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制备详解
第四章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制备详解
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样品的 采集与处理方法
• 一、样品采集 • 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经验和科学的试验表明,用 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样品的采集主要应该遵循以 下原则: • 1、必须保证整个样品的采取和制备过程是无菌操 作; • 2、取样要讲究方法、有代表性,不同的样品有不 同的要求,特别是某些特殊食品; • 3、样品的包装密封和标志要明确; • 4、样品的运输、接收和保存要保持样品原样,不 能影响样品的质量。
• ICMSF方法中的二级法只设有n、c及m值,三级法则有n、c、m及M 值。其中n代表一批产品采样个数;c代表该产品的检样菌数中,超过 限量的检样数,即结果超过合格菌数限量的最大允许数;m表示合格 菌数限量,将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数量区别开;M表示附加条件,判 定为合格菌数的限量,表示边缘的课接受数与边缘的不可接受数之间 的界限。 • (1)、二级法 设定取样数n,指标值m,超过指标值的样品数为c只 要C>0,就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以生食海产品鱼为例,n=5,c=0, m=102,n=5即抽样5个,c=o即意味着在该批检样中未见到有超过m 值得检样,此批货物为合格品。 • (2)、三级法 设定取样数n,指标值m,附加指标值M,介于m与M 之间的样品数c。超过m值的检样即算为不合格;如果在c值范围内, 即为附加条件值合格,超过M值者,则为不合格。例如生虾的细菌数 标准n=5,c≦3,m=101,M=102,其意义是从一批产品中,取5个 检样,经检样结果,允许=3个检样的菌数是在m与M值之间,如果有 3个以上检样的菌数是在m与M值之间或一个检样菌数超过M值者,则 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一)、肉与肉制品样品的采集与 制备
• 1、样品的采取
• • (1)、生肉及脏器检样 如是屠宰场后的畜肉,可于开腔后,用无菌刀采取两腿内侧肌肉 各50g(或劈半后采取两侧背最长肌肉各50g);如是冷藏或销售的 生肉,可用无菌刀取腿肉或其他部位的肌肉100g。检样采取后放入无 菌容器内,立即送检;如条件不许可时,最好不超过3h。送检时应注 意冷藏,不得加入任何防腐剂。检样送往化验室应立即检验或放置冰 箱暂存。 (2)、禽类(包括家禽和野禽) 鲜、冻家禽采取整只,放无菌容器内;带毛野禽可放清洁容器内, 立即送检,以下处理要求同上述生肉。 (3)、各类熟肉制品 包括酱卤肉、肴肉、方圆腿、熟灌肠、熏烤肉、肉松、肉脯、肉 干等,一般采取200g,熟禽采取整只,均放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 以下处理要求同上述生肉。 (4)、腊肠、香肚等生灌肠 采取整根、整只,小型的可采数根、数只,其总量不少于250g。
第二节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见检样 的制备
• 一、食品取样的准备工作 • (一)、取样准备工作
• 1、取样计划的制定原则。食品检验的特点是以一小份样品的检验结果来评判 一大批食品的质量,因此,样品的代表性至关重要。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首先要有一套科学的取样方案,其次使用正确的取样技术,并在样品的保存 和运输过程中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一般说来,进出口贸易合同对食品取样量有明确规定的,按合同规定取样; 进出口贸易合同没有具体取样规定的,根据以上原则确定取样方案。 2、取样计划的类型。取样计划的类型一般分为非随机取样计划和随机取样计 划。工作人员通常 希望通过随机取样获得样品。另外,当整批食品贮存条件 相同,采用随机取样比较合理。在现场取样时,可利用随机取样表进行随机 取样。随机取样表系用计算机随机编制而成。随机取样一般分为简单随机取 样、分层随机取样、整群取样、系统取样和混合取样。 3、取样标准。目前国内外关于取样的标准很多,但无论哪种标准都只有一个 目标:即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通过对样品的检测得到能够代表整批产 品的检验结果。取样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产品状态等选择不同的取样 方法和标准。
五、国际常见取样方案
• (一)、ICMSF取样方案 • 1、ICMSF采样原则 • 国际食品微生物规范委员会(ICMSF)提出的采样基本原则,是根据 以下几个因素来设定抽样方案并规定其不同采用数的。 • (1)、各种微生物本身对人的危害程度各不相同。 • (2)、食品景经不同条件处理后,其危害变化情况:降低危害度、 危害度未变、增肌危害度。目前,加拿大、以色列等很多国家以采用 此法作为国家标准。 • 2、ICMSF采样方法 • 对一批产品检查多少检样,才能够有代表性,才能客观的反映出该产 品的质量。为了强调抽样与检样之间的关系,ICMSF已经阐述了把严 格的抽样计划与食品危害程度相联系的概念(ICMSF,1986)。另外, ICMSF将检验指标对食品卫生的重要程度分成一般、中等、严重三档。 根据以上危害度的分类,有将取样方案分成二级法和三级法。
第四章 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 制备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 验的样品数量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对整批食品的判定是以 这批样品的检验结果为依据的。如果样品的采取、运送、保存或 制备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样品不具备代表性,就会使实验的微 生物检验结果毫无意义。这就对取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 的专业要求,既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 生物检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 1、了解微生物检验的采样原则; 2、掌握检验的基本程序和样品的采集及处理方法; 3、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见检验的制备技术,写出正确的检验 结果,写出规范的检验报告。
