对于每一数量 的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2.20 ——新需求曲线D1是供给者意识到的,在每一 价格水平上,他所能收到的钱。 2.00
1.80
消费者
a
支付的
1.60
价格
Pg
u
1.40
P0
b
1.20
税收 收入
税收负担由消费者与生产者双方承担
者实行自行申报纳税。 ❖ 2008年3月,在个税第二轮改革中,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每月提高到现行的2000
元每月。 ❖ 2011年6月30日,人大常委会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并将工薪所得9级超
额累进税率缩减至7级。至此,我国已是近五年内第三次对个税起征点进行提高调整。
案例:各国个人所得税及其累进性
❖ 美国收入方面的规定也相当复杂。 ❖ 以夫妇两个人没有应抚养孩子的家庭为例,2008年的相关信息显示如下:
月收入(美元) 667以下 667-1858
1858-5396 5396-9838 9838-15463 15463-27175 27175以上
税率 0
10% 15% 25% 28% 33% 35%
❖ 虽然体育明星的“私心”遭到德国公众的批评,但德国舆论同时也在反思,过高的税率是否有其消极 的一面。钱再多,也斗不过税多,你想想,舒马赫的年薪是3500万英镑,真要交48.5%的所得税,那 可就是1700万英镑。
案例:各国个人所得税及其累进性
❖ 新加坡是个人所得税税率最低的国家,实行的是13级的超额累进税率,新加坡目前的税率为0%至22%。 ❖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为应税雇佣所得和股息、利息等。应税雇佣所得包括现金报酬和实物所得。现金
例如
税收相关概念
❖ 在个人所得税实行全额累进税率的情况下,应税所得为1000元以下时,税率为10%,应税所得为 1001-3000元时,税率为20%。
如果甲的应税所得为1000元,而乙的应税所得为1001元,甲的纳税额则为100元,但乙的纳税额则为 200.20元。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案例:各国个人所得税及其累进性
如果对高收入者的平均税率(即税收除以收人)较高,它就是累进税。 如果收入越高的人平均税率越低,就是累退税。 如果对各种收入水平的平均税率都相同,就是比例税
❖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定义税收的累进性(累退性).
❖ 根据: 平均税率 (总的税收支付占总收入的比率) or 边际税率 (最后一单位收入支付的税收)
➢单位税 ➢从价税 ➢要素税 ➢垄断市场课税 ➢税收的资本化与税收归宿
局部均衡模型(一):对商品课征的单位税
❖ 单位税(Unit taxes) 单位商品课以固定数额的税款(从量税) 如联邦香烟税.中国的屠宰税(2006年废除)、车船税等
❖ 考虑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其初始的均衡状态如图8.1(4, 1.2).
❖ 德国个人所得税的比例每年都要调整,但是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税就占德国政府收入的1/3. ❖ 德国政府也对不同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 2004年,德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 单身家庭年收入7664欧元,已婚家庭年收入15328欧元。 但是有几种情形可以减少个人收入所得税,如: ❖ 已婚家庭但拥有18岁以下子女,或者子女在27岁以下但仍在上学的以及子女没有收入的; ❖ 向德国机构捐助政治款项或者慈善款项; ❖ 不可抗拒的特殊高额开支(如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