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与气动技术1 (2)

液压与气动技术1 (2)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校企合作
东岳汽车 华润锦纶
富士康
机电工程系
正海电子 LG浪潮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我能 行
大宇造船
东岳汽车 顶 岗 实 习
斗山机械 烟台冰轮
LG浪潮
四、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10% 40% 50%
双师素质
企业实际工作经历
校外兼职
四、教学条件
教学场地与资源
五、教学评价与效果分析
平时作业10%

液压控制阀 的图形符号、 结构及常见 作用 基本控制回 路功能、组 成、特性; 典型液压传 动系统的分 析的方法与 步骤
二、课程内容
液压与气压传 动的基本原理、 特点、使用 液压元件、液压辅 件、气动元件、气 动辅件的工作原理、 基本结构、特点、 使用和维护
液压系统及气动 系统基本回路及 其在典型设备中 的应用,
重点
液压元件、气 压元件常见故 障及其排除 液压系统及气 动系统常见故 障及其排除
二、课程内容
教材及有关资料的选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姜佩东 主编
二、课程内容
参考资料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技术》 《压液气传动技术》 左建民主编 宋锦春主编 朱洪涛主编 范继宁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液压与气动技术
机电工程系 唐晶磊
Contents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条件 教学评价与效果分析 课程特色及创新
一、课 程 设 置
课程定位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
人才培养目标
掌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培养能够从事机电设备 安装运行、维护、管理的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的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课堂考勤 平时书面作业
实操训练25%
按照实训项目单(10 个)的要求设计、组 装液压气动回路
考核
实操考试25%
设计、组装、调试液 压气动系统
方式
期末考试40%
按照课程的基本教学要 求,让学生用所学的内 容分析、设计和解答与 实际内容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与效果分析
课程效果
学生在掌握了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实训 项目的操作,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 的就业及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课 程 设 置
课程目标
认知目标
液压、气动基本工作原理
课程目标
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交流合作 精神
能力目标
具有初步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培养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课 程 设 置
前期课程的设置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液 压 与 气 动 技 术
电工电子
机械设计
一、课 程 设 置
课程设计
设计理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模式及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Add Your Text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
教学 方法 1 2 3 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 仿真教学法
4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做 一体化 持续学习能力 职业规范能力
六、课程特色及创新
注重实践教学整体的优化
课程 创新
分项目开展实验教学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从行业企 业调研到 教学设计 与更新
加强校企 采取以培 养技术应 用能力为 主线 的教 学模式
பைடு நூலகம்
合作、工
学结合等
开放式办
学形式 。
二、课程内容
内容选取
切实落实“够用、试用”的教学指导思想, 突出教材的先进新,满足企业需要,注重理 论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二、课程内容
课程的难点与重点 难
液体的粘 性及液压 油的选择; 液体静力 学、动力 学方程及 其应用 容积式液 压泵和液 压马达的 工作原理、 结构特点 和选用
六、课程特色及创新
课程特色
1
多媒体教学 、 动画动态演示, 形象生动是教 学更具有适应 性
2
采用项目教学、 案例教学、任务 驱动、仿真教学 等教学方法,保 证课程内容的科 学性、先进性、 趣味性。
3
依托实验室与现 代设计制造加工 中心,加强实训 与理论课程相结 合,加强学生动 手能力和综合素 质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