• • • • • • • •
(一)、水样的采取 (二)、空气样品的采集 1、直接沉降法 2、过滤法 3、气流撞击法 (三)、生产工具样品的采集 1、表面擦拭法 2、冲洗法
二、样品的送检
• 1、取样结束后应尽快将样品送往实验室检验。 • 2、取样人及时写出完整的取样报告 。 • 3、为保证样品的完整性,装有样品的包装物应进行封口,以证实其 可靠性。 • 4、样品应进行必要的清晰的标记。 • 5、样品在送检过程中必须有适当的保护措施(如密封、冷藏等),以保 证样品的微生物指标不发生变化。 • 6、如不能由专人携带送样时,也可托运。 • 7、做好样品送检记录,写明送检条件、日期、到达地点及其他需要 说明的情况,并由送检人签字。 • 8、运送水样时应避免玻璃瓶摇动,水样溢出后又回流瓶中,从而增 加污染。
三、样品的处理
• (一)、样品接收时的处理 • (二)、样品检验时处理方法
四、检验与报告
• (一)、检验 • 微生物检验主要是检查细菌和病毒等在食品中的数量或它 们对实验动物的致毒、致病能力。制备好的检样,按不同 的检验项目及时进行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按国标检验方 法规定。主要检验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 (二)、报告 • 按检验项目完成各类检验后,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检验报 告单,签名后送主管人员签字,加盖单位印章,以示生效, 立即交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处理。 • 发出报告后样品的处理: • 1、阴性样品:在发出报告可及时处理; • 2、阳性样品:在发出报告以后3天才能处理样品; • 3、进口食品的阳性样品:要保存6个月才能处理。
•
•
(二)、取样要求
• • • • • 1、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2、取样过程中应避免雨水等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防止样品被污染。 3、取样用具(如注射器、采血管、试管、探子、铲子、匙、取样器、剪子、样品袋等) 必须是经过灭菌的。 4、对采集的样品一般要求随机取样。若怀疑最有可能受病原体污染或者带有病原体的 样品,可以进行选择取样。 5、根据样品种类(如盒装、袋装、瓶装和罐装),应取完整密封的样品。如果样品很大, 则需用无菌取样器取样;若样品是粉末,应边取边混合;若样品是液体的,通过振摇 即可混匀;若样品是冷冻的,应保持冷冻状态(可放在冰内、冰箱的冷盒内或低温冰箱 内保存),而非冷冻动物产品须保持在0~5℃保存。 6、取样前或取样后应在盛装样品的容器或样品袋上立即贴上标签,每件样品必须标记 清楚(包括品名、来源、数量、取样地点、取样人及取样日期)。 7、获取有关取样产品的信息:如样品名称、批量大小、包装类型、包装容器体积、生 产线、产品编号或控制号、批量号、标签内容、包装破损状况、产品存放地点或建筑 物的基本情况等。 8、当客户对所规定的取样程序有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时,应详细记录这些要求和 相关的取样资料,并记人包含检测结果的所有文件中,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9、当取样作为检测一部分时,实验室应有程序记录与取样有关的资料和操作。这些记 录应包括所有的取样程序、取样人员的识别、环境备件(如果相关)、必要时有抽样地点 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如果合适,还应包括取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 (二)、美国FDA取样方案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取样方案与ICMSF的取 样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严重指标菌所取的15、30、60 个样可以分别混合,混合的样品量最大不超过375g。也就 是说所取得样品每个为100g,从中取出25g,然后将15个 25g混合成一个375g样品,混匀后在取25g作为试样检验 剩余样品妥善保存备查。各类食品检验时的混合样品的最 低数量如下。 食品危害度 混合样品的最低数 Ⅰ 4 Ⅱ 2 Ⅲ 1 • (三)、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取样方案 1979年版食品与营养报告中的食品质量控制的微生物分析 列举了各种食品的微生物限量标准,由于是按ICMSF的取 样方案判定的所以在此引。
• • •
二、常见检样的制备
•
•
• • • • • • • • •
实验室样品的制备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环节,是获得较高准确性和良好检验结果的基 础。这里主要结合相关国际惯例,介绍微生物样品制备的要求。 由于食品种类繁多,在实际微生物检验中尽可能采用统一的样品制备方法,但是,对 于许多特殊产品来说,由于产品本身的物理状态(如干品、粘稠度高的产品等)、样品中 抑制物质的存在(如大蒜制品、洋葱制品、咸鱼等)或酸性等原因,则需要采用特殊的样 品制备方法。这些特殊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调整食品稀释样液的pH值至中性。 2、对于含高抑制物质(成分)的产品(如大蒜制品、洋葱制品等)或所含微生物受损的产品 (如酸性食品、盐渍食品、干制食品等),使用缓冲蛋白胨水或其他稀释液。 3、为使渗压休克最小化,对于低水分活度的食物,需要采取特殊复水程序。 4、调整适当温度和静置时间,以利于可可粉、明胶、奶粉等样品的悬浮。 5、对于来自食物加工或贮存过程中的受损微生物,需要采取特殊复苏程序。 6、某些产品(如谷类)和(或)目标菌(如酵母菌和霉菌)和特殊均质程序及均质时间。 7、对于高脂肪食品,使用表面活性剂。 8、常用稀释液包括:0.85%生理盐水、缓冲蛋白胨水(BPW)、0.1%的蛋白胨水、磷酸 盐缓冲溶液等。 样品制备常用器具包括:均质器及均质杯、拍打器及拍打袋、试管、刻度吸管、微量 移液器、玻璃珠、检测天平、水浴锅、玻璃棒、酒精灯、镊子、刀子、电锯、托盘等。